greatzebra - 百年九龍城
 
斑馬大帝的國度
صفحة رئيسية
موقع قيد التجربة
旺角今昔
百年九龍城
香港淪陷
   
 

龍城飛將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上面是唐詩一首;《出塞》,作者是王昌齡,詩裏所說的龍城、陰山在那裏呢,飛將是何許人呢?

龍城,即盧龍城,漢時是為右北平郡之管轄地,今天在河北喜峰口一帶,後乃成為邊塞之代稱,可見古人看待此地,已有將其典型化之態度,視此地為胡漢衝突的典型地區。並不像我們現在想到與匈奴的戰爭,就想到蒙古草原或西北沙漠那一帶。

陰山即是陰山山脈 蒙古語名即『達蘭喀喇』,位於中國北部,東起河北省東部的樺山 ,西止於內蒙古巴彥淖爾盟中部的狼山 ,東西長1200多公里,南北寬50100公里 ,橫亙於內蒙古自治區中部,是黃河流域的北部天然界線,亦是河套地區的北部屏障。

飛將也者,漢大將軍也。自元朔二年至元狩四年,前後七次出擊匈奴,屢立戰功,收河南地,置朔方郡。因擊匈奴,出上穀,至龍城,獲首虜七百,故詩云『龍城飛將』;另一位是李廣,居右北平,匈奴聞之,號曰:『漢之飛將軍』,避之數歲,不敢入右北平。事見《漢書》、《史記》。

李廣在一生與匈奴戰鬥的七十餘次戰爭中,大多兵力居於劣勢、艱苦卓絕、場場惡戰,以少勝多就不說,即使戰敗,也是讓匈奴慘勝。這也是匈奴為何為如此聞李廣而喪膽,私下給予『漢之飛將軍』的名號。

『衛青不敗由天幸,李廣無功緣數奇』,李廣是一個悲劇式英雄人物,漢武帝派遣衛青為統帥征伐匈奴,李廣是衛青的其中一路大軍的指揮,是次兵分三路向匈奴進襲。三路大軍的領軍在匈奴人心目中,以李廣名氣最大,匈奴人便以李廣為針對目標,主力對正李廣大軍來打,結果李廣戰敗。

李廣力戰之後受傷被俘,被匈奴放置在兩隻馬拉成的一張網上,他裝死了一百多里,等匈奴比較鬆懈了,自己的體力也恢復了,就奪馬逃跑,即使匈奴派出數百人追趕,依舊畏於李廣高明的射箭技巧而近身不得,終至被李廣逃脫。也就是這次兵敗,李廣罪當斬首,最後用錢贖罪,降為庶人。

究竟龍城飛將和今次的九龍城專題有甚麼關連?答案將會在下回揭曉,自有分解,請大家到時參詳。

歷史背景

解答上回的問答;究竟龍城飛將和今個九龍城專題有甚麼關連?答案是沒有任何關係,因為何能是因為龍城的名字較為響亮罷,九龍城很多時會被簡化稱為龍城。由此引起我想起上回那道唐詩《出塞》,因而寫出上回的廢話而已,現在言歸正傳,以下是九龍城的敘述。

九龍城是香港一個別具歷史意義的地區,相傳宋室最後一位皇帝宋帝昺為逃避元兵而南遷,曾駐驛於九龍城一帶,宋王臺公園的石碑便見證了這段事蹟。九龍城一帶在九龍灣邊,原本是曬鹽之地,宋朝時期已經得名官富場,有官兵駐守。

關於九龍的得名,有兩種說法:一說,宋小朝廷被元兵追迫流落至此,陸秀夫等大臣常常擁宋帝登臨山崗上的巨石,眺望鯉魚門海口,盼勤王之師。傳說宋帝某日登石,見四周青山群立,便對群臣說:「八座青山,每山一龍,是八條龍。」陸秀夫在旁,答道:「陛下貴為天子,亦是一龍。」宋帝點頭。於是便有『九龍』之說,後來便把這地方叫做『九龍』。

另一種說法是九龍因自然環境而得名。該半島北端有九條山脈橫陳,山脈雖不大不高,卻走勢如龍,九座山,就像九條龍,以龍喻山,稱為『九龍群峰』,又稱『九龍半島』。這九個山嶺的名稱是:慈雲山、飛鵝山、獅子山、大老山、東山、雞胸山、鷹巢山、琵琶山和筆架山。筆架山從前叫煙墩山,山上設有煙墩,用以傳遞風訊。帆船見山上起煙,知道季候風起,就可以揚帆遠航了。

英國1842年因鴉片戰爭正式得到香港島和九龍界限以南之土地後,清朝立刻加強九龍防衛,就在今日的九龍城,興建了一個九龍寨城。這個寨城的位置便是衙前塱北面;衙前圍西南;侯王廟東南;靠背石北面。寨城是清朝駐官之地。之後英國1898年又租借了新界和新九龍,接收後不久,有村民反抗,英軍鎮壓村民反抗,並將駐城的清朝官員驅逐。寨城東南方設有碼頭,後來寨城到碼頭之間就成為市集 ,使得很多人在此處聚居。

九龍城區的面積為1,000公頃,人口約有380,000人。九龍城區主要為住宅區,區內人口大部分居住在私人房屋,包括舊式唐樓、大型私人屋及高級平房區,其餘則分佈於區內的公共屋及居屋屋苑。

九龍城的範圍包括九龍寨城公園的原本的九龍城本區、何文田、大部份九龍塘、樂富、幾近全部的紅磡、土瓜環以及一般而言,部分前啟德機場之範圍也原來屬 於九龍城的一部份,惟當日後發展後,將會被視為獨立一區。

近百年間,最為人熟悉的,不可不提兩座歷史建築物;『三不管』的九龍城寨和空中交通要塞啟德機場。時至今日,九龍城寨已全面清拆,原址建成了具有中國古園林風格的九龍寨城公園;而香港國際機場亦已遷往大嶼山赤臘角,機場舊址將重新發展。

九龍城區是一個別具特色的地方。區內的九龍城寨是本港早期發展的地區,於一九九三年拆卸後重建為寨城公園,園內保存了不少具有歷史價值的文物。經過不斷發展,九龍城區亦陸續建有五星級酒店及大型私人屋。啟德機場自一九九八年遷往赤角後,維港北岸騰出了面積可觀而發展潛力優厚的土地。隨著新發展區的基建工程陸續開展,相信九龍城區將會建立一番新景象。

九龍城區雖然以住宅為主,但也有一定的工商業活動。商業活動分佈於區內的繁忙街道、黃埔花園及公共屋的商場之內;工業活動則多數集中在土瓜灣及紅磡分區。九龍城區的幼稚園、中小學及大專院校合共超過200間,是全港最多學校的地區,香港浸會大學和香港公開大學也是位於九龍城區。此外,區內亦建有多項文娛康體設施,包括高山劇場、九龍中央圖書館、九龍仔公園及泳池、何文田康樂中心等,為居民提供多元化的休憩及活動場地。

對旅客及市民來說,九龍城亦是著名的美食區,地道的特色食肆林立,如潮州菜、泰國菜便甚為興旺,其中更不乏名店、老店,為人所津津樂道,難怪九龍城有『食城』之譽。除此之外,區內亦有不少廟宇和古色古香的旅遊點,充滿懷舊風味,值得向旅客推薦。

1998年大嶼山的香港國際機場啟用以前,位於九龍城南端的前啟德機場就是香港的國際機場。雖然機場搬走了,而且住宅大廈都破舊不堪,但位處啟德機場旁邊一帶的九龍城本區仍然是香港的著名美食地區。此區有很多大大小小的各式餐廳食店 ,其中泰國餐廳最多,另外亦有潮州菜、上海菜、越南菜、葡萄牙菜、西餐廳及甜品店等等,數不勝數,到九龍城必可大快朵頤!

對於另一些人而言,九龍城則代表了畢生難忘的回憶。九龍城區有200多所大、中、小學和幼稚園,一代又一代的學生在此度過人生中最堪回味的黃金歲月,與此地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對於廣大的香港市民來說,隨著時光消逝,九龍城區的面貌經歷幾番更替,但宋王臺遺跡、九龍城寨和舊德機場將永留市民的集體回憶之中。展望未來,德重建計劃的落實及沙中線的興建,將令九龍城這個既富歷史色彩又充滿發展機遇的地區,經歷另一次蛻變。

九龍城區是一個別具特色的地方。區內的九龍城寨是該港早期發展的地區,於一九九三年拆卸後重建為寨城公園,園內保存了不少具有歷史價值的文物。經過不斷發展,九龍城區亦陸續建有五星級酒店及大型私人屋。

紅磡

紅磡HungHom,古稱紅碪,是一個位於香港九龍半島的舊區,東隔九龍灣與觀塘相望,南隔維多利亞港與北角和炮台山相望,西南連接尖沙咀,西連油麻地,北連土瓜灣。當中大部份地域都在九龍城區內,但油尖旺區的香港理工大學、紅磡站、紅磡灣南部、香港體育館及香港海底隧道九龍入口等地方在傳統上亦算是紅磡的一部份。

紅磡是由大環和紅磡灣組成,最初只有大環是陸地。1884年開始,香港政府便開始於紅磡灣填海,當時並未有紅磡的名稱。據說1909年,當時有建築工人打一口井時,發現湧出來的井水是硃紅色的。有風水專家歸咎於動土傷了龍脈,流出的是龍血。無論如何,因為紅色的井水,該區便得了紅磡之名不過此說可信性較低,因《新安縣志》已有記載紅磡古時被稱為赤磡村。另一說法為1856年之前從港島望往紅磡,只見海邊全為紅色岩石,由於漁船常泊於此灣,而漁民稱泊船的凹入海邊稱為磡,紅磡因而得名。

紅磡有三約,究竟紅磡三約指是哪裏?根據網上尋得的這方面相關資料,紅磡三約包括紅磡約、鶴園角約和土瓜灣約。而紅磡灣區範圍在黃埔和紅磡車站之間,它的填海工程於19871991年間完成。其實從前紅磡灣的面積更大,紅磡灣是指火車站與海逸酒店,即以前貨倉位置間的填海區,幾乎是整個黃埔花園對出都是紅磡灣。區內發展主要有半島豪庭,紅灣半島,國際都會,理工宿社等。紅磡可說是整個區域,包括了紅磡灣,黃埔及舊區。尖沙嘴東部、紅磡火車站、紅磡體育館、理工大學、國際郵件中心和海隧口在1960年代末未填海時也是它的一部份。

現時該區區內大多是住宅樓宇,但其實過去本區是一個綜合發展的區域,有工業;黃埔船塢、中電鶴園發電廠第等、商業、公共屋邨及私人屋苑。但隨著舊區;已拆卸的山谷道邨重建,以及紅磡灣的大面積填海,該區已經變成一個住宅區。紅磡碼頭都隨著搬遷,現在新填海土地有私人屋苑半島豪庭、海濱南岸、香港理工大學學生宿舍等。

紅磡火車站

紅磡車站前稱為九龍車站,後來九龍車站更名為紅磡車站,至於其原因有個講法,就是為了避免與東涌線以及機場快線的九龍站混淆,但是早於1994年,鐵路發展策略及東鐵尖沙咀支線公佈時,就已經建議將九廣鐵路的英段,由原來位於紅磡的九龍車站延伸至尖沙咀,並正式將九龍車站更名為紅磡車站,直到1996年,九廣鐵路英段改名為九廣東鐵時,亦將九龍車站正式更名為紅磡車站。然而,來往中國大陸的城際客運服務仍會以九龍稱呼紅磡車站。

九廣鐵路原來的終點站是在尖沙咀,該站使用逾半世紀後,未能滿足日益增加的運載需要,加上該站附近已有相當的發展,政府遂另覓土地,興建新的鐵路總站。最後的決定是在香港海底隧道旁的填海地上興建新站,也就是紅磡站。新站於19751130日啟用,正式名稱仍為九龍車站。尖沙咀至何文田的一段路軌同日起停用,隨後拆卸,但保留尖沙咀鐘樓。值得一提的是,在1950年代,九鐵曾經在現時的市政局百周年紀念公園設紅磡站,後來被廢置。

紅磡站位於香港九龍油尖旺區紅磡以西接近香港海底隧道的九龍入口,是東鐵線及西鐵線的重要轉車站及終點站。因此每天的繁忙時間均有很多乘客使用本站轉車,往返九龍及新界。此外,本站鄰近香港海底隧道巴士站,有多條過海隧道的巴士路線途經本站。由於東鐵線及西鐵線不能直接過海,不少乘客會在本站下車,前往紅隧收費廣場的巴士站再轉乘過海巴士,經香港海底隧道前往香港島。本站也是香港往返中國大陸各地城際客運服務列車,又稱『直通車』的總站。再加上本站鄰近香港體育館、香港理工大學及世界殯儀館等重要地標,因此每日亦有不少乘客進出該站。每當香港體育館有活動進行期間,例如演唱會或香港小姐競選,車站更會出現大量的人流。

紅磡站的建立屬九廣鐵路現代化工程的一個重要部份。該工程主要包括全線鋪設雙軌和列車電氣化,2項工程的起點均於紅磡。紅磡站至沙田站之間的路段於1981427日開始雙軌行車;並於次年56日開始引入電氣化列車服務。到了1983年,紅磡至羅湖之間全線雙軌行車,及提供電氣化列車服務。另外,來往中國大陸的城際客運服務『直通車』於1979年重新投入服務,城際客運服務列車在香港的總站即設於紅磡站。城際客運服務一直延續至今,並遍及中國大陸多個城市,包括廣州、東莞、肇慶、上海、北京等,班次由每個鐘至隔日開出不等。此外,個站每日有多班貨運列車開往中國大陸,多由港鐵柴油機車行。另外,車站之旁亦有貨場設立,予以貨運列車裝卸貨物用。

為紀念日本富士電視台成立30週年,東方快車開出一列由NIOE編組的特別列車,於198897日在法國巴黎里昂火車站啟程,途經前東德、前西德、波蘭、前蘇聯、中國及香港,最後以船運往日本繼續行程,全程15,494公里。東方快車於同年926日下午245分駛進九龍車站,同月底把火車裝箱由船運往日本山口縣下松港,完成餘下日本部份的程最後一段路程。

及後經過健力士世界紀錄驗証,由於該次車程中只有在巴黎里昂火車站至香港九龍車站一段,列車才在路軌上連續性營運行駛,故健力士世界驗証機關最後公布兩站間行駛的東方快車路程才承認為世界最長營運列車,打破了現在營運中最長路程的列車;定期由俄羅斯莫斯科至朝鮮平壤的國際列車的行駛里數。截至20089月,該世界最長營運列車的世界紀錄仍未被其他列車線打破。

紅磡殯儀業

中國人忌談死亡,而服務對象為『先人』的殯儀業,也被視為厭惡性行業。據食環署資料顯示,目前全港約有94個持牌殮葬商,當中56個的店舖位於紅磡區。由於該區的殯儀店發展迅速,早前惹起部分居民強烈反對,他們在大廈外牆掛橫額抗議,又到政府總部請願,要求政府不要在該區繼續簽發殮葬商牌照,以免『陽宅』、『陰宅』同在一廈。在事件中,居民與殯儀業經營者各有理據。這是一個很好的通識議題,可作深入探討。

近來有新長生店打算開設於紅磡蕪湖街一座住宅大廈的地鋪,現正申請殮葬商牌照。所處大廈的住客幾乎全部走出來反對,除了擔心物業貶值,更擔心生活受滋擾,因此他們促請政府停止在紅磡區簽發殮葬商牌照。但殯儀業界則認為紅磡區既然有三間大型殯儀館,因此較多殯儀店選擇在那裏開業也是合理的事。究竟如何平衡兩方的訴求?

紅磡區一向殯儀店舖林立,主要集中在必嘉街一帶,但去年政府通知位於紅磡蕪湖街的裕新大廈居民,大廈的地舖正在申請殮葬商牌照;另有區議員透露,該區有很多無牌的殯儀店,為了保持低調,遂搬到樓上經營,有關情況惹起了紅磡區居民的關注,十幾幢大廈的居民聯署反對殯儀業『入侵』。

九龍紅磡是香港殯儀業的集中地,但近年殯儀業由原本集中在區內一處逐漸擴展至其他街道,引起區內居民恐慌。有不少人同情區內居民的處境,也同樣認為區內的那些與殯儀相關的設施應該集中起來,以減少對居民的滋擾。

有人認為,這些殯儀長生店始終也是厭惡性設施,因此開在住宅大廈的地鋪並不太合適。於是有建議,應該於紅磡殯儀館區旁興建一座多層商場,集中區內大部份的殯儀店。這便可以解決現在殯儀店與住宅共處同一座大廈的問題,減少對區內居民的滋擾。將殯儀店集中在同一座商場,也方便有需要的人士選購有關物品。而殯儀業界也有足夠的空間發展店鋪。這個安排對居民、顧客及業界都有好處,達致三贏的局面。

資料顯示,紅磡區有58個持牌殮葬商,佔九龍區總數的八成,區內居民認為這並不代表接受殯儀業在區內擴張。有居民指出,過去政府簽發殮葬牌照時,沒有諮詢區內居民意見,要求當局到紅磡區聽取居民意見,正視他們的反對聲音。

以下是紅磡區居民的觀點:

棺材舖、道堂林立,經常聽到舉行法事時發出的聲音,居民均毛骨悚然,難以安居樂業。有住客指出,很多親友都拒絕到訪,更不會在大廈辦喜事。其中居民特別擔心的是,一些殯儀店內更有骨灰靈位,令信奉鬼神之說者深恐『與鬼同眠』。

新的殯儀店雖然未開張,但居民已人心惶惶。若大廈開了一間殯儀店後,其他商戶可能會陸續遷出,出現『蔓延』的情況。以紅磡的長樂大廈為例,自從2003年首間殯儀店遷入後,5年間大廈四面地舖皆為長生店,共有約10間。這將會令大廈的租值或售價下跌,對業主造成經濟損失。有業主表示,樓價較同區單位低3成。

由於長生店經常燒衣,產生的黑煙經常飄到樓上單位,長遠恐怕會影響居民健康。況且『陰宅』、『陽宅』混雜一廈,會導致紅磡區淪為『殯儀特區』。

殯儀業界的意見:

本港人口老化問題嚴重,也意味著對殯儀服務的需求會越來越大,其實殯儀店一般不會影響居民,主要是居民的心理問題而已。

紅磡區本身有3間大殯儀館,因此較多殯儀店選擇在那裡開業,也是無可厚非的,反正在哪一區開業,都要面對反對聲音。由於本港骨灰龕靈位不足,客人把先人骨灰臨時放在殯儀店內也很無奈。

有殯儀店老闆表示,明白居民對殯儀行業會有反感,故日後舖面會以窗簾及茶色玻璃遮掩;而且店內不會放置棺木,至於會否提供骨灰存放服務,則要視乎食環署是否批出牌照,也盡量以減低擾民為大前提。

紅磡北帝廟

紅磡北帝廟被香港政府列為三級歷史建築,是極具保存價值的法定古蹟。原址在馬頭圍道近青洲街東端的一個小山丘上,稱為鶴園山,在1876年興建,在1921年一次道路拓展工程中清拆,神像暫存於譚公道。其後應街坊要求下,北帝廟在1929年遷往現時的地址恢復運作。原址的附近有一條街名被命名為北帝街,現時仍存在;而現址的旁邊的街道則起名北拱街意思是『受北帝拱衛的地方』。

紅磡北帝廟四周有紅色磚牆圍繞,外形又古雅別致,在人口稠密的住宅區是非常矚目;一座隱藏在鬧市中的小型北帝廟,廟內的北帝神像右腳踏靈蛇,左腳踏龜,神情非常威武,神台旁邊還放了一個古色古香的風車,不少善信皆喜歡拜完北帝後,轉一轉風車求改運;但凡拜北帝的人都不會吃兩樣食物,一是蛇,二是龜,因為龜與蛇都是北帝的象徵,因此絕不能冒犯。北帝像一腳踏神龜,一腳踏靈蛇,代表無尚權威。

北帝,全稱北方真武玄天上帝,其又有玄天、玄天上帝、武大帝、真武大帝、北極大帝、北極佑聖真君、開天大帝、元武神等稱;俗稱上帝公、上帝爺或帝爺公。其為統理北方、統領所有水族,故兼水神,之道教民間神祇,又稱黑帝。

據《太上說玄天大聖真武本傳神咒妙經》說,北帝是太上老君第八十二次變化之身,托生於大羅境上無慾天宮,為凈樂國王及善勝皇后之子。皇后夢而吞日,覺而懷孕,經一十四月及四百餘辰,降誕於王宮。後既長成,遂捨家辭父母,入武當山修道,歷42年功成果滿,白日昇天。玉皇大帝有詔,封為太玄,鎮於北方。

《佑聖咒》稱北帝是「太陰化生,水位之精。虛危上應,龜蛇合形。周行六合,威懾萬靈」。因此,北帝屬水,當能治水降火,解除水火之患。明代宮內多建真武廟就為祈免水火之災。北帝消滅龜精蟒妖於腳下的功勞又被元始天尊封其為玄天上帝。而北帝不僅僅統率所有水域的安全,還是北極星的化身,可指引船隻航行於正確方向,不會迷失於海上。

至於玄武一詞,原是二十八宿中北方七宿的總稱。玄武七宿之形如龜蛇,故注稱:「玄武謂龜蛇,位在北方,故曰玄,身有鱗甲,故曰武」。

玄武七宿之中有斗宿。道教重視斗星崇拜,稱『南斗注生,北斗注死』,凡是人從投胎之日起,就從南斗過渡到北斗。人之生命壽夭均由北斗主其事。因此,人祈延生長壽,都要奉祀真武大帝。

紅磡差館里觀音廟

香港的觀音廟為數不少,紅磡差館裡的觀音廟最為聞名,是九龍半島最具規模的觀音廟。提及觀音廟,人們便自然想起『觀音開庫』。每年農曆正月二十六日,慕名前來紅磡觀音廟借庫者絡繹不絕。近年,到這裡參拜的善信更高達 十三萬人次。

紅磡觀音廟香火鼎盛,除由於信眾大贊此廟的觀音最靈驗外,觀音廟背後原來還有一段引人入勝 的傳聞。據說于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日軍在侵佔香港期間曾大舉轟炸紅磡區,以期搗毀黃埔船塢。這寺廟在淪陷時期先後經歷兩次大轟炸,轟炸過後,附近的屋宇被炸毀了不少,鄰近樓宇幾乎夷為平地,惟獨觀音廟依然屹立不倒,

觀音廟片瓦無損,真是一所擁有奇跡的寺廟,人人皆說觀音菩薩顯靈。紅磡觀音廟建於同治十二年,公元1872年,廟的門額上觀音廟三字的石刻,上有光緒己丑重修字樣,說明它在1889年曾重修,1919年撥歸華人廟宇委員會管理。古廟在年前重修後,香火更為鼎盛。

觀音廟原為紅磡三約街坊合資所建,三約是紅磡約,鶴園角約及土瓜灣約,歷經修建,觀音廟仍保留大量珍貴的歷史文物和碑記。每年農曆正月二十六日,相傳為『觀音開庫』的日子,並吸引數萬善信前來參拜。在建廟之初,廟分三座,正座為觀音廟,左為公所,右為書院。現在左邊公所改為中醫診所;右邊的書院,辟作紅磡三約街坊會衛生部。

廟門有一石刻門聯云,座上蓮花,饒有西湖三月景;瓶中楊柳,分來南海一枝春。這是通行觀音廟的廟聯,沒有甚麼特別之處。公所的門聯,被一塊招牌所遮掩,實在是大煞風景。此聯確是好聯;聯中嵌公所兩字,聯云:公道自在人心,公事期諸公辦;所在無分中外,所行無添所言。考1889年重建觀音廟時,紅磡與土瓜灣都已經列入香港版圖,故有所在無分中外之句。

觀音廟內的觀音神壇,裝上紅色電燈泡,顯得特別現代化,這是本港各觀音廟所少見的,與沙田大圍車公廟的霓虹光管,堪稱雙絕。紅磡觀音廟是香港的一所著名的觀音廟之一,農曆正月廿六日,是一年一度的觀音開庫的日子。每年的這個日子,千千萬萬的信徒,都會湧到觀音廟祈福及借庫,希望借庫後財運亨通。雖然,觀音來者不拒,但遊客要謹記︰借貸之後,到了年尾,一定要歸還,否則,下次再借庫時就不再靈驗了。

紅磡海底隧道

紅磡海底隧道Cross Harbour Tunnel,又名香港海底隧道,簡稱紅隧、海隧,是香港首條過海行車隧道。

香港海底隧道於196991日動工,197282日通車,耗資港幣3.2億港元。隧道全長1.86公里,車速限制70公里。跨越維多利亞港,將九龍半島和香港島兩岸獨立的道路網絡連接起來。海底隧道南端出入口位於奇力島,位於香港島東區。因工程關係該島已與香港島連接。北端出入口所在的土地位於紅磡以西,亦是填海所得來的。收費廣場位於紅磡出口,共有16個收費亭,其中10個為人手收費亭,2個為專利巴士專用的快易通自動繳費亭,而餘下4個為快易通專用的自動繳費亭。

紅隧九龍入口位於港鐵紅磡站旁,由於東鐵線及西鐵線不能直接過海,不少乘客會在港鐵紅磡站下車,前往紅隧收費廣場的巴士站再轉乘過海巴士,特別在早上上班時間,過海隧道巴士站經常擠滿乘客,排隊上車的人龍有時更長至連接港鐵紅磡站的天橋。為此,巴士公司由1991619日起,開辦在早上繁忙時間由紅隧收費廣場前往上環的301號線以疏導乘客。

雖然先後有東區海底隧道及西區海底隧道通車分流,但由於兩隧收費高昂,收費由13元至115元不等,且地理位置又不及紅隧方便,故紅隧擠塞的情況不但未有改善,而且日益惡化,尤其在周末及假日前夕,有時到凌晨12時仍可見到車龍。2005年,平均每日行車量達121,700架次,相比其設計用量80,000架次,超出一半以上。因此,政府有需要加快研究興建香港第四條過海隧道的可行性。

平日凌晨時份,紅隧僅有的兩條管道其中一條會停止使用,以進行維修。剩下的一條管道則會改為雙程行車,並會降低車速限制。2001年,紅隧曾由於無法在凌晨完成重鋪路面的工程,使隧道在上班繁忙時間仍需要單管雙程行車,幾乎完全癱瘓港島和九龍的交通,車龍成『十字型』分成東西向和南北向兩段,分別由港島東區的太古城伸至西區的西營盤,以及由獅子山隧道伸至港島南區。

香港海底隧道是世界上最繁忙的4線行車隧道之一,也是香港最繁忙、使用率最高的道路。其雙線雙程行車的舊式設計,使隧道的行車流量早於通車10年後已經飽和,往港島方向幾乎每日上下午繁忙時間,尤其是早上8時至10時,都會出現交通擠塞。因此,除隧道收費外,由198461日起,當局向所有車輛徵收隧道稅,冀減低流量,但成效甚微。該隧道以,建造、營運、移轉形式興建,專營權在1999831日屆滿,現已交還香港政府管理。

紅磡體育館

紅磡體育館Hong Kong Coliseum,亦稱香港體育館,簡稱紅館,是香港的綜合室內多用途表演場館,位於九龍油尖旺區紅磡暢運道9號、港鐵紅磡站平台上,1983427日開幕,現時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管理。香港體育館外形上闊下窄像一顆鑽石或倒轉的金字塔,全館設有空氣調節,內裡設有12,500個座位,是多用途室內表演場館,另有貴賓室。表演場可依照主辦者要求,裝置成中央(四面台),正面或閘角位(三面台)等編排,以進行不同類型活動。

場館是一個邊長43米的混凝土地面。在不同類形的表演時,場館的地面或會鋪上一些覆疊性的地面,例如場館進行羽毛球、籃球、排球及溜冰等的時候,以便活動的進行。亦可搭建舞台,供演唱會等文化活動使用,場內並無任何支柱。場館的地面能承受每平方米1,800公斤(1,800 kg/m2)的壓力,是一般的工業大廈未能做到的。地面對壓力的兼容性能使在進行演唱會及類似表演時舞台的升降台及廣播系統的設計和擺設上有較大的發揮空間。

香港體育館雖以「體育館」命名,實際上只有很少體育活動在這裏舉行,卻經常有不少歌星舉行演唱會,因其座位之多在香港稱得上數一數二,更是少數可以開設四面台的場地,故香港每一位歌手都以在體育館舉行個人演唱會為榮。許冠傑是首位在香港體育館開演唱會的歌手,而無線電視自製的大型綜藝節目香港小姐競選活動也曾在此處舉行。

早於1960年代,當時的市政局已計劃在香港興建一座符合國際標準的室內體育館,當時屬意在香港島覓地興建。其後由於香港島並無合適選址,市政局決定於九龍紅磡灣填海地上,當時正在興建的紅磡火車站側,興建香港體育館,並於19733月開始地基工程。但因工程開支問題,直至1977年工程才正式展開,19818月完成。1983427日由當時的香港總督尤德爵士主持啟用儀式,並由電視直播過程。

香港體育館建築費14千萬港元,當中2,350萬元由市政局撥款支付,並由市政局管理;2000年市政局解散後改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管理。體育館中央表演場面積1,680平方米,場內天花懸掛的電視放映系統,當時甚為先進。體育館外的露天廣場,可供進行相關活動;體育館側的附屬大樓,在落成時曾設有一間酒樓,惟現時已不存在。香港體育館在落成時,曾被傳媒形容為「世界上最獨特的建築工程之一」。

香港體育館的設施主要由大型多用途室內表演場館及多個活動室所組成。共有3間活動室及一間貴賓室設於體育館大樓,可用作舉行酒會、記者招待會等節目相關活動;體育館則設有4個化妝間及兩個更衣室。

香港體育館設有4面觀眾席,閘口以4種顏色:紅色、藍色、綠色及黃色閘分辨,一般在活動的入場券上印上座位所處段落及顏色以茲識別。體育活動及部份演唱會多數開放全部4面觀眾席,即所謂「四面台」,而部份活動則只使用3面觀眾席,餘下一面作為後台,即「三面台」。體育館共有10,500個固定座位,其餘2,000個座位為拉出式,可於進行部份比賽或活動時隱藏於觀眾席下,而在部份演唱會等活動,則可增加臨時座位。

19834月啟用至20063月間,在香港體育館舉行的活動共有超過4,300項,入場觀眾共有約32,000,000人次。香港體育館一直有甚高使用率,在20052006年度,使用率達97%

場館中央部份懸掛了巨大的銀幕,可用作即時播放場館內進行中的活動。同時,場館內亦設有不同的技術性設備及一部四方向的彩色電視投影系統,用來將台上表演者的容貌投射在熒幕上,以便在後排高處的觀眾,該等觀眾常被演出者稱作山頂的觀眾亦能清楚看見演出者的容貌。

香港體育館設有一個賓客接待室;或稱貴賓室,供場地租用機構使用,在活動舉行前或休息期間以接待來賓或傳媒記者之用。場地面積約60平方米,可容納約50人。

體育館設有3個活動室,面積由33.5187平方米,可容納60人,並設有擴音系統及電話插座等設備。 體育館共有4個化妝間,2個更衣室,化妝間面積由16207平方米,更衣室面積為93平方米,皆設有全身鏡、電話插座、淋浴設備及洗手間等設備。

香港體育館設有露天和有蓋兩種的場地,可供進行會議及展覽之用。體育館外設有露天廣場,面積22,000平方米,可作為輔助表演場地之用,以舉辦酒會、展覽、嘉年華會等戶外活動。其可摺疊式的開放式舞台,讓該場地成為一個理想的公共集會場地,例如舉行電視直播開幕典禮等。

紅磡碼頭

紅磡碼頭Hung Hom Ferry Piers,全稱紅磡渡輪碼頭,是九龍城區的其中一個渡輪碼頭,紅磡碼頭現址是新填海地區,位於黃埔花園百合苑第九期對出海面,紅磡碼頭坐落於現時半島豪庭附近。在還未搬遷現址前,紅磡碼頭坐落於現時半島豪庭附近。原本碼頭最初在現時紅菱街中電變電站附近,其後紅磡灣在1990年代後期進行填海工程,紅磡碼頭為配合填海工程,便在1988年遷至現在紅磡灣中心黃埔大廈對出海面作臨時碼頭,至1991年遷至現址。

紅磡碼頭由兩座獨立的建築物組成,兩者相距約80米。西座;俗稱紅磡天星碼頭,伸出海中,提供兩個泊位,分別設於左右邊,由天星碼頭公司經營兩條渡輪航線,往來中環及灣仔。東座則靠於海旁,提供一個泊位,由新渡輪經營一條航線,往來北角。兩間公司的船費均可付現金及八達通。

紅磡碼頭巴士總站Hung Hom Ferry Pier Bus Terminus,是位於九龍城區紅磡黃埔花園南部;紅磡碼頭附近的巴士總站,位於華信街之東端。巴士總站在1991年配合紅磡碼頭遷至該處而啟用。現時有九條分別為九巴、新巴和新大嶼山巴士管理的巴士總站路線服務該區的居民和商戶。

紅磡碼頭是三合土建築物,附吊橋板跟靠岸的渡輪連接,天星渡輪派有收費員及碼頭水手服務員,天星渡輪的燃料是柴油,所以輪船的煙通會噴出黑煙以及會發出淡淡刺鼻的廢氣味道。天星渡輪內沒有人聲廣播,有長椅及廣告海報等。

十分奇怪地政府近十幾年的規劃裡面,政府要持續發展鐵路運輸系統,卻將本來存在的碼頭渡輪這種集體運輸系統忽略了,拆了的沒有再重建,殘存的不是荒廢了,就是淪為一個雞肋般的末日交通工具或遊客的景點。政府沒有銳意重新發展渡輪這運輸系統,從前紅磡碼頭就在紅磡火車站側,由中環灣仔落般一上岸便可接上火車直上新界,今天搬到填海後的紅磡灣外,自成一角,交通工具沒有好好連接上,一個紅磡碼頭,差不多變成黃埔花園居民到港島上下班的私人交通工具,好端端的一個渡輪系統,先被廢了一半武功。

一件40多年前的舊事,在1966年初時,天星小輪的頭等收費是二毫,天星小輪在當年伸請加價五仙,政府迅速批准加價,196644日,一位社會運動人士,名叫蘇守忠,是反對這次加價,以個人去衝擊這次加價,在196644日上午,當時27歲的青年蘇守忠身穿寫上『絕飲食反加價潮』的外衣,到中環天星碼頭站立,進行絕食抗議,引來途人圍觀,事件最後蘇守忠被警察拘捕。

196645日報紙的報導引起社會各階層極度關注,就連葉鍚恩也開腔力挺蘇守忠。事情發展至196646日,引起九龍被混入滋事份子爆發大暴動, 港府即晚實行宵禁令。直至1966410日事件才得到平息。當時磡碼頭是天星小輪旗下是往來中環其中一個碼頭,這碼頭便因為這次事件,1966年至1967年停止使用了一段頗時間。

何文田

何文田位於香港九龍的九龍城區之西南部,位於紅磡以東北,土瓜灣以西,旺角和京士柏以東,九龍仔以南,是九龍一個住宅為主的社區。

根據一份年份久遠的資料指出,在愛民村未興建之前,該處是一個名何文田徙置區的地方,亦即是保民村和治民村一帶,在未發展之前,是一片田坑交錯的田地,該田地為一位姓陳名何文的人士之世襲產業,並命名該處為『何文田』,意指陳何文的田。亦有記載指當初,何文田乃何、文、田三姓人共同擁有此地。

戰前,政府為了發展九龍中而把該田地徵收,該地遂由私人土地變為官地。政府把太平道以東的一部份劃為住宅區,一部份山崗劃為墳場。到了一九四九年,因受火災影響的木屋區民被政府徙置至當時的何文田已荒廢的墳場,一九五二年,政府正式設立了何文田徙置區,內有文華村、文華新村、保民村和治民村等等。到了六十年代,因應政府興建愛民村,該處之村落才陸續被清拆。

1911年廣華醫院啟用,為隔離患有天花的病人,廣華醫院特別於何文田山麓興建一座專為天花病人而設的院舍,當時稱為『油麻地痘局』,同時廣華醫院向當局申請將何文田山撥作醫院作安葬天花死者之用。油麻地痘局於1920年停用並租予一間炮竹公司,其後19212月炮竹廠火藥庫爆炸。

1930年代前,該處也有不少墳墓,而現今香港培正中學的位置,亦為當年日軍佔領香港時的亂葬崗,但剩下的後山亦於年前剷平。於1960年代,何文田曾為徙置區,安置由中國大陸來的難民。其後,隨著何文田邨的興建,何文田才發展為一個純住宅區。直至2000年,房委會在何文田邨設立總部,而何文田邨重建完成,除吸納原有邨民,亦提供予前山谷道邨或其他地方的市民租住。

何文田前身為墳場,遷墳場遺漏骸骨,有研究本港墳場歷史的專家指出,發現骸骨的何文田一帶,在1920年有多個政府的正規墳場。二次大戰後,約1948年左右,隨城巿發展,當局將墳場相繼遷往新界如粉嶺和合石等地,估計當局於二次大戰後搬遷墳場時,工人未能掌握正確地段資料,而死者的身份資料及數目亦不齊全,故當年在搬遷骸骨時可能『執漏』,令部分骸骨遺留下來,直至現時才被人發現。

1920年時九龍半島的中心為油麻地,何文田一帶仍是荒山野嶺,該處當時設有數個墳場,該年的憲報亦有刊登,包括華人墳場、印度墳場及一個為歐洲人而設的墳場等,埋屍數目,每個墳場應有一千幾百人。

1930年代的戰前,去世者多無身份證,現時的愛民一帶亦增設印度及回墳場,但於二次大戰期間,卻未聽聞在該處設有墳場,至於會否有人在二次大戰期間死亡,在該處草草埋葬,則今已難以追查。

何文田現場發現骸骨的地方,應該並非二次大戰時的『亂葬崗』,但現時的伊利沙伯醫院一帶,卻曾經是當年著名的『京士柏萬人塚』,當時日軍將一批批無辜的平民,以軍車運送到該處殺害,數目應超過一萬人。

房屋及規劃地政局發言人昨表示,地政總署方面並無何文田發現骸骨地段過去的資料,該局已向警方澄清及解釋,如欲了解該地段過去的資料,應追查本港的歷史檔案。

另外;一則發生於1936年的新聞,當時一張報紙對有女工人替鬼魂打工事件傳聞展開採訪,以下是該則新聞的內容:

發鬼迷者可以醒

闢鬼屋之謠傳

不少女傭竟欲為鬼服務

世情不景之反影

(專訪)近來市面紛紛傳說半島何文田某號洋房有兩活鬼居往、起居飲食、一如常人、並顧有一年約四十餘歲之傭婦供奔走、每日工金弍元、此男女兩活鬼、乃屬生時婚姻不自由之年青男女云云、本報記者、以近世科學昌明之秋、實不容有此等流言傳說、以惑市民聞聽、用特親自前往何文田一帶實地調查、始至何文田街、詢諸二間不同號數之居民、據答多謂實聞此說、有一家之傭人、並謂前數天有某男子因聞該鬼欲多用一工人、曾按址前往講工、該鬼與之面談數小時之久、後因不合因而離去、當談話時、乃聞聲不見人云云、記者詢以該屋何在、言者乃謂在山頂某號、記者趨山頂某號、則見為巨大洋樓一幢、標貼出租、知租處為某放款銀行、記者扣門、旋有一年青男子(並非老婦)出應、記者托言租屋,入內逐一房間細察、則見窗明几淨、光線充足、推窗眺望、清風徐來、若言有鬼、當無是理、詢之守樓人、則謂彼亦聞有是說、惟該屋乃在此山之下、並非山上云云、記者以空穴來風、當有所本、繼而再向此新房隔壁之某處詣問、是家守樓者、則又為一老人、而非女傭、對記者之問、莞爾而答謂、連月有男女來此問鬼屋、連君等已不下數十人矣、實則活鬼云云、在光天化日下、又安得有此、然即此亦可見世情之不景、蓋連日來問者多屬女傭輩、彼輩聞人說鬼事頭肯每日出二元之工資、另一元買餸、故雖為聞聲而不見人之鬼、亦甘於為之服役、想君等當非為尋職而來也、記者辭去老人之後、更向前後左右及繞山各別墅詢問、聞者多為失笑、可見此事全非事實、最後由後山返步、則何文田公共山墳在望、石碑磷磷、何止千百、若言有鬼、則鬼當在此而不在彼也、(梅路)

九龍塘

因九龍塘這個區域,分成東西各半,分別是歸深水埗和九龍城所管轄,兩邊地方的大小亦大概也差不了多小,設施和特點也很相似,而且硬要分那處是那方管轄,亦有些困難,亦會使『九龍塘』篇資訊不全,故此;在《昔日深水埗》和《百年九龍城》都會有『九龍塘』篇,而且內容都是一樣的。

九龍塘Kowloon Tong,是九龍市區裏一個低密度住宅區。九龍塘煙墩山南面。一般來講,界限街伸到去山腰,都是九龍塘。行政上面,九龍塘東西兩面,分別係歸九龍城區同埋深水埗區管。九龍塘原本係一條村名,即係界限街警察遊樂會一帶。今時今日九龍塘,位置、範圍都同原本位置好唔同。九龍塘除了中上階層聚居而知名之外,亦以時鐘酒店聞名。

九龍塘位於香港九龍的北部,當中大部份地域都在九龍城區,位置為獅子山以南,界限街以北,石硤尾以東,九龍城及樂富以西。這個地區是香港市區罕有的低密度發展區,即西九龍黃金大地帶,以平房及別墅為主,環境清幽,故吸引不少中上階層人士居住。而此區著名學校林立,為九龍之主要名校區。此外,此區亦以時鐘酒店和安老院出名。

未有普及教育之前,在九龍塘住的人多數受過教育,很多學校都在此開辦。而且愈來愈多國際學校同直資學校。九龍塘裏面亦有兩間大學,香港城市大學同香港浸會大學。九龍塘有兩間大學,中間有香港城市大學,東面九龍仔一帶,有香港浸會大學。其中城市大學接近港鐵九龍塘站,同區裏面大商場有又一城。近山一邊是廣播道,以前係香港所有電視台電台集中地,不過因為地方較為狹小,已經沒有發展空間,原來在此的電視台已經全數遷出。

九龍塘原本是一條大村,在界限街今日警察遊樂會一帶。北面有個無名山,佢東面山谷有涌有田地。那村西面無幾遠,有塘尾同田寮兩條村。1910年代,九廣鐵路,東鐵線穿過條村東面,而鐵路東面個山谷另有條村,叫九龍仔,今日禧福道南面一帶。

1920年代,香港政府決定發展九龍塘同九龍仔做住宅區,整個住宅區發展跟英國模式,區內以平房及別墅為主,並保留著不少樹木,頗具市郊風味。開發初期,該區吸引了不少英國富商居住。為解他們思鄉之情,裏面幾乎所有街都係用英國郡名或地方名命名,例如歌和老街的康沃爾郡Cornwall,森麻實道的森麻實郡Somerset,律倫街的律倫郡Rutland等等,而當時在此居住的人,大多數係英國人。因為個計劃係九龍塘住宅區,好多人都當埋九龍仔呢部份係九龍塘,到了今日,亦無人知原本的九龍仔同九龍塘在那裏。

九龍塘花園建於戰前,到現在那裡仍然保留了很多數十年歷史甚至是花園建立時1920年代最早一批的屋宇。在九龍塘發展洋房式住宅區初期,1925年工程遇上省港大罷工及發展商病逝而面對清盤危機,部分業主及股東請求何東協助,何東先組織成『九龍塘花園會所』,然後繼續未完的工程,別墅於1929年相繼落成。由於感謝何東協助的功勞,將區內原本全以英國郡為名的街道選取一條命名何東道。

九龍塘花園是香港首個參照英國規劃師霍華德Ebenezer Howard著名的『田園都市』Garden City概念建成的。有說這是失敗例子,不過亦是香港少有的洋房式住宅區。政府亦有見乃此,特別將這特式保留,規定那裡的發展最高地積比率和 層數為0.6及三層。因而這麼多年來,那裡的屋宇都是低密度。亦因為這樣,那些地主想重建為數十層高的樓宇也不可能,因為這樣,令到地主將土地賣/租給一些酒店、老人院、婚紗舖只需要三層樓面的舖頭,亦因為這樣,慢慢形成今天的模樣。

現時九龍塘的範圍包括界限街以北的窩打老道沿線地區,包括聯合道及廣播道一帶,西面以九廣東鐵為界。窩打老道與九龍仔公園之間的地區被稱為九龍仔,一般也被視為九龍塘的一部份。

由於西面屬於深水埗區的又一村同樣屬於低密度發展區,加上劃分九龍城區及深水埗區的九廣東鐵有一個車站叫做九龍塘站,所以在傳統上又一村算是九龍塘的一部分(正如油尖旺區的香港理工大學、香港海底隧道九龍入口以及香港體育館稱為紅磡的一部分)

昔日九龍塘只是一個小地方,原址位於今深水埗警察體育會球場至大坑東遊樂場一帶,當時該處有一個小池塘,九龍塘因而得名。另一方面,今天西至石峽尾東至九龍城以西一帶被統稱為九龍仔,九龍塘是九龍仔的一部份。

1920年代起,界限街以北的窩打老道沿線發展為花園城市,九龍塘所指的範圍開始擴展。1947年,地圖裡『Kau Lung Tong』是現時又一村花園的位置。1964年,地圖裡『Kowloon Tong』就是現時又一村的位置。另一方面,九龍塘擴張後,九龍仔被一分為二。九龍塘以東的九龍仔公園一帶,以及九龍塘以西的石峽尾一帶,皆有人稱之為九龍仔。

1970年代,香港地鐵觀塘線通車,並在區內設九龍塘站,這使九龍塘所指的範圍接近現況。石峽尾一帶只有老一輩才稱之為九龍仔,而窩打老道以東的九龍仔則被為九龍塘的一部份。

土瓜灣

土瓜灣,古稱土家灣To Kwa Wan,香港粵語文白二讀常常把陰平的『灣』讀作陽平的『環』,土瓜灣也不例外,『灣』字讀『環』音,在九龍半島東岸,是九龍市區一部份,與紅磡的鶴園、馬頭角為鄰。行政上屬於九龍城區。主要以住宅區及輕型工業區為主,另外此區沿漆咸道北至馬頭圍道一帶亦聚集了不少傢具商舖。

土瓜灣名稱的由來有兩個說法,一是因為土瓜灣舊日的海灣「海心島」的形狀像土瓜,即番薯,而得名。另一說法是當時那裡的居民以種植土瓜為主而得名。

土瓜灣原本是個大海灣,與九龍灣相連,是維多利亞港一部份。土瓜灣早於英國人佔領九龍半島之前已經有人居住。土瓜灣對出有個海心島,又叫做土瓜灣島,島上還有一座石有廟,是該區遊覽勝地。不過;因為土瓜灣需要填海,早己將海心島吞噬,變成土瓜灣的一部份了。

土瓜灣街區沿土瓜灣道、九龍城道及馬頭圍道散開建立。土瓜灣建有許多舊樓和工廠大廈。這區在五十年代初期仍然荒蕪,主要有沿海而建的工廠,到六十年代街區才完整發展起來。區內商舖集中在土瓜灣道兩旁。九龍城道與馬頭圍道之間集結著工廠大廈和一些住宅式工場,因工業之轉營及廠房紛紛北移,現時的工廠已成空置或改作其他用途,有部份之工廠大廈成了內地旅行團前來購物之地。

土瓜灣社區是屬於一個舊社區,以私人樓宇居多,區內住宅樓宇較為殘舊,唐樓林立。區內不難發現舊唐樓在工廠大廈隔鄰,這可推想是因一個基層的社區之故,工作與居住亦在同一社區之內,因此舊式住宅樓宇林立,租金較便宜,消費亦不太高,故吸引了不少新移民居住在這區。此外因為是舊區關係,區內有不少老人院。近年區內亦有不同新型私人屋苑之落成,如欣榮花園等,出現新舊社區的交錯。

土瓜灣區內有以民間信仰命名的『北帝街』及『譚公道』,本來在土瓜灣是有北帝廟和譚公廟的,從前土瓜灣是有一間北帝廟,在原址在馬頭圍道的一個小山丘上,在1876年興建,在一次道路拓展工程中清拆後,在1929年遷往紅磡馬頭圍道,原址的附近有一條街名被命名為北帝街。在譚公道原先有座譚公廟,在二次大戰,香港淪陷時被日軍炸燬,戰後香港政府並沒有重建譚公廟,原本因廟而命名的譚公道卻得以保留。

九龍城碼頭

九龍城碼頭,全稱九龍城渡輪碼頭,地理位置上是在土瓜灣區內,位於土瓜灣海心公園以北,東九龍走廊以西,翔龍灣以南,巴士站以東的土瓜灣避風塘海邊,正正是與偉恒昌新邨之旁。風景望啟德機場跑道、維多利亞港及對岸香港島北角東區走廊。

九龍城碼頭首班渡輪航線在195673日下午6時開出往灣仔,至今有超過50年歷史。是香港戰後建成的第一個永久性渡輪碼頭。北部毗鄰有一個公眾碼頭,名為馬頭角公眾碼頭。

九龍城碼頭曾經開辦多條航線,包括九龍城至灣仔、九龍城至北角、九龍城至太古城;後來改往西灣河,此外;還有在1965年開辦的往北角的汽車渡輪,但在1972年紅磡海底隧道開通後一度停辦,其後復辦,直至19981月停辦至今等。

目前九龍城碼頭有一條往來北角的渡輪航線行走,由新渡輪經營,每天早上705分至晚上735分提供服務,半小時一班,乘客無論是往北角方向還是往九龍城方向都是在北角碼頭繳付船費,收港幣或八達通。

土瓜灣天后廟

土瓜灣天后廟是香港九龍一座天后廟,位於土瓜灣下鄉道49號,現時被列作香港三級歷史建築,並由華人廟宇委員會管理。

土瓜灣天后廟於1885年,即清朝光緒十一年,本區客籍漁民篤信天后,所以由客家漁民籌建,建於當時的海邊,近當時的土瓜灣村旁邊。建廟當年時所鑄的銅鐘至今仍然得以保存。該廟於1888年曾經重修,現存入口的門額「天后古廟」四字及門聯『天恩廣佈梯航穩,后澤覃敷海島寧』則書於1882年,即光緒八年。

19621970年間,政府在土瓜灣沿海進行大型填海工程,土瓜灣海心島的龍母廟因填海而拆卸,便將當時的海心廟遷徙到現時土瓜灣落山道天后古廟。

天后又稱媽祖,原是福建人士,名叫林默娘。據稱她天生異稟,十三歲時遇一方士盡授所學,能知未來,起病扶衰;據稱她經常乘一張葦蓆往來海上,拯救一些遇溺的人,人們便尊奉她為保護海上安全的神靈,建廟紀念她。

本廟依照傳統方式而建,土瓜灣天后廟屬兩進三開設計,兩旁設有廂房,天井位置則改為拜殿。而後進的屋頂有魚尾形的裝飾。主神天后供奉於正殿之內,除天后以外,本廟供奉之另一神祇為龍母,設於右側有偏殿,本供奉於九龍城海心廟內,一九六四年因城市發展計劃而拆卸,廟內龍母遷於此廟奉祀,原廟牌匾仍存於此。除天后及龍母外,此廟亦供奉觀音及列聖等神祇。

海心公園

海心公園Hoi Sham Park是土瓜灣區一個公園,位於土瓜灣落山道,於1972年開始正式啟用,由香港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負責管理。海心公園的主題是魚尾石及海心亭,還有兩個足球場、兒童遊樂場等。

海心公園原址有一座海心廟,四周怪石嶙峋,其中以魚尾石最形神肖,倘若從遠處眺看,兩塊巨岩仿如魚頭魚尾互峙,活像畫家筆下『鯉躍龍門』的形態,遙對鯉魚門,風水尤佳。

海心公園原為海中的一個小島,稱『海心島』,原址有一座海心廟,其島上四周怪石嶙峋,其中以魚尾石最形神肖。海心公園的興建是因為在1962年至1970年期間,香港政府在土瓜灣沿海進行大型填海工程,於是便將當時的海心廟遷徙到現址。1972年填海工程完成後,英皇御准香港賽馬會撥款興建海心公園,保留了原有的『魚尾石』、『海心石』,及大部分自然景觀,園內更種滿樹木,開放給市民作消閒休憩之用。同時在海心亭楹聯題曰:『海心亭具西湖韻 魚尾石全此地靈』。 另外據古人所說,相傳情侶們拜過『海心石』後,便會有一段美好姻緣,因此公園內不時也有情侶們到此談心。

以前土瓜灣海心廟要乘坐小艇過去,大約三數毫船費,島上有熟食小販供應地道的蝦、蟹、炒硯供遊人享用,另外各類汽水啤酒和小食,喜歡釣魚和拍照的遊人;又有無邊海景和有飛机升降可以作拍攝素材或觀賞,很是高興和歡樂。

19621970年間,政府在土瓜灣沿海進行大型填海工程,便將當時的海心廟遷徙到現時土瓜灣落山道天后古廟的旁邊,即現時的龍母海心廟。

宋王臺

宋王臺,或宋皇臺,是香港的一個著名歷史景點,原址位於香港的舊啟德機場之客運大樓原來的位置上。現時被遷移到原址以西300呎,位於馬頭圍宋皇臺道新修築的宋王臺花園。

南宋末年,蒙古軍隊大舉南侵,先後攻佔了建康和臨安。宋度宗之長子恭帝顯被俘,而度宗另一兒子益王昰則被朝臣文天祥、陸秀夫、張世傑、陳宜中等人擁立為帝,是為端宗,其弟昺被封為衛王。

南宋滅亡後,兇悍的蒙古大軍依舊窮追不捨,為了躲避元軍追擊,結果兩小末代皇兄弟被逼流亡。在文天祥、陸秀夫、張世傑、陳宜中等人護送下,他們經過海路逃往廣東沿海,先後途經泉州、潮州、惠洲、廣州等地,12774月,最終逃至九龍官富場,即今九龍城附近,在此建立行宮,並停留了幾個月。

蒙古大軍仍死纏不放,繼續追逐到底。故他倆與隨行官員經淺灣,即荃灣、秀山等地再次逃亡。途中,他們遇上颶風,端宗沉溺得病,最終在碙州駕崩。

衛王隨即繼位,是為帝昺,隨後轉至新會崖山。元兵追至,宋軍大敗,陸秀夫背負帝昺投海殉國,南宋一朝亦告終結。

為了紀念宋帝昺一行在本地區的活動,後來附近的民眾在於馬頭角海濱一個名叫『聖山』的小丘上,修築了宋王臺,山頂有三塊巨石,疊成品字形,在其一塊可以容納50多人的巨岩上,刻上『宋王臺』三個漢字。這座高35米、方圓約606米的巨岩被稱為聖山,三面環陸地,東臨九龍灣。

19世紀末期,九龍築路建房需要大批建築材料,有人在宋王臺聖山採石作建築材料,對古蹟造成威脅。九龍居民便發起保存宋王臺的活動,得到立法局華人議員何啟支持,1898815日在立法局提出動議,要求政府立法保存宋王臺古蹟。1899年,立法局通過並頒布《保存宋王臺條例》,禁止在宋王臺聖山採石。

20世紀初期,政府接受中國籍商人的捐款,環山築成石基,建成一個花園。這塊巨岩下面平滑,一半枕在山頂生成的大石上;其餘一半空虛,祇由一顆小石卵支撐。

在香港日治時期,佔領香港的日軍以擴建軍用啟德機場為藉口,機場需要被擴建成兩條交叉跑道。在194319日,由日本的宇津木法師領導祭祀,然後經多次爆破,將聖山炸毀,亦炸毀了刻有宋王臺整塊巨岩,巨石被丟棄在亂草叢中。連帶在『王臺後方的名勝珓杯石亦一併炸毀。工程尚未完工,日本已宣布投降,香港重光。

然而,日本投降以後,當時的港英政府沒有終止擴建啟德機場的計劃,最終把聖山夷平,並在原址建造了啟德機場客運大樓。後來港府依照趙氏族人和九龍街坊福利會的請求,在啟德機場以西建宋王臺公園,把岩石殘骸整修,削成方形,將原來的巨石放置在公園內,重刻『宋王臺』三字,移到新建的宋王臺花園展覽,在1960年開放,供遊人瞻仰。現在所見到的尺寸是原來的三分之一。

據傳,帝一行抵達官富場時,土瓜灣村民首先備舟、獻糧前往迎接,因此得到御賜黃傘一把。此後,每年賽龍舟時,村民都將此黃傘供奉在一巨舟上,向其叩拜後才開始比賽。這一習俗一直沿襲到清朝光緒年間。

戰後初期,在香港居住的宋室後人會在宋王臺附近的酒樓舉行祭祀,並在會場擺放宋恭帝及宋帝昺的畫像。

此外,昰昺二帝南逃期間,帝昰母楊太后(並非宋真宗的楊淑妃,而是宋度宗的楊淑妃)以愛女晉國公主同行,後墮海溺斃,屍身找不回,於是為其鑄造金身,葬於今九龍城區,人稱『金夫人墓』,後來由於該址興建了聖三一堂,金夫人墓也隨之湮沒。

隨著機場已經遷往赤鱲角,近年有消息傳出,香港政府計劃把宋王臺遷移回原址,並建造假石,回復原貌。

宋王臺公園有一石碑刻有《九龍宋皇台遺址碑記》,碑文如下:

宋皇台遺址在九龍灣西岸,原有小阜名聖山者。巨石巍峨,矗立其上,西面橫列元刻宋王臺榜書,旁綴『清嘉慶丁卯重修』七字。1951年,香港大學教授賴際熙吁請政府劃地數畝,永作斯台遺址,港紳李瑞琴贊襄其事,捐建石垣繚焉。迨日軍陷港,擴築飛機場,爆石裂而為三,中一石摩崖請字完整如故。香港光復後,有司本保存古跡之旨,在機場之西南距原址可三百尺,闢地建公園,削其石為長方形,移實國內,藉作標識,亦從眾意也。考台址明、清屬廣州府新安縣,宋時則屬廣州郡東莞縣,稱「官富場」。端宗正位福州,以元兵追迫,遂入海,由是而泉州而潮州而惠州之甲子門,以景炎二年春入廣州。治二月,舟次於梅蔚,四月進駐場地,嘗建行宮於此,世稱宋王臺。或謂端宗每每慈息於石下洞中,故名,非所知矣。其年六月,移蹕古塔。九月如淺灣,今之荃灣也。十一月元兵來襲,乃復乘舟遷秀山。計駐於九龍者,凡十閱月焉。有宋一代,邊患迭興,西夏而外,抗遼、抗金、抗元,無寧歲。洎夫末葉,顛沛蒙塵,暫止於海水筮一隅,圖匡復興。後此□山,君臣所踐履者,同為九州南盡之一寸宋土,供後人憑吊而已。石刻宜稱「皇」,其作『王』,實沿元修宋史之謬,於本紀附二王,致誤今名。是園曰『宋皇台公園』,園前大道曰『宋皇臺道』,皆作『皇』,正名也。方端宗之流離播粵也,宗室隨而南者甚眾,後乃散居各地,趙氏譜牒,彰彰可稽。

抑又聞之聖山之西南有二王殿村,以端宗偕弟衛王昺同次其地得名。其北有金夫人墓,相傳為楊太后女,晉國公主,先溺於水,至是鑄金身以葬者。西北之侯王廟,則東莞陳伯陶碑文疑為楊太后弟楊亮節道死葬此,土人立廟以祀昭忠也。至白鶴山之游仙巖畔,有交椅石,據故老傳聞,端宗嘗設行朝以此為御座雲。是皆有關斯台史跡,因並及之,以備考證。

一九五七年歲次丁酉冬月,新會簡又文撰文,台山趙超書丹。而選材監刻,力助建碑,復刊行專集,以長留紀念者,則香港趙族宗親總會也。

一九五九年香港政府立石

宋皇臺道為宋王臺花園正門前的一條街道。有傳聞宋王臺的『王』其實是『皇』的代替字,改名的原因是因為本地人不想激怒當時的元朝皇帝,所以碑的本身是『皇』字而非『王』字。另外亦有一傳聞說在一開始就是宋皇臺,並沒有改變。後來,有指宋室後人要求香港政府為此正名,將宋王臺道起名今天的宋皇臺道,以正當時宋恭帝及宋帝昺皇室地位。

啟德機場

20世紀初,何啟爵士同區德先生,又名區澤民合資經營『啟德營業有限公司』,在九龍灣北岸進行填海工程。19144月獲得政府批准,1916年工程展開。新填土地面積有120英畝,原本計劃發展成為花園城市住宅區,給予逃避中國動盪的人來住。填海地域以他們兩個人的名字命名,叫做啟德濱。1920年完成第一期工程、1927年完成第二期工程。剛巧這個時期香港出現愛國運動思潮,多次擺工,尤其是省港大罷工,影響香港經濟。公司財政有困難,難於運作做,那時候香港政府擔心國民政府,一如在中國其他英租界的處理般,會趁機收回香港,便屬意令這一大幅空置土地用作機場用途,加強防務。土地先後成為英國皇家空軍機場、飛行會同飛行訓練中心。

192412月,美國人哈利·亞弼Harry Abbott向啟德投資公司租一部份填海土地,開辦飛行學校。1925124日,當年農曆新年元旦,是啟德機場第一次飛行紀錄的日子。同年香港政府建議保留啟德的土地,在有需要那時候,可作興建機場之用。香港政府的報告指,啟德一帶的土地是香港可以找到的最大面積土地,可以用於興建跑道和停泊飛機,而旁邊的九龍灣的海灣則可以用作水上飛機降落同停泊,因此啟德是最適合機場用途的地。亞勃特的飛行學校開始了不久便停辦了,由於啟德投資公司沒有能力將土地發展成住宅區,啟德正式被徵用為機場。19273月起,英國皇家空軍的飛機開始在啟德的土地停泊。政府就在同年12月與啟德投資公司達成協議,由政府用1001250港元購買了整幅土地。

政府開始擴充啟德作為機場用途。1928年,啟德土地興建了一條混凝土下水滑道,給予水上飛機在九龍灣升降用途,機場基本工程在1930年完成。同年香港政府聘第一位機場監督,同時並由那時候的海港署Harbour Department負責管轄各種飛行活動。1934年,亞洲第一間飛行學院遠東飛行訓練學校Far East Flying Traning School在啟德開辦。1935年,第一座指揮塔同飛機庫落成。

1936年是香港航空史的重要一年,第一間商業航空公司:英國帝國航空公司Imperial Airways,即是英國航空的前身,提供來往香港的客運服務。324號,第一班定期商業客運航班在檳城飛到香港。之後,陸續有好多間航空公司加入提供航班服務,包括:泛美航空公司來往三藩市;法國航空公司來往印度支那半島;中國航空公司來往廣州同上海;歐亞航空公司Eurasia Aviation Corporation來往北京。1939年,長457米的第一條正規跑道落成。這條東西向的跑道叫做07/25跑道,位置在新蒲崗一帶。飛機起落那時候,需要將清水灣道;今彩虹道一段的車截停。那時候皇家空軍在啟德機場側邊,鑽石山大磡村一帶起了一座飛機庫。

二次大戰期間,1941128號,日軍開始進攻香港,在當日轟炸啟德機場,很快便將英國皇家空軍的飛機與設施摧毀。香港在同年1225號被日軍佔領。日軍在19423月擴建啟德機場,招募了幾千個工人炸毀古蹟宋王臺,得來的石頭在原有的07/25跑道以外興建了一條橫跨清水灣道的13/31跑道。13/31跑道那時候長1,371米,在1943年年底建成,機場西北面的九龍寨城石牆,與旁邊的20幾條鄉村亦被拆卸。日軍更清拆了原來的航空大樓。

啟德機場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畀盟軍的猛烈轟炸,嚴重損毀。最後日本在1945815號投降。戰後政府重建機場,剷平宋王臺剩下的『聖山』部份。

1946年民航處成立,專責管理香港的航空服務。1954年,那時候的香港政府發表了機場發展計劃總綱,決定將啟德發展成國際機場。政府填海興建一條長2,194米、由九龍灣伸到去維多利亞港的新跑道代替舊跑道。這條跑道便是啟德機場一直沿用到關閉前仍然使用的13/31跑道。九龍灣填海工程在19589月完成,跑道在912號正式啟用。工程將啟德機場南移,原有跑道一部份改建為停機坪,北面的部份就發展成新蒲崗工業區與太子道東,而在鑽石山大磡村隔離的一座皇家空軍飛機庫就未有被清拆。1959年,跑道燈光系統啟用。

1962年,啟德機場新客運大樓與停車場都建成開始用,控制塔亦一樣亦也搬遷去了新客運大樓,而舊的客運大樓就在1965年清拆了。1970年,跑道擴展成為長2,541米,應付新一代大型噴射客機的需要。同年411號,第一班波音747定期航班降落在啟德機場,由泛美航空營運。197417號,機場裝了入場儀表導航系統,讓飛機在惡劣天氣下亦可以在13跑道降落,機場用量大幅增加。跑道在1975年再填海擴展到3,390米,當時有31間航空公司在香港經營。1970年代初開始,皇家空軍已經不再使用啟德機場,啟德成為了做完全的民用機場。

1976年,貨運站正式啟用;二次監察雷達亦都開始用,加強管制航空交通。同一年的115號,可以超音速飛行的和諧式客機第一次在啟德機場降落。第二日和諧機經過新加坡之後又來香港正式訪問。那時候啟德機場的客運量是400萬幾人。

1982年,機場客運大樓第四期擴建工程完成。同一年富豪機場酒店開業,成為唯一在啟德機場附近的酒店。1998年機場搬了之後改名叫為富豪啟德酒店,之後又改名作富豪東方酒店。

1986年,啟德機場的全年客運量第一次突破1000萬人。1987年,政府為了在新機場有定案之前提高旅客容量,於是繼續擴建與改善啟德機場。1988年,機場客運大樓第五期擴建工程完成,每年處理可1800萬人的旅客量,機場入境管制亦都全面實施了電腦化。

1990年,六四事件發生之後的第二年,為了恢復港人對前景信心,港府啟動了玫瑰園計劃,其中包括在赤鱲角興建新機場,即是現在的香港國際機場,但是啟德的擴建工程未停止。1991年,二號貨運站正式用,每年處理達到150萬公噸的空運貨物量。政府亦將在啟德機場旁邊;新蒲崗對面的警察會俱樂部與球場搬離,用作興建東面停機坪。擴建工程在1992年完成,這次擴建提供了多1個商務飛機的停泊區與4個波音747-400飛機的停機位。南面停機坪的擴建就在1994年完成,為波音747飛機額外提供了11個停機位。擴建之後每年可處理2400萬旅客,亦是啟德機場最後一次大型擴充工程。

1996年,啟德機場在國際客運量方面,在全球最繁忙機場的第三位,處理了2950萬個國際旅客;而在國際貨運吞吐量方面總共處理了156萬公噸來自世界各地的貨品,是全球第一。

啟德機場初時是一個軍民兩用機場,位置在九龍灣填地上面。從1925124日開始運作,199876日結束關閉,總共經歷74年。啟德機場行政上屬於九龍城區,被土瓜灣、新蒲崗、牛池灣和牛頭角包圍,跑道伸入九龍灣。啟德個名稱,是取自啟德濱,20世紀初這裏第一次填地。1962年至到關閉的一段期間,它的正式名稱是香港國際機場或者香港啟德國際機場;到了1998年,赤鱲角的新機場落成,香港國際機場就由啟德搬往新機場。原本屬於啟德的兩個代號,即係IATA機場代碼HKG同埋ICAO機場代碼VHHH,都轉了去赤鱲角機場。

 

啟德機場曾經是全球最繁忙的國際機場之一,國際客運量曾經是全球第三高,而貨運量更加是全球第一。不過極之繁忙的啟德機場,不單止坐落在市中心,還有的是僅祇得一條跑道,周圍樓房密度高,空間狹窄,所以已經到了發展極限。

啟德機場在九龍城市區裏面,新九龍西邊南岸,貼近維多利亞港。機場範圍以外在鬧市,三面環山。機場北面和東北面,大約10千米外有山,山高600米;東面的山,距離跑道祇得5千米。機場南面係是維多利亞港,而海港外不足10千米處,又是香港島另一個520米的高山。祇有機場的西面、和跑道東南面對正的鯉魚門峽角沒高山擋著。

啟德機場,祇有得一條伸入維多利亞港的跑道,是在九龍灣填海興建出來。飛機升降方向,分別係134°與314°,所以稱為『13跑道』與『31跑道』。13/31跑道,曾經多次加長,機場關閉之前,長度是3390米。在跑道與東面觀塘之間,隔著一條窄水道,而跑道的盡頭,是高山民居。機師在降落的時候,看到格仔山上的巨型方格,就知道需要轉彎,準備降落。由於地理環境的局限,飛機在啟德升降難度極高。因為以上原因,啟德機場就被譽為『世界十大危險機場』之一。不過,亦都因為是如此,令有一些航空公司,會派最有經驗的機師駕駛香港航班,所以機場使用了這麼長時間,相對其他地方,較嚴重空難亦很少。

13/31跑道,讀成『一三三一』跑道,這個稱呼,來自國際航空界的習慣。這跑道可以讓飛機,以180°的相反方向升降,跑道數字是方向的角度,省卻最後一個位數而得來的,而第2個數字,亦可以在第一個數字加18計,即180°,而啟德機場的兩條跑道,方向就屬於136°和316°。

獨特的降落方式,以及機場特殊環境,令到啟德機場的13跑道世界知名。在13跑道著陸,對機師來說,有特別難度;而對乘客來說,亦算是一個刺激的體驗。由於香港普遍是吹東風,用13跑道降落的機會比31跑道多。要在13跑道降落,飛機首先由長洲附近向西飛,航向270°,並開始下降,繞過大嶼山西端,轉去東北,航向45°,然後在大嶼山沙螺灣以北,改向東入機場,航向88°,經過維多利亞港西部海港,飛入建築密集的西九龍上空。13跑道這段向東航程,由1974年起有儀錶導航系統幫助Instrument Guidance System;當飛機飛到九龍仔格仔山附近,機師就要靠目測右轉47°,對準伸入海港的跑道著陸。格仔山在九龍仔公園附近的山仔,髹上紅白兩隻色,在晚上便用燈光將格仔山照明。飛機在此處轉向時,高度不足300米,離著陸點祇有2.6千米。如果海港內吹的是強勁東北風,飛機仲要實施側風著陸。如果在颱風時,港內吹的是強度不穩定的陣風,降落更為困難。而且跑道三面環海,左面好接近滑行道,靠近的一方雖然在陸地,但是在不遠距離便滿佈樓房。

對機上的乘客、特別是坐在機艙右邊靠近窗邊的乘客來說,飛機降落時便好像是飛錯航道一樣。可以感覺到飛機與地面的距離越來越近,看見在地面上的深水埗和旺角擠迫街道、多層樓房和行人已經看得清楚,但在前面就未看見跑道。兩邊的建築物好像快要撞到機翼,有時更加可以清楚看到房屋內的電視畫面、或者天台上正在涼曬衣服顏色。當飛機在九龍城上空柺彎,跑道先在前面出現。幾秒以後,起落架已經接觸到陸地,飛機停定後在海港中央的跑道著陸。八秒鐘之內剎停飛機。

另一方面,飛機由31跑道向九龍城起飛又是另一個奇觀。當飛機向鯉魚門方向滑行到跑道尾掉頭,準備起飛時,機師眼前祇有得前方數以千計的高樓大廈同海拔00米高的獅子山和筆架山。飛機剛起飛時,因為害怕撞山,機師便要將起飛不久的飛機轉向西飛。31跑道因為受到九龍城樓宇的限制,所以實際滑行距離比13跑道短,對航機起飛爬升率的要求亦更高。所以原定由13號跑道起飛、載滿乘客、貨物同燃料、最大起飛重量的航機,如果在起飛前因為風向改變而改用31號跑道,便需要返回泊位、卸下若干貨物來維持較高的爬升力。

啟德機場在市中心,部份導航與雷達設施需要起在市區入面。除了九龍仔格仔山同九龍仔公園之外,飛機入13跑道的導航燈是在衙前圍道一座樓宇的天台上面,那幢樓宇曾經開設漢寶酒樓。在九龍灣海旁觀塘繞道側亦都有一座塔型圓形雷達。

香港空運同客運增長得好快,啟德機場在1990年代的設計乘客量是每年2400萬,但佢是到佢搬遷那一天已經去到2800萬,再加上150萬公噸的貨物,以國際客運量屬於全球第三,貨運更加在全球第一。之不過,啟德祇得一條跑道,平均每個鐘有成要36班機升降,繁忙時間接近一分鐘一班,呢個已經是安全極限。而且,跑道同滑行道距離過近,任何嚴重意外都可能令機場癱瘓。

早期的啟德機場與住宅區相距相對比較遠,但隨住住宅區同機場不斷擴展,機場的位置和住宅區變成祇是與太子道東一街之隔。到了1980年代,啟德周圍已經再無空間可以發展。啟德用盡了各種方法,在有限的土地上擴展至到65個停機位,其中祇有8個直接靠近客運大樓側邊。機場無論在升降時間、停機位等都到了使用的極限,航空公司要開辦香港新航線也很困難。

1980年代初期,香港政府已經研究機場的發展,想遍香港境內有那處適合可以興建新機場。80年代末,商人胡應湘曾建議在南丫島與大嶼山之間,用人工島方式興建機場。基於當時香港前途因為香港主權問題並不明朗,所以未有落實興建方案,而改為盡量擴大啟德機場暫時解決需求,直至1990年才建造新機場,選址是大嶼山西北面的赤鱲角。新機場在199876號啟用的時候,啟德機場同時關閉。所有設備、器材等在午夜後先至由舊啟德搬往新機場,泊在啟德機場的飛機亦要飛到去新機場。

噪音是啟德機場一個重要環境問題,飛機升降帶來的噪音影響區域好廣泛,包括啟德機場附近的九龍城、觀塘、九龍塘、旺角、深水埗到港島東區。由於噪音問題,航班在深夜至清晨時間都不會升降,令啟德的航班升降數目設有一定的上限。香港政府在19953月實施加強消減噪音措施,199511月,消減噪音措施再度加強。19976月安裝了飛機噪音及飛行航道監察系統、開設飛機噪音投訴熱線,以減低飛機噪音對居民的滋擾。

客運是啟德機場最主要的功能。啟德機場啟用後有一座比較簡陋的客運大樓。1962年新客運大樓與停車場落成,並且在1965年清拆舊客運大樓。新客運大樓經過多次擴建,直至1998年關閉為止。啟德機場客運大樓分為上下兩層。上層是離境大堂,有航空公司登記櫃檯與多塊自動翻牌式航班顯示板;禁區內有入境處出境櫃位,保安檢查設施和免稅品店。離境大堂中央部份有一條去上層瞭望台的樓梯,那處成為不少團體出發前拍影團體相的地方。離境大堂的上層有多間餐廳,其中一間酒樓由美心集團經營,另外有『世界之窗』自助快餐店。離境大堂亦有一間小型綜合宗教祈禱室。

客運大樓下層是接機大堂,大堂有麥當勞快餐店和找換店等設施,並且有通道往南面大樓外的有蓋的士站和機場巴士站。下層禁區內有入境處入境檢查櫃位同多條行李輸送帶。客運大樓有停車場,並且有通道往行人隧道連接九龍城,行人天橋連接富豪機場酒店。

經過多次擴充後的啟德機場,關閉之前一共有32個登機門;當中祇有8個連接登機橋,主要給予大型客機例如波音747使用。使用其他登機門的乘客需要步行去到地面轉乘連接巴士,到戶外的停機坪,再步上樓梯登機。

在客運大樓天台有瞭望台,在1960年代,送機人士可以在瞭望台看著親友上飛機。啟德機場的控制塔位於客運大樓頂層最高位置,可以看見整個機場停機坪以及跑道的情況。

除了客運之外,空運亦是啟德機場的另一個主要用途,對香港的貿易同製造業貢獻不少。啟德機場有兩個空運貨站,第一個貨運站在19765月落成,第二期擴建在19844月落成;第二空運貨站就起在九龍灣,於19913月落成,全部由香港空運貨站有限公司經營,並在香港政府的專利協議下營運。1993年香港空運貨站處理的空運量超過100萬公噸,處理能力在全球最高,理貨失誤率是全球最低之一。1997年,香港空運貨站的年處貨量已經超過150萬公噸。

1950年代開始由香港飛機工程公司獨家提供飛機維修服務。香港飛機工程公司除了提供運轉過程中的小維修外,亦提供機體、引擎定期檢修,與機身內部改裝等的服務。

啟德機場在九龍區市中心,交通方便。香港政府沒有特別為啟德機場起高速公路或者鐵路,去啟德機場的主要道路包括太子道、觀塘道、東九龍走廊和後期興建的觀塘繞道;太子道建有行人天橋同隧道連接機場。現時已經改名做啟德隧道的機場隧道就是穿過機場跑道的下面的,連接九龍灣同土瓜灣。機場隧道裏面設有一個通往機場的出口,連接宋皇臺道與世運道,再到客運大樓。

九龍城寨

九龍城寨歷史和背景

九龍城寨,或稱九龍砦城,是香港殖民地時代中國位於今九龍城內的一座圍城。九龍城寨原名叫九龍寨城,後來由於香港政府在劃分區域時,將九龍寨城周圍的地方都全部稱為『九龍城』,後來為了不想混淆,於是便將九龍寨城改為九龍城寨,令它可以同九龍城較容易區分。九龍城寨於19871989首季分兩期進行調遷,並於1993年被清拆。九龍城寨原名九龍寨城,因為舊時九龍城寨的城池祇是用石頭建成,以前的人喜歡叫這裏為城寨,即九龍城寨。在香港歷史上,這個地方曾經是一個引起好多政爭論的敏感地方,又曾經是一個出名『三不管』神秘地帶。1987年港府宣佈清拆城寨,引起社會關注,最後落實分三期進行清拆,現在九龍城寨已經變成一個公園,名叫九龍寨城公園。

九龍旺角以北有一條界限街,它將九龍半島橫向一分為二,街南部分稱九龍,街北為新界。界限街東街口通往啟德機場,啟德機場北面就是著名的中港英三不管的九龍城寨。九龍寨城公園原是香港政府、英國與大陸之間的三不管地帶,因協當年簽訂割讓條約時,聲明這一塊位於香港境內的土地仍屬於中國,但大陸政府也不想深入此地來打擾、或是被當成挑釁的行為,漸漸的就成為無政府的賊窩。許多在香港犯了法的人就逃到這裏,然後落地生根,又因這裏無法可管。自然販毒,走私、殺人、搶劫的亂事不斷。

九龍城寨祇6英畝大,約2.7公頃,曾是一塊被英國割佔而仍是中國行使領土主權的地方,身份非常特別。原來在《中英展拓香港界址專條》中議定,中國官員仍可駐扎九龍城內,並保留附近碼頭以便往來。城寨因此成了『界中之界』。但實際上,清朝、國民黨時期和解放後,中國都未在此治理;英國雖不斷覬覦,都無法得逞。結果城寨成了『三不管』地方,寨內藏污納垢,環境惡劣。

九龍寨城歷史最早可追溯至中國的宋、明朝時代,原名為『官富場』的一個近海鹽場。香港本是盛產鹽的地方,在明清時『官富場』更是廣東十三大鹽場之一。其實早由五代始,香港更是產珍盛地,品質僅次於廣西的極品合浦珍珠。可見香港的資源豐富。自明朝始行衛所制,在廣東省共設十五衛,下轄一千餘千戶所,並在香港境內建立官富巡檢司,位置也正是九龍城一帶的位置,駐守在官富寨。城寨原本是防衛海盜的據點,為官富鹽場的駐軍。

自唐朝起,在香港附近水域有很多海盜賊匪出沒侵擾,問題嚴重。南宋較注重防衛,故已在香港設巡檢。明代也設官富巡檢司。時至清朝,為了防禦海盜及西方殖民主義的侵擾,香港為重要的防區之一。清政府在香港派駐千總及把總統領的綠營正規軍,並於九龍半島上築炮台二十一座,其中包括九龍炮台並有駐兵三十名。

1663年,台灣鄭氏未降清時,為了割斷鄭成功與沿岸居民的血肉聯繫,使其『餓斃』,東南沿海地區一律內遷五十里,禁止揚帆出海,造成無人地區,違格殺勿論。令香九龍新界變成雞犬不留,房空人離的空白地帶,稱為『遷海』。但未積極的作用,反而給盜賊有可乘之機,如著名的張保仔、郭婆帶及烏石二等,可苟延喘息,安營寨,並迅速發展。張保仔以長洲及南丫島作據,雖張保仔後來被招安,但盜匪仍肆虐,炮台建成於是可作防衛。後來一些官吏不滿,要求『復界』,折除界溝,准許民眾移入。至1668年清朝康熙七年,當局於畢架山上設九龍墩台,1682年康熙廿一年改為九龍汛。1810年嘉慶五年,當局將原守佛堂門的炮臺移往九龍汛旁。不過在19201930年代因為填海興建啟德機場,之後九龍灣便不再是海港。

為了吸引民眾遷回,贈送耕牛,糧種及免征地租等。在雍正初年,兩廣總督阿克敏以能否『勸墾』為州縣升官標準,招徠勞動更多。除了原藉人士,廣東惠陽,潮州和嘉應地外,江西,湖南及福建等省的客家人舉家族遷入。入口激增至二十四萬。

自十八世紀,英人欲在中國進行貿易,但遭到一口通商、設商行等不平等待遇。英人曾炮轟虎門,佔炮台,直入廣州貿易。十九世紀,19061819年東印度公司測量員霍堡到香港調查,欲利用香港進行貿易。 英商由於與中國有很大的貿易赤字,於是找到財路賺取中國人的錢,就是賣鴉片煙。至1928年後,在大嶼山常有船隻停泊,原來是走私鴉片入中找國的船隻。1834年英駐華商務監督律勞卑Lord Napier曾致信英外相巴麥尊,稱找到一個適當的港口可作戰爭之用,可見英人早有對中使用武力的準備。1936年,義律接任駐華商務監督後,宣佈『永久在香港設站』。可見英人的野心。在後來的多次戰爭後,英人便逐步佔領香港為殖民地,為他在華的一平台。

1834年清廷諭令兩廣總督盧坤驅逐停泊船隻,但未收效。183784日和17日鄧廷楨兩次要求義律遵守禁令。918日鄧廷楨再次照會義律,指出船隻數目及停泊地點。其目的是要心根除毒害。1839310日欽差大臣林則徐禁煙,香港成為毒販子的藏身地方。義律想幫廣州的販子逃走,因交通被斷,無法逃脫。林氏在虎門把所呈鴉片銷毀。9月中國水師與印度兵船在九龍對出海面開戰。九龍大戰後加防守,18406月,鴉片戰爭爆發定海失陷,清政府的談判代表與英方擬定『穿鼻條約』,除巨額賠償外,並同意割讓香港島。中英兩國政府對『穿鼻條約』內容均表不滿,英軍再度北上,先後攻佔廈門、定海、寧波等地。最後雙方在829日簽訂不平等的『南京條約』,正式割讓香港。

香港島自1842年成為英國殖民地後,1843年新安縣巡檢與大鵬協副將被派調到炮台,駐軍增至三百五十人,炮台的戰略與行政地位亦相應提高。鑑於防衛設施不敷所需,兩廣總督耆英於1846年上書奏請興建寨城。中國的朝廷,地方官員,平民百姓在鴉片戰後抵抗外敵威脅皆感到十分迫切,建九龍城寨表示他們對抗外侮的決心。九龍城寨位於九龍灣中心,由鯉魚門南行的船都一定會經過,而在經歷過鴉片戰爭之後,九龍城寨的戰略地位就變得更加重要。清政府於1847年擴建九龍汛為九龍寨,並將原駐守大鵬灣的大鵬營調動於此,與對岸的維多利亞城遙望對峙。

在清朝兩廣總督耆英於道光二十六年請建九龍城寨的奏章。內容解釋提議建築城寨之原因。耆英向道光奏請時,坦白說明兩個原因:「不惟屯兵操練,足壯聲威;而迫近夷巢,更可藉資牽制。」目的為了監視英人在香港所建的殖民地,防範英國圖謀九龍半島有關。並駐充足守軍,應付突如其來的變化。

另外便是防海衛民,對付盜匪。自明末清初,海盜出沒頻仍,盜匪盤踞瀝源等地。當時新安縣沿海一帶氏族,如新田文氏、錦田鄧氏、沙田曾氏等築圍牆防御。

近年有學在中國內地發現一份『勘建九龍城炮台全案文牘』,保存了興建有關之呈文、鈐結、奏折、譊諭等,共有二十八份。耆英對此十分關注及認真,他委派兩位委賢廣東試用通判顧炳章及候補知縣喬應庚處理建城之事,一絲不苟。

顧、喬二人到達九龍以後,查勘九龍寨炮台原址,但那裏不宜築造規模較大的寨城。後來找到理想地點:『惟白鶴山南麓下,離海邊三里一,片官荒地,平土堅,風水亦利,既無墳田相礙,亦無潮水淹浸,就此建築城寨,核與防海衛民題義相洽』,可見他們選擇作城寨之地點何等嚴格,除地理形勢外,還要風水優勝,不擾民生,和達到保衛沿海民眾的目的。

城寨的外圍,『北坐南向,圈圍一百八十丈,高連垛墻一丈八尺,厚一丈四尺。城門,敵樓各四座,即以其方名。西門坐居兌方,建而不開,以利方向。』可知除注意建造之穩固外,尚留意八卦方位的配合,堪稱事事兼顧。武器設施方面,『城上敵台東,西,南三面配炮三十二位,北面依山,無庸備炮。』但為安全計,在『城北添築腰牆一道,圈圍頂周一百七十丈,高八尺,厚三尺,配開長形槍眼,旁設耳門,中建望樓,比杜抄龔,而期周密。』加上原有的防禦措施,九龍寨炮台便在前面不遠之處。『合周二十丈,南面安炮八位,其餘三面均係馬墻。將南面加高培厚,官廳、兵房一律修輯,添易三千斤炮二位,足為城寨犄之勢。』

城內設施十分齊全。『城內開池,廣深各一丈,另水井二口。街道鋪石板、建武帝廟、建副將、巡檢衙署各一所。演武亭、大校場、軍裝火藥局並兵房十四間。東南,西南空地預備民居,毋致兵民互雜。』他們對城寨的風水非常重視,須與風水及八卦方位相配合,白鶴山南面臨海,東南直對鯉魚門水口,歸於巽位,山水氣脈均佳。同時反映了中國傳統社會重視風水的特色。

顧,喬二人預算各項支出,統計[前項新建城寨『台汛、望樓、神廟、衙署、兵房、演武亭、軍裝火藥局以及快船並改修炮台一切物料,確訪時價,詳細核明,共需土料價銀二萬六千七百兩』。道光皇帝批准興建城寨之後,下諭旨批示:『據該省官紳陸續捐資,統俟工竣驗收,再行奏請獎勵。』因此廣東各地官紳踴躍支持,收入合共為:四十六萬八千六百九十三兩。除去各項支出,可得餘四十三萬二千六百九十三兩。足可多造十二個九龍寨!耆英遵守所許之承諾,『將捐資各官紳銜名,銀數繕清單,恭呈皇上逾格恩施,准查照例案給予獎勵,以示鼓勵』。                                                     

開始建城寨時己計劃吸引附近居民遷入城寨居住。他們曉諭鄰近居民:『至於新建城寨,原為防海衛民見,城內地基本屬官荒,各店鋪鄉民如有情願進內居住者,任從擇地建屋,以順輿情。』但初期太太理想,但地方文武各官尤加意撫循,並飭兵差不得藉端需索。『如有土匪強豪抑勒阻難,立即嚴拿解究。』令他們安心往城寨擇地建屋居住。但看到曉諭交是附近的居民,稍遠便無從得知。『龍津義學』便是與城寨同時落成,立碑『九龍司新建九龍津義學』,並於道光二十七年八月舉行開校儀式。

在近年才發現的《勘建九龍城炮台全文牘》提供資料解決疑團及誤解。早前資料不足而以為至道光二十七年,要四年才建成。但是現在知道此城建成於1864年;道光二十六年十月七日建成,只消八個月的時間,便把城寨建好。有認為興建前己準備好一切,只等皇帝批準。但從文牘可知道在道光二十六年八月二日批准,在十月初二才請撥發第一筆工程費用購料。距離興工期十月七日只差五天時間。

城寨的興建,反映鴉片戰爭後,當時朝廷、地方官員及平民百姓對興建防禦工作,抵抗外敵威脅皆感到十分迫切,而且極力支持。同時表示他們對抗外侮的決心,也可以明白在英法聯軍之役後,被迫搳讓九龍半島南端之時,界線定於九龍城寨南門之外。並明白1898年,中國被迫租借整個九龍半島和附近的離島予英人,卻保留對城寨治權的原因。

1854年,在太平天國亂期,羅亞添攻陷城寨。羅亞添是香港『三合會』的首領。三合會稱『三點會』,亦名『天地會』,又名『洪門』,即廣東三合會『洪順堂』的一個支派。他們的口號是『反清復明』。在太平天國發生後,羅亞添看準時機,在李文茂等同門圍困廣州時,各縣清兵被抽派到廣州支援時,城寨駐兵稀少。羅亞添兵分水陸兩路進攻,一面派人乘船進攻,一面從九龍半島上攻城。由於清兵人少,故很快攻陷城寨,死傷也較輕。事件中,清兵三死十五傷,羅亞添一方也祇死了十二人。中英雙方也有記載有關的歷史。

羅亞添佔城數月後,據聞清朝以四百元的代價借外國僱傭兵取回城寨,但無從查考。但據《廣州府志》記載,在咸豐四年閏七月初二,由大鵬協副將張玉堂收復。他在城寨任職副將十三年,曾在城中建『敬惜字紙亭』。亭內寫有『鵝字石』等,他的字跡,雖史不再,但城寨附近的候王廟內有『備荷帡幪』四字簡述他收復城寨事件,牌匾所記年份為同治五年即1866年。 相信牌匾是在他取回城寨後,時人謝恩所送。不過,他最為著名始終是建『敬惜字紙亭』及派人在城內撿拾紙張,並在所建之亭的庭院內焚燒。他認為字紙為聖賢所創,不應踐踏。可說是城內最早的清潔運動。

鴉片戰爭結束,1841829日簽訂不平等的『南京條約』,正式割讓香港。184345日,英國維多利亞女皇簽署『香港憲章』,正式宣佈香港為英國殖民地,並委任砵典乍為首任港督。

185610月『亞羅號事件』促使第二次鴉片戰爭的發生。1857年英法聯軍產生,先後攻佔廣州、大沽口、天津和北京,並且火燒圓明園。1860320日,巴夏禮正式向巡撫兼兩廣總督勞崇光提出租借九龍的要求。1024日中英簽訂『北京條約』,並將九龍半島割讓給英國。

九龍城寨的興建是防禦及針對英國佔取香港作殖民地而來。城寨的巨炮台,使整個海面在其射程範圍之內。使英人產生莫大疑懼。

1898年,中英簽訂《展拓香港界址專條》,由該年七月一日起,中國租借整個九龍半島和附近的離島;即新界,租借予英人年期為99年,成為殖民地,但在清朝外交官員據理力爭下,堅持不讓九龍寨城列入租地範圍,中國提出保留對城寨治權為條件,否則作罷。九龍寨城仍歸清朝駐軍管轄,成為位處英國殖民地的清朝外飛地,寨城是清朝官員辦公的地方,地位約等於現代的領事館。也令九龍寨城變成中國在香港宣示主權的獨特地位。

總理衙門對英人提出幾個條件:

1.) 『仍留九龍城寨,以便文武官駐紮』,繼續以往他們的職能和任務。

2.) 保留九龍城寨附近『原有碼頭,以便兵商各船來往停泊』以維持城寨與內地聯繫。

3.) 容許中國他日由內地築路至租界,作為『他日做鐵路依據』。

4.) 『香港英官幫助中國整頓稅務』。

英人答允。但不少英人認為城寨無論在軍事上,政治上,甚至社會道德上對香港殖民地構成很大的威脅,渴望取消中國保留城寨治權的規定。

在英人接管新界之際,遭到鄉民武力反抗。189842日,當梅亨利Henry May一干人前往大埔墟視察建造中的蓆棚,並欲與鄉民商量地點時遭鄉民襲擊,幸得脫。414曰,卜力接報蓆棚有被焚危險,派遣『名譽號』送警察總長梅亨利率領十七名警察前往大埔墟,發現蓆棚已被毀,村民逃走一空,知道至少一千個武裝人員放火,且發現當中穿著軍服及手持中國旗幟的人,故指中國地方當局協助鄉民反抗。

加上1899年,英國因不滿兩廣總督派遣六百人入寨城,認為此舉乃煽動新界居民抵抗英國管治。故強烈要求清廷撤走駐寨城官員,並要脅封鎖寨城。兩廣總督譚鐘鱗不肯撤走派駐半島上的軍隊。清廷雖然對英國的行動大為不滿,最後仍撤走官兵。但仍惹起英人不滿。

英以此為證據,指出中國保留對城寨治權,明顯地違反條約中『不得與保衛香港之武備有所妨礙』的規定,於是派軍隊佔領九龍城寨。

殖民部大臣張伯倫Chamberlain建議在條約中加上一句『惟不得與保衛香港之武備有所妨礙,及不能不符合歐洲之法律與習慣。』因為城寨在租界內,若實行中國式司法管治,日後必有爭議。但是卻成為佔領城寨之藉口。

中國重視城寨,故極力與與英國交涉,並盡量滿足英國提出之要求,惟英方態度強硬一絲毫不肯讓步。剛巧中國爆發『義和團之亂』,雙方無暇對城寨問題作出妥協。治權的懸案,成為二十世紀中英多次的爭拗,對兩國關係影響甚大。

1933610日,港府新界南約理民府派員到九龍城寨內張貼告示,謂港英政府要發展這一地方,為照顧當地居民起見,令他們在九月前全部遷出,政府酌量給予建屋費,搬遷費為25649仙,並且指定九龍城外在慈雲山腳的狗虱嶺地段為拆遷居民建築房屋之處。但九龍城寨內的居民並無依從,原困是他們多數是貧苦人家,叫他們搬出而重置家園談何容易呢?而且他們亦明白所住的地方,是一塊中國國土。當時五省外交特派員甘介侯,因這件事的發生,特根據條約規定,和英府交涉,英方終於取消原論。19361229日,英警二人、華警二人,工人五名悍然進入城寨,強行清拆龍津路二十五號居民,中國外交向英國駐華大使提出嚴重抗議,並與英國駐廣州總領事費理伯交涉。但這交涉並未有結果,抗日戰爭已發生,這事從此成懸案。

1930年代以後的九龍寨城是一個敏感地帶,不論在中英外一交或香港本身治安方面都是一個牽一髮而動全身的地方。基於1898年《拓展香港界址專條》,在英國租借新界及管治同時;中國仍保留對九龍寨城的治權的背景下,九龍寨城變成了一個『三不管』、『黃、賭、毒』泛濫的地帶。因此英人一直待機對寨城進行整治,加上英人欲併吞九龍寨城地區,造成了1930年代及後英人與城寨居民之間多次的衝突。直至1941年後三年零八個月的日治時期,寨城城牆被日軍折去,使英國在二次大戰後持機進佔寨城。

不過由於城寨地方細小,所以駐在城寨衙門裏面的清朝官員;幾乎全部都是不能對事作出決定低級官員,城寨官員除了低級之外;還不設軍隊,祇有數名捕快,英國曾經想將城寨收為九龍半島一部份,於是在18995月下令入侵寨城,於是派了英軍進入,趕走城內的清朝官員,城寨官員立刻嚇得棄城逃走,英軍進入城寨後卻發現城內空寂無人,並放棄占領、管理寨城和駐兵。其後寨城一度荒廢,幾乎無人居住。

但是在1890717號,李鴻章路經香港,與當時的港督蔔力見面,提醒蔔力九龍城寨還是中國領土,不要搔擾城寨,自此之後港英政府再沒有派人入城寨。由於港英政府不能干擾城寨,結果當時城寨一直保留由清朝到辛亥革命後的狀態,令九龍城寨成為當時很多外國遊客進內『感受舊中國』的旅遊點。

193777日蘆溝橋事變發生,日本軍隊發動全面侵華,大量華人難民南下,並聚居於九龍於寨城一帶,使寨城內人口急速飆升。本應香港是十分安全的,因為英日同盟的建立標誌著英日關係友好;加上日軍在19381027日曾表示無意南下香港。但是踏入1940年代形勢急轉直下,1940320日立法局頒佈緊急法令,港內局勢大為緊張,限原於八個月內建成防空洞網絡。而城寨內更在汪精衛叛國等消息刺激下更是戰意高昂。到194112月日軍對港九一帶重要設施進行轟炸,同月18日日軍正式登陸港島東部。25日港督楊慕琦於半島酒店簽字投降,開始了三年零八個月的日治時期。

日本侵佔香港後任命當時日軍駐港部隊陸軍中將磯谷廉介為香港總督,他上任未久志力把香港成為皇軍在東南亞地區的軍事據點,及方便空軍將軍事所需物資轉運,於是便下令擴建啟德機場。擴建期間,日軍竟徵召過千華工為役,其中大部分為寨城居民,將有近百年歷史的九龍寨城城牆拆去,用來建築環繞啟德机揚的大水坑。另外,日軍更填平見證著寨城歷史、連接寨城南門的龍津石橋成為啟德機場的地基。拆城事件對於寨城日後的發展有極大最影響,因為圍牆內居民可利用環境自行組成居民互助組織,所以城寨也不致於是一個龍蛇混雜、三教九流得十分透頂的地區。今城牆既毀,出入寨城地區更為方便,三教九流人物亦更容易於該地區建立勢力。同時,由於二次大戰結束日本投降後,大量內地難民流入香港並於九龍寨城附近聚居,使區內更為複雜,街道開始變得雜亂無章,使港英政府欲肅此風。

1946年二次大戰結束未久,英國借華人小販王水祥被印藉警察殺害的慘案向中國南京國民政府試探其對寨城主權的態度,並於九月十四日宣佈;『租借期內九龍寨城巳變成英國之擴展之一部份隸屬英國之主權。』兩日後國民政府外交部發表聲明:『中國對九龍城寨內治權,從末放棄。』其實英人欲佔九龍寨城並非全因其狼子野心,而是因為寨城已城為一個罪惡溫床;是港英政府最為頭痛的問題之一。另外,若斷續讓移民在城內或區外聚居的話,區內的防火、民生、治安及衛生必成一個尾大不掉的計時爆彈。其中以城寨附近東頭村及西頭村一帶更為嚴重。

19471127日,港英政府限令寨城內二千餘戶居民在兩星期內遷出,並自行清折區內所有寮屋,更高調表明其對寨城的管轄權。當時城內居民十分不滿該無理要求、舉寨憤然組團反抗及要求國民政府出面調停。翌月16日港法庭單方面裁判九龍寨城居民必須遷出,而寨民誓死不從。1948156日,港警在國民政府外交部特派員郭德華訪港時入寨城拆屋,兩天即拆民房74間,並以催淚彈及長短槍戒備。112日局勢升級,居民反抗,最後警察當局公然開火鎮壓,造成張忠武等兩名中彈,二十多人在混亂中受傷。

但是事件並未完結,港府態度十分傲慢,九龍法庭無理地判決居民代表朱沸堂、劉毅夫服苦役三個月。在南京政府多次重申對九龍寨城主權:『中國官員於1899年撤離城寨及暫停行使管轄權,純因武力壓迫所致,並要求港府要對不幸事件負責。』英國之態度使廣州各界群眾四萬多人聲援,遊行示威,衝擊方於廣州沙面的英國領事館並燒毀英國國旗。英人懾於憤怒群眾,避免影響到中英關係,而態度明顯收憸,停止強行清拆區內民房。時任廣東省政府主席的宋子文與英交涉,拒絕英人在寨城的權利,而廣東省寶安縣長王啟俊更親臨城寨巡視,宣示主權。

由於香港警察以致香港政府都無權進入,中華民國政府因專於內戰又無心於斯,拒絕管理,九龍寨城頓成罪惡溫床的貧民區,更有以『三不管』;即中國政府不管,英國政府不管,香港政府不管,來形容當地複雜的管轄問題。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大批難民從華南地區湧入香港,並聚居於九龍城寨,港英政府最終完全撒手不理,城寨沉淪為三合會活躍地帶,當時警隊尚未設有負責反黑俗稱『O記』的有組織罪案及三合會調查科,成為黃、賭、毒等非法行為的溫床,最『著名』的色情場所、賭檔、鴉片煙館、海洛英館、狗肉食堂等四處林立。1959年,城寨發生了一宗命案,中英兩國政府互相推卸處理刑案的責任。此外,由於港英政府當時不承認中國醫生的資格,城寨也成為無牌牙醫及中醫診所和冒牌貨販賣點的集中地。

『北京條約』在1898年簽署,曾給予九龍城寨特殊地位,即除非在軍事緊急狀態,否則英國對該地沒有司法管轄權。其後城寨漸成為『三不管』地帶。四九年共產黨接掌大陸政權,國民黨則退守台灣。根據英國政府剛公開的機密文件顯示,1950年當時的港督葛量洪及部分英國官員曾希望利用中國大陸的動蕩時機,一份英國遠東總司令委員會的備忘錄指出,「中國共產党向南推進,對香港的威脅亦增加。」據報道,葛量洪乘勢向倫敦提出一系列建議,包括將九龍城寨夷平;把城寨居民驅散後,再重新安置;城寨外圍地方建屋作警員家屬的居所;至於城寨的中心區域則建立一座地對空炮台,以保護啟德機場的飛機升降。他解釋,隨著共產黨在大陸取得勝利,九龍城寨會變成顛覆分子的活動中心,這會對英國防香港構成阻礙。不過,他的建議最終因法律上可能站不住腳,而未有實行。英國外交部門曾就此召開秘密的部門聯席會議,國防專家在會上向港督及英國政府指出,從保香港的角度出發,任何會觸怒中國共產黨的行動,應可免則免,會議最後的結論是,港督不要輕舉妄動。

19601970年代港府曾多次對九龍寨城進行整治,1961年當曾派員向城內住戶、商號及牙醫診所進行登記,要他們遷徒。但居民反對,計劃不得要領。1967年,港府有鑑於寨城治安惡化對寨城附近一些非法建築物,並引起居民不滿以致一場騷動。及後警方乘機進入寨城進行兩次大規模掃蕩行動。由於事件涉及治安及民生,中方並未作出干預。19731974年間,香港警察派出過3,000人強進城寨,剷除城寨內的黑幫勢力。之後1970年代港英政府巳實際上負擔寨城所有事務,治安方面有警員巡邏、掃毒等,衛生方面區內每日有七名清道伕負責、清理垃圾。但是港府聲稱當局只管刑事,不理民事。由於港府未能完全可對寨城進行整治,並基於中方對九龍寨城的態度是關注的,與及寨內居民動不動便向新華社求助,所以形成了寨城特殊政治地位和一個『三不管』的社區形態。

城寨後來『絕地逢生』,鋼筋水泥房屋如雨後春筍般建成,非法擴建、僭建嚴重,街道狹窄如走廊。居民用水來自八條公家的水管或水井。由於建築完全未經都市計畫,城寨環境衛生惡劣。

由於城寨是中國的領土,因此設立了一個所謂的『九龍城寨人民代表大會』,意圖跟中國政府建制靠攏。雖然也有共產黨成分,但實際上祇是一個自治組織。

寨城人口自戰後逐漸增長。1950年代,寨城人口只有數千人,但在短短的十多年間,人口竟暴升至二萬多人。據1980年代的官方統計,寨城共住了一萬二千多戶人家,共四萬人。為應付急劇加增的人口,從前的木屋和兩層高的木樓,都要改建為石屎樓。石屎樓的高度也由最初的五、六層加至。到了1980年代,樓宇已到達飽和了。雖然樓宇有十多層高,但當中只有兩幢設有舊電梯兩部,其餘的都要徒步上落。『九龍寨城』清拆之後,在1995年改建成現在的九龍寨城公園。有指九龍城寨在拆毀之前有50,000多名居民;以城寨面積0.026平方公里推算,城寨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1,923,077人,是全世界人口最密集的地方,而罪案率亦也遠比香港平均數字高得多。

198412月,中英兩國簽訂《中英聯合聲明》處理香港問題,1987年兩國共同決定拆掉城寨,遷徙居民。香港政府宣布清拆城寨,引起社會關注,最後落實分三期進行清拆。九龍城寨在1987年清拆前,曾經讓藝人成龍拍攝《重案組》電影,並容許一群日本探索家以一星期時間描繪城寨地圖。1987114日,港英政府與中國政府達成清拆城寨的協議,並於原址興建公園。而公園將盡量保留城寨一些原有的建築物及特色,原有的九龍巡檢司衙門就保留為法定古跡給市民參觀。

城寨的建設與道路

龍津義學是在九龍城寨入面最古老以及最有名的建築,它與九龍城寨同一時期完成,即是在1847年清道光廿七年建成。外型是模仿以前的『貢院』模樣,在門前面有條窄走廊,兩邊各有一條粗石柱,門下面有石刻,刻著由當時新安縣知事王銘鼎寫的『龍津義學』四個字,門口兩邊還有門聯,寫著:『其猶龍乎,卜他年鯉化蛟騰,盡洗蠻煙蛋雨;是知津也!願從此源尋流溯,平分蘇海韓潮。』而義學大樓內分三個部份,叫做『三進』,分別是:前面叫『前進左壁』、中間是空地,後面叫『後進講堂』。

這所義學,在當時還兼作鄉公所,所有九龍司的事務,都在這裡商討,而在民國之後被一些九龍城的人改建成小學,名叫『九龍城公立高初兩等義學』,據說還是香港第一間學校。

1940年由於城墻倒塌了,香港政府於是以衛生理由清拆城寨房屋,當時祇有『廣蔭院』和『龍津義學』沒有被清拆,到了七十年代,開始有地產商在城寨發展,龍津義學因為咁而改建成『義學大樓』。

龍津石橋長約200多米,橋柱共21條,於同治十二年(1873年)動工興建,兩年後建成,其後因海泥淤積,於光緒十八年(1892年)以木材加建至300米,橋頭作丁字形,築有『龍津亭』,並有碑記以誌其事,是跟寨城關是密切的一項古蹟。

龍津石橋可以讓大型船隻泊岸,九龍城海關也以這裏為據點,對來往船隻徵稅,這使該區成了當時九龍最繁榮的商業區。後來清廷把海關轉交給九龍樂善堂管理,樂善堂在這裏設立了『公秤』,貨物在碼頭交收時,必須經過『公秤』認可,而每次秤量都必須繳費,成了當時樂善堂經費的主要來源。

當年清政府割讓九龍予英國時,除了保留九龍城寨,亦保留了一座碼頭讓九龍城寨居民出入使用,龍津石橋雖名為『石橋』,其實就是以前的龍津;『龍』指九龍寨城、『津』即碼頭,後常稱為『龍津埗頭』,『埗頭』為粵方言,也是碼頭的意思,由於碼頭位於龍津路,查1866年《新安縣志》,可以看到地圖上的九龍寨城在城外延伸出一條大街,街頭連接龍津石橋和龍津碼頭,而碼頭又用石建造,外貌像橋,因以為名。而鄰近原名「古瑾圍」的馬頭圍也是因為龍津碼頭而得名。祇是英軍上岸後,關閉了九龍城海關,加上1910年九廣鐵路全線通車,使龍津碼頭失去了原有的作用和價值。到1930年因為要填海興建啟德機場,碼頭被清拆。

1941年日軍入侵香港,拆除了寨城的城墻去鋪設啟德機場跑道地基,樂善堂被搶劫一空,由清廷駐粵官員頒賜的龍津石橋牌坊石碑也被棄置街頭,戰後才被尋回,現成了樂善堂小學後門的橫楣,從校內操場可以看到。直到20084月初,土木工程拓展署在啟德舊機場北停機坪進行考古勘察,龍津石橋才得以重新出土。

1867年至1871年期間,香港曾經開放賭權,公開招標讓人們開辦賭場,不過到了1872年又再次禁賭,於是很多賭場經營者就把賭場遷移到九龍寨城,由於龍津石橋的關係,碼頭方便遊人,所以經常有很多外國賭客光顧寨城的賭場,使寨城成了當時遠近知名的旅遊景點。

九龍城寨內的天后廟在是天后廟街,當然天后廟街因為天后廟而命名,大約就在老人街南面桂盛樓附近。天后廟其實是三十年代建成,不過廟內供奉的天后像,就比九龍城寨還要古老。初建九龍城寨時,其實有座關帝廟,因為關帝廟是清朝法定建築,所以必需要興建,給予武官拜祭。不過在三十年代初,關帝廟因為日久失修而倒塌,令九龍城寨全無廟宇,剛好城寨外的沙浦村因為政府要填海發展而要清拆,便將原來在沙浦村的天后廟就搬遷進了九龍城寨內。不過後期城寨越來越多人口,天后廟由於四周圍都給大廈包圍,而住在大廈的人又缺乏公德,從窗門拋棄垃圾出戶外,結果令天后廟的周圍滿是垃圾,後來在天后廟頂加裝了個金屬網,垃圾問題才解決了。

九龍城寨雖然祇有六英畝半面積,但是擁有二三十條街道,可算是世界上同面積最多街巷的小城。城寨主要街道分南北同東西兩邊行的大街大路,從這兩條大街大路再分多條支線出來。

龍津路Lung Chung Road分別有六條街道:龍津後街、龍津一巷、龍津二巷、龍津三巷、龍津尾巷、龍津橫巷。在廣東省有好多城市都有龍津路,所有龍津路都有一個特點,就是它一定對住城門口的津樑,因為龍津意思是『聚龍通津』,即是指城門和城門津樑。以前在九龍城寨真是有一個津梁,還是由風水先生看過位置,找到最正位置的龍氣而確定。龍津路亦是九龍城寨入面,最古老的街道。

龍津道是寨城城墻拆除了之後,城內的居民在原來城基兩旁建屋,房屋與同房屋之間便變成了道路,就是龍津道。它在1951年形成,以前最盛行跳脫衣舞、開賭、販毒都集於這裏,經營這些行業的人希望這條道路聚龍通津,所以就稱這裏為龍津道。以前這裏還有麻雀館、牌九檔、番攤館、狗肉檔同煙館。

龍城路 Lung Shing Road是與九龍城寨界外的東正道平行的一條道路,它北面路口便是在正東頭村道南邊的行人道,而南面入口是十分隱蔽,因為它剛好是龍津道同龍津路之間,也夾著益華樓同東南樓,在正個三叉口,如果從城寨外望進城寨內,龍城路便剛好給龍津路和龍津道阻擋,城寨的人便將這條道路稱為龍城路,作為九龍城寨的代表,龍城就即是九龍城寨簡稱。

光明街以前兩旁都是石屋和寮屋,由於這裏很多賣白粉的檔攤,這些檔攤都燃點許多蠟燭,予以道友追龍,所以整條街道都被蠟燭照亮,人們便稱這條街道為光明街,不過吸食白粉的道友就稱這裏為『電台』,因為道友叫吸食白粉為『上電』,所以白粉檔便名為『電台』。不過後期這條街道已經全無白粉檔,改為食品生產,其中最大有幾間生產魚蛋的工場,另外還有一些製造豬紅、砵仔糕、燒豬同燒鴨的工場。

老人街Lo Yan Street和光明街都是在龍津道112號同114號之間,這條街道大約1950年代初期形成,20年代有基督教團體在那裏建了一間老人院,之後在這老人院的周圍建了很多村屋,所以人們稱這條街道為做老人街,不過後期間老人院改了做青少年活中心。

由於老人院是衙門改建,所以老人街有好多古跡,其中有兩尊嘉慶七年的古炮最有代表性,老人院建築風格亦可以看到有衙門特色。以前這條老人街亦是城寨內唯一可看見到太陽的地方。老人院是1987年政府清拆城寨時唯一保留的建築,還列了為法定古跡,即是九龍巡檢司衙門。

大井街Tai Chang Street要算是城寨裏面其中一條最老的街道,還沒有城寨時便已經有這條街道。大井街因為有一口大井而得名,而這口井在往時是整個城寨最主要的食水來源。不過到了19201930年年代,因為霍亂,而井又是最多霍亂菌的地方,全香港很多井都要封,不過大井街那口井就遲至1950年代才封,之後便開始改為自來水水喉供水。

西城路,英文路牌是West City Road,是城寨入面唯一一個路牌不是用讀音譯成英文。顧名思義西城路之所以稱為西城,是因為這裏是城寨最西的地方。這裏有很多潛建寮屋,很多人到了九龍城寨,第一眼便是看見到這些建築物。

城寨三大事業

1950年,大量移民湧入香港,當中有不少入住了九龍寨城,租建房屋。而且九龍寨城是一個『三不管』的地區,吸引了很多大陸鄉城中的撈家聚集,與本地的黑社會勾結,在寨城中進行各種非法的活動。當時貪污風氣十分普遍,非法的活動少有阻力,發展得很迅速,使寨城變得人流複雜,成為藏污納垢的地方、罪惡的溫床。最能賺大錢的活動,就不外乎『黃、賭、毒』這三大黑社會事業。

劃清界線

當年寨城內實際上是劃分了東西兩區的,東區是黑暗地帶,充斥著一切不法的勾當。西區則全是善良人家居住的地區。因而所有煙館、賭檔和製毒販毒等非法事業,全都集中在東區。加上西區有一條路可通往賈炳達道,有些居民便從不到東區去,故東區的居民不會受到西區的『污穢』所影響。雖然如此,很多有知識的居民克勤克儉,明白這 樣的環境對下一代會有不良的影響,是以辛勞工作,或在城外做生意,努力儲蓄金錢,在城外置業,待有新移民來港定居,入住寨城,就會立即賣出石屋,遷出寨城。

色情事業

50年代初,撈家們合資在寨城中築起了一個大 竹棚,內裏建了一個小舞台,請來了數個脫衣女郎,在台上表演脫衣舞。 舞場的面積不大,只有百多個座位。營業時間由下午五時直至深夜,每場一小時,每場收費五正。為了招徠更多的觀眾,撈家們派出大量人手,到寨城的邊緣向途人宣傳,甚至租了數輛汽車到油地榕樹頭和廟一帶作宣傳,免費接送觀眾到寨城觀賞表演。其後,脫衣舞不斷發展和擴充。當時,寨城之四大脫衣舞院為龍宮、龍華、龍門和鳳凰,寨城更掀起了一股脫衣舞的旋風,而觀看脫衣舞表演也成為了不少人茶餘飯後的消遣之一。可是脫衣舞旋風吹了數個月後,突然銷聲匿跡了。這大概是因為經過差不半年的演出,觀眾失去了最初的好奇心,大部分人都看厭了,不能維持下,故宣告結束。脫衣舞的衰落,並未使寨城的色情事業減卻;相反地,很多巧立名目的另類色情事業相繼出現,如『人體寫生』、『美女擦鞋』和『一元試片』等。其中以一元試片最為突出。

一元試片的經營收購了大量從越南運來的黑白色情短片,在寨城租了一層樓宇,公開放映短片,供觀眾欣賞。他們在門前掛上了一個影片公司的招牌,裝作買賣電影影片的商業機構。因為買賣影片是必須將影片播放給買家看過才能成交的,因此要有一個試片室。而根據條例,只要試片時人數不過十人,即不作為電影院,不受電影院牌照條例所限,只需繳交電費和管理費,大大減低成本,故費用只不過是每人每五分鐘一元。每部短片的放映時間約為五分鐘,觀眾往往會一連看三四部。而初期的一元試片所擁有的影片只有八九部,花十元八塊就可以看遍全部。其後,影片的數目日漸增加,有本地拍攝的,還有彩色的影片,吸引了大量的觀眾。

賭博事業

有言道九龍寨城的色情事業的出現,特別是脫衣舞表演,其真正的目的是為了吸引人進城賭錢。說法不無道理,因為當時的賭博事業,規模雖然不算大,但利潤卻很高。寨城的賭館在龍津路的中心開設,位於賈炳達道近衙前塱道的入口處轉右的龍津路邊。凡去看脫衣舞表演的人,必先經過這間賭館。初時的賭館佔地約六百呎,內有一張『攤』和一張『牌九』。攤賭的是番攤,規模並不大,是『一皮兩正』的格句而已。所謂一皮兩正,『皮』是指扒攤的『攤皮』,每張只有一位扒攤皮的人,故曰『一皮』。而『正』是指投注的方格,『兩正』即是只有兩個投注的方格,是最小規模的攤館格局。

賭館內近扒攤者附近的牆角,有一個神位,叫地主財神。這神位的佈置很特別,牆邊貼上一張寫上『五方五土龍神,前後地主財神』的黃紙,在此之上又有一黃紙,上有『大殺三方』的字樣。神位下沒有香爐,卻有兩塊大老薑,一是插香燭之用,一是插一柄利刀,刀口向外,以示大殺三方。

50年代初,寨城的賭館只有番攤和牌九兩種,這是脫衣舞時代的情形。隨著脫衣舞的興,更多人知道寨城中有賭館,來賭錢的人愈來愈多。脫衣舞時代過後,賭館擴大了不少,開設了十三張和骰寶等賭局,人流也就更多了。那時候的賭博事業,盛極一時。

毒品事業

當年的九龍寨城品流複雜,撈家們乘機大肆作毒品交易,引來了大量吸毒者在寨城中聚集。那時寨城中的毒窟,共有三種,分別是白粉檔、鴉片煙館和紅丸館。寨城內有一條陋巷,名為『光明街』,但實際上,那裏異常『黑暗』,擺滿了賣白粉的檔口,最少也有七、八家。七、八家的檔口,並不代表有七、八個老闆。因為他們的白粉,都是由一個大拆家交給他們出售的,他們要靠大拆家的關照,才有貨到街上擺賣。透過這方式,大拆家不用顧人去管理出售及收錢,也不用自已去準備大量的吸白粉用具,如錫紙等,省去不少麻煩。

吸毒者給光明街起了一個別名,叫『電台街』。為何出現這有趣的名字?因為當吸毒者的毒癮發作時,便會全身乏力,說話的聲線也微弱,但一吸了白粉之後,就立刻生猛來。這就如一個電池快要用完的電動玩具,加了電池,再次活動起來一樣,故有此名。而他們口中的『上電』,也就是吸白粉了。

19541962年間,寨城內的白粉檔所售的白粉,每包五角,是眾毒品中最廉價的一種,所以食白粉的人,全都是最低層的人。但他們並不是一出身就是貧窮的,絕大部分是因染上了毒癮,不能自拔而致窮的。寨城中的鴉片煙館與一般城外的煙館差不多,內有煙燈和煙槍提供。而煙槍又稱『旗』,有的煙館設一旗,有的設兩旗,最多設四旗。

一枝旗的煙館,以『私家局』為號召,只招待衣冠楚楚,有高消費能力的客人;兩枝旗或以上的為『大檔』,專做低消費的人的生意。在5060年代,一杯三分重的鴉片煙售價為五元正,價格明顯比白粉高,故吸鴉片煙的人衣著較吸白粉的光鮮,其收入也較高。透過『黃、賭、毒』,撈家、毒販、賭館主持人和貪污集團在九龍寨城中搜刮了不少社會資源,多取少用,以致一般下層市民愈來愈貧困。

牙醫與診所的集中地

60年代初,一些社團在平民區為貧苦大眾診病,那時寨城中已有一些沒有註冊的國內醫生駐診。隨著時間而發展,寨城的診所數目愈來愈多,成為牙醫和診所的集中地。據統計,七十年代以來,曾到寨城診所就診的達數萬人次;其中更有每天一百多人次的紀錄哩!雖然這些醫生在法律上不予承認,但在那時社會的牙科及醫療服務不足的情況下,他們謹慎認真地為市民提供廉價的服務,而且設備也隨著時代而更新,實在有其存在的價值。

以下一份珍貴的檔案記錄,當中照片能瞭解當時城寨牙醫診所的真實面貌!

『其實牙科和診所在城寨由來已久,在八十年代之前,香港醫療及牙科服務短缺,特別是在六十年代初期,一些社團及醫療車在平民診病,當時已有一些沒有註冊的國內醫生駐診,城寨的牙科及診所就在這個時候發展起來。

城寨的牙科和診所,一直以來,香港雖然法律不予承認,但是長期以來,在社會上牙科及醫療服務不足的情況下,他們的存在和廉價服務,對補給社會上牙科和醫療不足是能起輔助作用的。

七十年代以來,曾到城寨診所就診的有數十萬人次,其中一間診所近年來平均每天到診的都有百幾人次。這些數字說明瞭城寨診所及牙科的作用,也說明人們對城寨牙科及診所的信任。』

光明的一面

九龍寨城無疑是有黑暗的地方,但也有其光明的一面。由於寨城內的樓價和屋租較便宜,又不用交差餉、地稅、物業稅、律師費和里印費,吸引了很多廠家在那裏開設小型工場工廠,如塑膠廠、織布廠和玩具廠等。這些小工廠或為外間的大工廠加工生產,或自製自售。其中規模最大的是食品製造業,如有造魚蛋的、豬血加工的、造砵仔糕的、造豬腸粉的和燒鴨燒豬的,各有特色。而那些貧苦人家,就以串膠花、嵌合玩具來幫補家計。這些都是腳踏實地,以勞力為生的正經人家。

時代的變遷

隨著社會的發展,以及寨城自身的演變,如屋宇樓房的改建、人口急劇的增長、正氣的上升和民智的開發等,使寨城內的『黃、賭、毒』問題逐漸減少以至消失。賭檔和狗肉檔至60年代後期在寨城已不復見;而最後一間在60年代中期出現的脫衣舞和放小電影的『新華聲』也在70年結束了。那『罪惡之所』、『三教九流之地』已成為歷史了。

一位城寨居民的自述

九龍城寨曾被稱為『三不管』之地,昔日黃、賭、毒泛濫的社區如今已夷平為寨城公園,一張發黃的牛油紙地圖,印證城寨拆遷前的最後面貌。繪畫地圖的人,不是政府人員,也不是專業土地測量師,他祇是一個城寨舊街坊;陳祥存先生。

1980年代,陳祥存為了準確繪出城寨大廈街道的位置,用了4個月時間到訪城寨內每個單位,其間曾被居民誤當是賊,亦曾受熱情款待,令他哭笑不得;然而要數印象最深刻的,依然是結構複雜至極的龐大建築群。

陳祥存正職是機械工程師,1985年,他與妻子為了省錢,從東頭搬到一街之隔的城寨居住,當年300多呎單位月租約800元。問到有沒有擔心城內的治安時,他笑說︰「我在童年已常到城寨跟同學玩,當你熟悉一個社區就不會恐懼它。說到龍蛇混雜,旁邊的西頭村也不相上下,我小時候親眼看過村內擺放多張木,上面放有多包白粉!外人看不到的,是城寨內活潑的社區發展,內裏租金便宜,設有五金廠、魚蛋廠、織布廠等等,養活了不少家庭。」

在城寨居住的8年間,陳祥存曾經擔任街坊福利會義工。城寨內的建築物不時因僭建而改變原本面貌,1986年底,街坊福利會為更新城寨資料,他就充當義工來繪畫地圖。當時城寨居民估計有4萬多人,大廈結構錯綜複雜,陳祥存先將城寨的地政署舊地圖分成6部分,每天下班後便帶同舊地圖、長尺和筆,逐家逐戶到訪,深入大街穿過窄巷,發現城寨的結構比他認識的複雜得多。

「城寨建築在盆地上,由美東高地走入去,已是大廈3樓位置。城內建築沒有經規劃設計,有樓高10層、有些樓高8層,部分更懷疑非法建有電梯。走上天臺,有些大廈更設有通道連接,但通往前方的可能又是堀頭路……」陳祥存形容說,走進城寨裏,讓人恍如置身森林之中。

繪製地圖的工作才展開不久,1987114日,政府正式公布清拆,賠償、安置問題未解決,居民憂心忡忡,陳祥存說,當時得知遷拆消息,令他更有使命感完成這份地圖。

「當時有不少居民反對遷拆,不喜歡見到政府人員出現,當我去考察時,試過被人誤以為政府代表,還向我破口大罵,但知道我是街坊福利會成員後即變得友善多了,有些更會邀請我入屋飲湯,聊聊清拆的擔憂。」最令陳祥存意外的,是地圖完成後,城內曾發生火警,某夜他被消防員拍門叫醒,請他借出地圖尋找救火之路。

「火警何時發生我已忘記了,消防員說某大廈單位發生火警,但主要通道封了不能前進,當晚我帶地圖跟消防員去到附近位置,根據圖上方位覓得合適方向讓消防員前往救火。」陳祥存續說,希望能藉地圖讓年輕一代多認識一分這個消失了的社區的獨特面貌。

城寨歷史的延續

城寨清拆之時,政府要紀錄居民資料,審理並安排賠償。1987114號宣佈清拆當日,政府派人入城,開始紀錄業主資料,以防有詐令賠償不公,這項工作由房屋署負責,後轉由地政署繼續。約一萬六千多個檔案,紀錄了城內居民,尤其是商戶的生活細節,因涉及金錢賠償,資料鉅細無遺,由個人資料到家庭組合,家居用品到生財工具一應俱全。

這些檔案是留住寨城居民生活歷史,最原始最根本的資料,二十多年來,因賠償事宜一直進行中,這批檔案就一直被暫存於香港政府屯門政府貯物中心。一連串的賠償程序即將完結,地政署將如何處理這批檔案?就像人口普查資料一樣,因涉及個人資料而必須被全數消毀?幾十年後,再沒有居民能親口訴說當年生活,下一代對寨城的理解,就祇剩下主觀影像與照片留下的黑暗面,即使歷史從不客觀,亦不能如此不公。

香港人時間和空間都十分有限,留不下一磚一瓦,那起碼要留下屬於人的故事。當年政府不理抗議,一架架推土機無情地將寨城夷為平地,狠心地把居民的從歷史和情感中連根拔起。現在這約一萬六千多個檔案,要完整地保留下來,是負責,是賠償,更是政府對歷史的承擔。

九龍寨城公園

九龍城寨清拆工程於19944月完成,港英政府將原址改建為公園。原本計劃名為『九龍城寨公園』,因為其原稱『九龍寨城』早已完全失傳,但清拆期間得到老居民的指引,古物古跡辦事處將一些城寨的遺跡發掘了出來,並揉合在公園的設計中或予以保存為展品,以供游人欣賞。

整個發掘工作的最大收穫是兩塊於城寨南門,此乃城寨的正門,出土的花崗岩石額,它們分別刻有『南門』及『九龍寨城』字樣。其他的遺跡還包括城寨城墻殘存的墻基、東南兩門的墻基、一條沿城寨內墻建築的排水溝及旁邊的石板街。其餘的文物就有三座炮、石樑、對聯及柱礎等亦被一一保留下來。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民眾為免石額被日軍破壞,將之拆下埋於城寨內泥土中。政府遂將公園改名為九龍寨城公園,這些文物都安放於『南門懷古』景區。昔日三進四廂的衙門『大鵬協府』,則在修復和重建後成為展館,陳列了與寨城歷史有關的石碑,包括張玉堂拳書『墨緣』、『壽』字及載有衙門士兵出差配餉開支紀錄的光緒十二年《刊刻會議》、寨城的歷史圖片等。

九龍寨城公園於19945月動工興建,為確保傳統的設計和構思能再次在公園中展現,當局就聘請了一群來自中國的資深技工負責是項工程。工程於19958月竣工,並在1222日由港督彭定康主持開幕儀式。

九龍寨城公園揉合了古寨城與中國園林的設計,內裏布滿了小橋流水、中式庭園及九龍寨城的歷史文物。公園設足球場、籃球場、爬山單車徑等。九龍寨城公園與毗鄰的賈炳達道公園相連,形成面積龐大的公共休憩地方。

同場加影城寨人蛇艷舞

60年代,如果男士們於晚間在廟街、公眾四方街之榕樹頭附近排徊,那便會有人上前來向你搭訕,推銷九龍城城寨艷舞戲票,那時價格是港幣伍元正,包括一張戲飛;用來觀看艷舞,與及三張白飛;用來觀看三齣小電影。 如果當時已夠觀眾五人,便可即時有白牌車載送到城寨華聲戲院入場去。當然,在現場購票亦可。

當時的小電影,由於超八米厘仍未普及,故此,仍採用黑白八米厘菲林無聲拍攝。每一齣小電影放映約為時56分餘鐘便完結。港九外景為主,戲中男角一般都例牌戴上了黑眼鏡假鬚以掩識面貌,當年較多人認識的男角有高佬森。

所謂戲院,其實只是間污煙瘴氣的大廳,內裡擺放有數行長木凳,入口有幅薄布簾遮掩著,另顧用了一個七、八來歲大的小童在大門處叫客。院主很有辦法,每晚都能招攬到一批日本旅客前來幫襯,而他們會被安排坐在後排長凳,但他們卻喜歡站在凳上觀看。由於小電影是沒有聲音的,院主又安排了一對男女道友,藏在銀幕後面,在放映期間都叫著『呀呀』,在現場配音,有時候明明巳經完場了,但仍聽到他們的『呀呀』聲音,很有職業道德。

當然,每晚的表演主題便是人蛇艷舞,院主僱用了一個長髮披肩,穿著唐裝衫衭之20來歲華籍女子作表演。其表演情況如下:

場內的燈光原來熄滅的,突然間亮著,觀眾們鴉雀無聲,台上站著一個穿著唐裝衫衭之女子,右邊面孔刻意用長髮遮掩著,末幾,場內播出了45轉唱片音樂歌曲San Francisco,而台上女子就隨音樂踏步起舞,正當音樂播至一半期間,燈光又再熄滅了,待再亮起時,該名表演女子巳變成了穿上比堅尼式泳衣站在台上,再原地踏步地舞動。跟著那首音樂播完了,燈光再次熄滅,上半場完畢。

突然,聽到很重低音的音樂歌曲Love Poison No.9響起來,燈光又隨之亮著,台上站著個拿著一條『蛇』全裸的女子,面無表情,隨著音樂舞動者那動著的蛇頭,有時將『蛇』掛在頸部,又或夾在腿間,左穿右插,原來她手上拿著的,其實只是一條白鱔,但當時的觀眾連自已姓甚麼也許巳經記不起來,懶得理會那是一條蛇或白鱔,又或者是條龍,因為有些觀眾可能巳經正在流鼻血了。而可憐那些白鱔經連場表演後,更是淹淹一息。打烊後亦難逃被道友們拿去龍津路口那間菜館作宵夜之厄運。

每當演出都表演完之後,觀眾還想再看的話那便要再購票,並會有一位大漢(道友)喊道:「有飛楂飛,無飛楂定五皮!」走出那所謂戲院,旁邊還有一檔三六,滾起來真是肉香四溢,好此道者,回味無窮!

每次艷舞散場後,觀眾都需魚貫行經過附近一列妓寨架步;未知這處是否係曲江,而一眾駂母早巳守候門前,見人便硬要拉進屋裏,而那些仔觀眾更是最熱烈響應之表表者。

經過大井街路口那間公廁後門,都會看見很多道友踎在渠邊公然追龍,而奇怪的是當時有很多坑渠老鼠圍埋旁邊,吸埋一份,驅趕亦不會走。原來這些都是白粉老鼠,而且已中毒很深,誓與道友們共存亡。有說現代之輯毒犬在訓練期間會讓其吸食大量毒品,令其上癮,而當其毒癮發作時便是輯毒效率最高的時刻。如果是的話,那輯毒犬之壽命理應是短暫的。

以往九龍城的戲院

以九龍城區的面積來說,以往戲院的數量並不多,與深水埗差不多,不能和油尖旺的任何一區比較,可能是因為地區較多低下階層有關,所以戲院並不很有名,在找資料時,網上資料不多,網上論壇談論的也比較少,能找到可使用為寫作的資料更少,以下是它們的資料:

國際戲院,International Theatre,九龍城福佬村道,已拆卸,現址為成龍居。

龍城戲院,九龍城賈炳達道,1952-1-26 開幕,已拆卸。

珠江戲院,Ruby Theatre,土瓜灣馬頭涌道,1964-5-16開幕,現址為海悅廣場。

金門戲院,Golden Gate Theatre,土瓜灣新柳街,現為教會。

明月戲院,土瓜灣馬坑涌道,現為工聯會。

華樂戲院,紅磡?明街,1960-1-23開幕,己拆卸。

國華戲院,Mandarin Theatre,紅磡馬頭圍道,1965-5-27開幕。拆卸重建的大廈有國華戲院座位七百個,後停業。

樂都戲院,紅磡漆咸道/山谷道,1961-8-12開幕,現為蔚景樓。

美照戲院,確實位置待查,戰前。

紅磡戲院,戰前及日治時期,地址待查,已拆卸。

九龍城戲院/UA九龍城/現改為商鋪

新九龍影戲院,戰前,約舊啟德機場客運大樓位置,已拆卸。

永樂戲院,保其利街,已拆卸。

樂富戲院

金國戲院,已拆卸

嘉城戲院

珠江戲院

珠江戲院,Ruby Theatre1964開幕

位於土瓜灣馬頭涌道的『珠江戲院』,即今『海悅廣場』。於1964年開業的珠江戲院是一座很具規模的獨立式建築物,在設計上花了不少心思,有自動扶手電梯和一道旋轉樓梯直達超等位,地下分前、中、後座,樓上分超等、特等位,共有1895個座位,是全港第二大的戲院,於90年代結業。

1961年,愛國商人沈清江(印尼華商) 與友人合組『恆源企業』,以182萬購入土瓜灣馬頭圍道地皮興建珠江戲院,以播放左派電影聞名。戲院由『銀都機構』旗下『珠江娛樂有限公司』承租30年。在『麗宮戲院』出現之前,於1964年開張的珠江戲院,曾一度成為全港最大的戲院,當時更請來任劍輝、白雪仙及夏夢等紅星剪綵,風頭一時無兩。沈清江就是早前以九歲之齡入讀『浸會大學』數學系神童沈詩鈞的曾祖父。

國際戲院

國際戲院,International Theatre1948年開幕

國際戲院開幕期為戰後194835日,地址:九龍城福佬村道18號,座位數目;前座99;後座446;超特386,總共931個座位,專門放映粵語片為主要業務,戲院形狀狹長,和外面街道基本上是並行。戲院的音響系統是十分差勁,隔音亦很差,在觀眾區內,可以聽到飛機降落在啟德機場的聲音。

國際戲院是戲院劇場兩用設計,它是映粵語片為主,亦選擇一些英語片在戲院放映,有時也會公演粵劇,另外;在靠銀幕右邊的牆壁高處有一個固定的高台,上映西片時,如果是默片;當時好多都是默片,便有人在高台上解畫。直至1995年結業關閉。原地重建為一幢住宅樓宇。

九龍城國際是五六十年代九龍城大地主鄺命光的物業, 他太太是古巴人, 其中一個兒子曾於七八十年代做過電視藝員的鄺君能。

龍城戲院

龍城戲院,1952年開幕

龍城戲院位於九龍城獅子石道,由1952年起,大部份時間放映西片,很多經典名片都在那裏放映,如:《琉璜島浴血戰》Sands of Iwo Jwo、《雙城記》A Tale of Two Cities、《城市之光》 City Lights、《金枝玉葉》Roman Holiday、《劫後英雄傳》Ivanhoe、《華倫王子》Prince Valiant、《原野奇俠》Shane、《萬里追蹤》From Hell to Texas、《圓桌武士》Knights of The Round Table、《花都艷舞》An American in Paris、《無敵鐵騎軍》Rio Grande、《紅粉忠魂未了情》From Here to Eternity等等。

除了上映西片之外,它還有放映粵語片,在那裏也曾演出粵劇,龍城戲院可說是伴著很多九龍城居民成長,可是如今已經拆卸,祇能在回憶中尋回過往的龍城戲院。

九龍城戲院

九龍城戲院,開幕年份不詳

九十年代,很多商場故會預留位置開設戲院,可是不是每間戲院也可以因此而受惠,不少戲院隨著香港電影業整體市道不景而陸續結業。九龍城戲院,便是其中一間。

位於九龍城廣場的九龍城戲院於九三年七月,共設兩間影院,每院座位四百個,兩間影院設在不同樓層的同一位置。九六年二月十九日改由UA經營,戲院名亦更改為UA九龍城,座位數目不變,而UA亦沒有因為接手該戲院而為影院內部作裝修。可是,後來也許即使引入了UA的品牌亦無助戲院回魂,最終還是放棄經營。

UA放棄經營後,戲院名變回九龍城戲院,因其地理位置交通不便關係,結果人流不多,晚期僅淪為一些小眾電影上映的地方,最終也是黯然結業。而整個九龍城廣場亦隨後進行大型裝修,昔日的外牆顏色已改用綠色作主調,不再設有影院。

其實九龍城廣場座落的位置,實在難以吸引其他地區的觀眾專程前來,頂多只能留住昔日啟德機場一帶的遊人,隨著機場遷往赤?角後,九龍城一帶的生意下跌不少,九龍城廣場及其戲院亦難以獨善其身。

今時今日,九龍城亦成了戲院的『死位』,恐怕暫時沒院商敢冒險於該區開設戲院吧。

金門戲院

金門戲院,Golden Gate Theatre,開幕年份不詳,現為教會

金門戲院在土瓜灣新柳街,1980年代都是德寶院線,有時亦會上映嘉禾院線的電影,金門戲院在1990年代中改為放映色情電影,直至於1990年代末結業,現為教會基督教豐盛生命堂。

明月戲院

明月戲院,Full Moon Theatre1972713日開幕

明月戲院位於土瓜灣,炮仗街,擁有座位:前座750、後座383,於1990年代末結業,現在戲院部份為工聯會,其餘部份也於2005年改建為商店。

1972713日啟業的明月戲院,位於土瓜灣炮仗街和馬坑涌道交界。剛開業時,屬於邵氏院線,戲院開幕當天,邀得邵氏公司全體紅星駕臨剪綵,是夜七時半和九點八開始營業,放映張徹導演的《年輕人》。

上文提及看張徹的《哪?》,一部神話武打片,多少不屬張導演常拍的類型,雖然依舊是武打;而《年輕人》,廣告所示,屬於邵氏公司七彩新潮超級喜劇,新潮和喜劇,也算是張導演的另類創作。

如此「潮」的青春喜劇,各年輕演員,包括姜大衛、狄龍、陳觀泰,以及陳美齡和陳依齡,卡士倒強勁,以三位陽剛男星,配以新人陳氏姊妹花。

往後明月一直放映邵氏出品,比方1973年上映《刺馬》,至1978 仍屬邵氏院線,曾上映程剛導演的《八萬罪人》。直至什麼時候成為色情片院線,有待考究。今天走過明月原址,估計正是現時工聯會所在的地方。戲院所在的明月大廈,其中一個入口尚留有落成的碑石,上刻『始基興盛 明月長榮』,由明明有限公司立。

1990616日這天,彩鳳和明月聯線上映《性愛散餐飛機餐》,同線的還有翠鳳戲院、蘭宮戲院、聯華戲院、油麻地戲院、新城戲院、金明戲院、帝后戲院。

19851230日這天,彩鳳戲院和明月戲院聯線上映《賣春小妖精》,同線的有翠鳳戲院、金冠戲院、華都戲院、金花戲院、金明戲院,而上述的部份戲院,這一年仍未成鹹片戲院,油麻地戲院間竭性屬金公主院線,這天映《開心樂園》,而香港仔帝后戲院屬嘉禾線放映《警察故事》,聯華戲院則屬德寶線放映《聖誕奇遇結良緣》。

 

明月戲院、彩鳳戲院牽頭組成的色情片院線,維時甚長,亦最為人熟知。當然,明月戲院在剛開業時,亦有過非色情片階段。明月戲院結業時期19977月。

後記

百年九龍城這個轉輯原本還有幾天才全部出完,因為小弟明天開始有遠行,會離港約七、八天,我不知我在外地的期間可有時間出帖,因為祇餘下數篇,不想追看的網友等候太久,固此;在星期天趕起了餘下的數篇,請各位慢慢看。

九龍城本區對於我來說其實也不算是很熟識,一年才去兩三次而已,對於城寨更加是陌生,在1978還是79年入過兩次而已,都是探朋友,當時我還很小,所以沒有甚麼印像,祇記得我朋友住得很高,忘記了層數,可能是13樓,但記得是沒有電梯,對當時的我是,上十多層樓對我來說是絕不是問題,現在再上一定會斷氣。

自小我便是個街童,九龍城、九龍塘也間中會去,曾經試過很多次,從深水埗走路到新蒲崗,我便是從大南街經界限街和太子道步行到爵祿街,用很急的步伐大約需時45分鐘,以上所說的路線,除了啟德機場消失之外,幾十年來基本上沒有甚麼大變,當然,商店、食肆和戲院等,因時代變遷,而失去影蹤,這是全香港都會發生的事,九龍城也在所難免,但是依然可找到幾十年不變的商店,那裏的樓宇普遍都很倭,祇有四、五層高,有些小鎮般特色,但車輛較多。各位有心的網友,如有興趣,不妨找個假期去九龍城的本區一遊。

其餘屬於九龍城的區域,像紅磡、土瓜灣、何文田和九龍塘都是比較早已經開始發展了,所以可說的事比較多,所以篇數50多篇,而且每篇字數亦較多,但是;可能是期間農曆新年的關係,click rate比較少,在寫這篇後記時,還不到1,200次,反而昔日深水埗,篇數30多,每篇的字數亦較少,到現在竟然有超過8,700次,真是始料不及,連同百年九龍城是已推出的四個專輯之冠。

遠行歸來後便會推出新的專輯,名稱未想好,內容是油麻地,請各位網友大力支持。謝謝各位!

後記

百年九龍城這個轉輯原本還有幾天才全部出完,因為小弟明天開始有遠行,會離港約七、八天,我不知我在外地的期間可有時間出帖,因為祇餘下數篇,不想追看的網友等候太久,固此;在星期天趕起了餘下的數篇,請各位慢慢看。

九龍城本區對於我來說其實也不算是很熟識,一年才去兩三次而已,對於城寨更加是陌生,在1978還是79年入過兩次而已,都是探朋友,當時我還很小,所以沒有甚麼印像,祇記得我朋友住得很高,忘記了層數,可能是13樓,但記得是沒有電梯,對當時的我是,上十多層樓對我來說是絕不是問題,現在再上一定會斷氣。

自小我便是個街童,九龍城、九龍塘也間中會去,曾經試過很多次,從深水埗走路到新蒲崗,我便是從大南街經界限街和太子道步行到爵祿街,用很急的步伐大約需時45分鐘,以上所說的路線,除了啟德機場消失之外,幾十年來基本上沒有甚麼大變,當然,商店、食肆和戲院等,因時代變遷,而失去影蹤,這是全香港都會發生的事,九龍城也在所難免,但是依然可找到幾十年不變的商店,那裏的樓宇普遍都很倭,祇有四、五層高,有些小鎮般特色,但車輛較多。各位有心的網友,如有興趣,不妨找個假期去九龍城的本區一遊。

其餘屬於九龍城的區域,像紅磡、土瓜灣、何文田和九龍塘都是比較早已經開始發展了,所以可說的事比較多,所以篇數50多篇,而且每篇字數亦較多,但是;可能是期間農曆新年的關係,click rate比較少,在寫這篇後記時,還不到1,200次,反而昔日深水埗,篇數30多,每篇的字數亦較少,到現在竟然有超過8,700次,真是始料不及,連同百年九龍城是已推出的四個專輯之冠。

遠行歸來後便會推出新的專輯,名稱未想好,內容是油麻地,請各位網友大力支持。謝謝各位!


 
Today, there have been 3 visitors (3 hits) on this page!
This website was created for free with Own-Free-Website.com. Would you also like to have your own website?
Sign up for fr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