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角在香港眾多區份之中,我認為是最多姿多彩的一區,生老病死都可以在區內完成。出生在旺角;有廣華醫院,生活在旺角;有砵蘭街調劑一下生活情趣。老;老來可以在花墟買一盤盆栽把玩,又或者到雀仔街,買隻相思,畫眉來撚撚,再者了哥、鸚鵡悉隨尊便。病;無論大病小病可以去廣華醫院,小病門診,大病要入住廣華醫院了。死;當然有楓樹街一號提供一個套餐,方便快捷早登仙境,打齋超度,砵蘭街近窩打老道菴堂道堂,大批得道僧尼、道長道姑可以效勞。以下是旺角區專題:
歷史和背景
旺角在古時名叫做芒角,是因為這裏芒草叢生,地形很像牛角伸進海中一般,所以由此被稱為芒角嘴,附近的村落便以芒角為村名。2004年5月在通菜街與豉油街鬧市交界的一個深度只有兩米的渠務地盤裏面,發掘了很多東漢、晉朝和唐朝的陶器以及製陶工具出來,亦即是說,事實証明,在千多年前,已經有人在旺角居住。
芒角村的位置便是現在的洗衣街附近,以前居民大多以種菜、種花、養豬和養雞為生。自從1860年,九龍半島割讓給英國之後,芒角村的村民便開始將自己種的花、蔬菜同自己養的禽畜運往港島賣。當時的人多數坐蜑民的船過海,但是蜑民經常將個『芒』字讀成『望』,結果英國人跟隨蜑民的口音,將芒角講成MongKok。
到了1909年,港英政府開始在芒角填海和興建了避風塘,而附近亦開始有碼頭和道路。1930年代,芒角便改了名稱變為旺角,解釋是為『興旺』意思。那時旺角還是一個工業區,到處是製煙廠、棉織廠和五金廠。不過旺角的英文譯名MongKok就沒有改變,直到現在還有一些水上人稱旺角為『望角』。
旺角彌敦道以西的地方都係填海得來。現時的新填地街在1950年代還是海邊。不過今時今日,旺角這塊地方,正如它的名字一樣,已經成為了一個十分興旺的購物區和住宅區。旺角啲人口密度極高,根據《健力士世界紀錄大全》,旺角是全球人口密度最高啲地區,平均密度每平方公里有13萬人。現時其地積比率約4倍。
旺角多數賣潮流物品,街上充斥著林林總總、各式各樣的潮人潮物,經常去旺角玩啲人會被稱為『MK人』、『MK仔』,即MongKok的簡稱。亦正因為這樣,自然會有各式各樣的人聚集在旺角,網民日常留意到的新鮮事件,有部份都是來自旺角。
旺角區的經濟活動以商業為主,旅遊業與輕工業為輔。區內大小商舖林立,各式商品,中西美食,潮流時尚等,應有盡有,祇給一天的時間是絕對不能逛完整個旺角區。本區是香港的主要購物和零售中心,百貨公司及時裝店;批發商鋪和小販巿場區,為本港居民及遊客提供各式各樣的貨品。那些不同種類的消費場所除了一般售買貨品的商舖,還有酒樓及餐廳、戲院、卡拉OK、的士高、桑拿中心、夜總會、紅燈區,數目多不勝數。
由於大多海外的高級品牌及外資大型百貨公司均選擇在銅鑼灣及尖沙咀設店,而且區內也有很多的酒店及旅館,使得這兩個區的整體觀感變得較為高級,帶動地方租金提升,亦因而造成較高的消費效應,旺角區相對之下便變得比較次等。多數港人都會綜合稱呼為油麻地、尖沙咀、旺角為『油尖旺』。
旺角的範圍,北面與深水埗以界限街為分界,南面和油麻地以窩打老道劃分,東面亦以窩打老道為九龍城分界,而西面包括整個大角嘴區。我們便先說說大角嘴吧!
新舊爭恃的大角嘴
大角嘴Tai Kok Tsui位於香港九龍旺角西面,屬於區議會的油尖旺區,但和深水埗區祇是界限街之隔。
『嘴』在中國地理上來講就是尖凸出來的地方,而大角嘴原本個形狀似一條長的釘插入海,所以叫佢做大角嘴。『咀』筆劃較少,而民間貪方便,將嘴寫成咀嚼的咀字。
原本大角嘴是一個長形的半島,外海向住長沙灣,內海就對住芒角嘴,即是後來的旺角嘴。英國人接管九龍半島之後,將大角嘴變為船務後勤基地,有不少船廠製造船隻。而英國人亦看上眼大角嘴外側適合作為船塢,就在這裏設立了大同船塢,位於晏架街Anchor Street,是船錨的意思。發展大角嘴後,亦引發香港政府發展大角嘴北面的深水埗給予大量工人一個棲身之所。大角嘴內海填平之後,就變成一個工業住宅混合區。
1980年代起,大角嘴開始人口老化,加上工業北移,不少工廠都已經搬走,改做商業大廈。不過,大角嘴舊區仍然保留車房同五金工程這類輕工業。到了1990年代,為了建造新機場同新港口,西九龍填海計劃令大角嘴多了一大片土地,與昂船洲形成一個港灣。新填地因為有奧運站,就自成一角地做『奧運』的住宅區。而舊區仍然完整地保留。不過,市區重建局已經落實了幾個重建項目,未來大角嘴會有不同面貌。
自從奧運站的商業大廈,例如滙豐中心同中銀中心入伙,食肆遍佈大角嘴區內,當中豬骨煲最為有名。
現在大角嘴區有不少老人同小孩,很多年青居民都搬咗去其他地區。還有,大角嘴亦是南亞人士和新移民聚居之地。
以前,區裏面治安情況較差。1992年,一位警察在區內被襲中槍。強姦打劫的事時有發生,所以區內很多居民都盡量避免夜歸。隨著附近填海區大型屋苑陸續落成入伙,大角嘴區的治安有希望可以改善。
經過咗十多年努力,大角嘴居民成功爭取在區內興建市政大廈,而大角咀市政大廈已經在2005年12月1號正式啟用。即是說,1988年起的大角嘴臨時街市、1978年起的大角咀臨時熟食小販市場、1946年起的界限街街市以及舊大角嘴公共圖書館喺2005年11月30日正式關門。
大角嘴碼頭
往時的大角嘴碼頭在大角嘴西面,現址是匯豐中心,對開的深旺道之前便是海旁,屬於油麻地小輪來回大角嘴與中環港內線碼頭,曾經是香港主要碼頭之一,最後因填海清拆了。
未有大角嘴碼頭之前,大角嘴碼頭連巴士總站的一片地,原來是一片海面。即是亞細亞油倉對出一角凹陷入去的海面,有油倉碼頭。這個凹位正正是現在的匯豐中心,而海邊就是海景街。之後大角嘴開始發展,大同船塢和其他重工業搬走起多層大廈,最後連油倉也遷移了。這個凹陷位置就被填平了,用來興建碼頭和巴士總站,而櫻桃街就延伸至巴士總站的位置。
在大角嘴碼頭建成之前,原本渡輪是從大角嘴東面;旺角嘴的旺角碼頭開出的,1960年香港政府打算將塘尾道由旺角嘴亞皆老街延伸長到官涌佐敦道,需要填海起路。1972年4月23號旺角碼頭便搬到大角嘴這塊新填地,而原碼頭就填平築成渡船街。新的大角嘴碼頭不單止有渡輪,另外;外面還有一個廣場,用作巴士總站、和其他輛的上落客貨之用。
1978年11月6日,大角嘴碼頭用了其中一個泊位,開辦了中港客運飛翔船,航班是開往廣州的洲頭咀,所以叫港穗碼頭。這是1949年之後,第一條的中港客運航線。1988年,在尖沙嘴興建了中港碼頭,中港的航班便轉到中港碼頭去了。
因為香港有玫瑰園計劃,大角嘴對出海域需要填海,1992年6月1日大角嘴碼頭碼頭便完成它的歷史任務,被關閉和拆卸了。加上香港有地鐵巴士代替小輪,之後再沒有重建。但廣場的巴士總站則用多幾年,1995年5月8日停用,巴士線搬了往去奧運站周圍的新屋苑。碼頭海面位置建了深旺道和地鐵奧運站。
大角嘴洪聖殿
大角嘴洪聖殿,又稱大角嘴洪聖廟、福全街洪聖廟,位於九龍大角嘴福全街,該廟宇被古物諮詢委員會評定為三級歷史建築。
大角嘴福全街洪聖廟,原是位於深水界限街與大角嘴道交界處的福全鄉,1928年政府開發土地,福全鄉被清拆,鄉內的洪聖廟被遷往新闢的街道上,為紀念福全鄉,廟前的街道命名為福全街,洪聖殿內存有光緒七年(1887年)銅鐘。交由廣華醫院重建及管理,1930年遷建落成的牌匾及重修碑記。廟內主祀有海神洪聖,並配祀何仙姑、觀音、女媧、包公、北帝、地藏、準提及黃大仙,每年農曆二月十三日為洪聖誕,善信皆誠心敬拜,祈求降福。昔日曾有盛大賀誕活動。1931年,東華醫院、廣華醫院及東華東院正式統一為東華三院,因此該廟改由東華三院管理至今。
洪聖與天后同是海神,中國南方沿海漁民甚為篤信。相傳洪聖大王是唐朝重臣,姓洪名熙,官至番禺剌史,通曉天文地理,商旅漁船常得他幫助,可惜早逝,為紀念他並祈求庇蔭,沿海漁民建廟祀奉。洪聖大王全銜為『南海廣利洪聖大王』,是唐代皇帝冊封。
洪聖廟前有百年許願樹,東華三院於洪聖廟內之許願樹旁加設圓型鐵欄,善信到洪聖廟參拜時,除上香祈福外,更可將心願寫在心願咭放於竹筒內,掛在許願樹之鐵欄上祈福。東華三院之安排,除可以令善信許願祈福外,避免拋寶碟對百年許願樹造成損害,開創先河,推行環保意識。
楓樹街1號
講述大角嘴的地標性建築物,不能不提九龍殯儀館,網上對這大角嘴標緻性建築討論很少,來來去去都是說因環保問題與附近居民發生爭執而已,有人更懷疑由於近年大角嘴南、北兩端都相繼興建了新的住宅區,這些新建屋苑居民想逼九龍殯儀館遷出大角嘴,好令物業價值有所提升。
從網上的討論看來,涉及新屋苑居民的投訴可說是未有見到,但是若然九龍殯儀館真的遷出該區,附近樓會一定會有所上調,此乃事實。不過;據聞九龍殯儀館仍然持有70多年該地的使用權,想趕它走,看似並不太容易。
九龍殯儀館Kowloon Funeral Parlour,是一家座落於九龍大角嘴的殯儀館。其歷史始自1950年代,與位於香港北角的香港殯儀館同為有殯儀大王之稱的蕭明及其家族管理。
九龍殯儀館位於大角嘴楓樹街1號A,與大角嘴道及必發道之間的三角之地,鄰近大同新邨,全館共有20個大小異同的禮堂。其官方網頁表示地點位於深水埗,但根據香港行政區劃,其位置為界限街以南,所以實際上位於油尖旺區的大角嘴。
九龍殯儀館門外有兩個化寶爐,由東華三院管理,約於2000年,當時的市政總署及地政總署應一些設於油麻地咸美頓街、砵蘭街一帶的道觀要求,把作法時用的化寶爐集中在九龍殯儀館門前。近年環保意識高漲,每天燒衣製造的氣味、灰燼困擾附近居民。有居民表示他的家就在離燒衣爐不足50米遠的中英樓,每晚8時多開始聞到『燒衣味』,火光熊熊時灰燼更會飄進屋內,一家不敢把睡放在窗邊,甚至要把全屋的窗關閉,吹北風時情更嚴重。
這位居民又指出,燒衣時孝子賢孫會大嗌和發出鈴聲,有時清晨也會被吵醒,其子就因『太嘈和太臭』搬走。他希望化寶爐盡早搬遠民居,或遷移室內。
環保署代表,曾作實地考察,評估燒衣爐附近一帶的空氣質素,但附近空氣質素同時受汽車廢氣等影響,難有確實證據證明滋擾,但認同化寶爐有改善空間。
由於設於大角嘴近五十年的九龍殯儀館與新發展區僅一街之隔,屢被居民投訴其化寶爐造成空氣污染。有建議將九龍殯儀館從大角嘴遷往紅磡,但隨即受到紅磡居民返對在區內增加殯儀館。
李小龍在九龍殯儀館的日子
以下是一則有關九龍殯儀館和於九龍殯儀館舉行喪禮儀式的香港名人李小龍的傳聞:
1973年7月20日,一代武打巨星李小龍在女星丁佩香閨暴斃,死因眾說紛紜,有說是因為服食藥物致死,死狀恐怖,但真正原因至今成謎。
明星偶像愛漂亮,不想醜態示人,相信這早已是圈中定律。但死去的明星又是否想自己的遺容曝光呢?這裡有一個千真萬確的故事……
在李小龍去世後,全球哄動,香港傳媒無所不用其極都想拍得這位巨星的遺容,但其家屬為防遺容被偷拍,早已安排保安在有關地方把守,但仍有一份報章的兩名男記者千方百計打通各路關卡,在一個夜闌人靜的晚上成功從後門潛入停屍間。
二人輕手輕腳推門內進,祇見內裡燈光昏暗,寒氣襲人,還有一陣陣消毒藥水的濃烈味道。其中一名較矮小的男記者臨陣腳軟退縮,死也不肯再向前走,祇肯守在門口把風。另一名較高大的記者就祇好硬著頭皮頂硬上,穿過另一道半掩的小門。在離他十多步之遙有3具全身蓋著白布的屍體放在屍架之上,細看名牌放在左邊一具正是李小龍的遺體。
屍體在白布之下沒露出一丁點,但碩大的身軀明顯比旁邊兩具屍體來得巨大。當時該記者死盯著那塊泛黃的白布,已怕得心頭狂跳,雙手發抖,臉青唇白,還冷得雙腳僵硬,舉步為艱。他幾經內心掙扎,深深吸了一大口氣才走到屍體的一頭,用他發抖的手從衣袋提出照相機。當時他實在怕得要死,恨不得掉頭就跑,但為了交差,保住飯碗,祇有緩緩舉起他那拿著照相機的手,口裡念著“有怪莫怪……”另一隻手準備掀起白布。就在掀開白布的一刻,記者沒有膽量直視屍首,祇好緊閉雙眼,飛快地按下兩次相機快門,旋即拉回白布,頭也不回就拔足狂奔。
走出停屍間後,二人還抖個不停,但完成任務,總算有得交差,而且是全香港獨有的頭條大新聞,說不定還可以升職加薪。二人火速返回報館把菲林交給沖曬部,和一眾老總主編等人翹首以待一代巨星的最後遺照。
當沖曬同事一臉疑惑地拿著相片走出黑房時,眾人一擁而上,一看相片個個登時目瞪口呆。兩張相片拍得清楚非常,但拍到的卻不是李小龍的遺容,而祇是他一雙膚色灰白的腳。該男記者倒抽一口涼氣,這究竟是他緊閉眼簾的一刻,首腳不分,還是冥冥中這位一代巨星不想將死後的真面目示人呢?!
情繫大角嘴
曾幾何時多少年青人覺得大角嘴是舊區,很想離開。從前這裏沒有豬骨煲、沒有屏風陣豪庭、沒有鑽石牙簽樓、沒有南亞裔移民。可以說,住在這的大多家庭皆是較為窮苦的。這裏有一間小得可憐的圖書館、有一座臨時了10多年仍然是叫臨時的舊街市。學生有放學後最常流連的街市小食店、街坊會的乒乓球台、天台的舊天線、晏架街公園日落。那時住近海邊,每當大霧的時候,岸邊的躉船都會鳴響汽笛,十分吵耳。
還有大角嘴碼頭,對很多在大角嘴長大的人來說,渡輪碼頭印象最深,多少人小時候經常到碼頭邊的公園看海,遠處總會有很多船,船聲也響過不停。公園總是有人在放紙鳶,還有部賣雪糕的數輛電單車,每次想起碼頭,相信很多人都會想起三色雪條。
在那個年代還沒有西隧的年代,要到中環或西區去,最方便的選擇便是從大角嘴碼頭坐船到中環,再轉巴士到其他地方。到後來真正到它被人填下去,有些孩子更到黃泥上玩耍。記得有年中秋節,看著一群孩童在上面煲臘玩燈籠。
現在碼頭變了一列整齊漂亮的臨海豪庭,把舊的大角嘴牢牢包圍,地鐵站怪異地豎立在兩者之間,車站也不叫大角嘴站,而是叫『奧運』站。說是記念奧運奪金歌頌運動員云云,實際上是新鄰居都覺得『大角嘴』三字又怪又醜大家都不願以大角嘴自稱,這麼高貴的臨海樓盤,怎可坐落在又窮又髒的舊區?!結果,你會在各大報章的樓盤廣告聽到奧運站物業,而不是大角嘴物業。宏偉的高速公路和鐵路就像一道護城牆,阻擋舊區的貧民沾污那些豪華物業。
九龍南線開張在即,但奧運站的歷史似乎又再重演從地鐵站出閘,向左走的人永遠向左走,向右走的人永遠向右走,兩個世界彷彿毫不相干。
而住在舊大角咀的家庭,子女長大謀生以後都紛紛搬走,留下的是年邁的雙親,以及由全中國各省到南亞多國數之不盡的新移民。
記得那間每逢學校考試結束;都有大量學生到訪的麥當勞,同學們追逐的嬉戲聲仍在,現在則是坐滿一堆目無表情的老人家。從前街坊周末最愛光顧的酒樓,現在變成一間又一間老人院,臨時街市終於不再臨時,七層高的豪華市政大樓拔地而起。
說了很多,這個新建的堤堰可是個我很喜歡的地方(其實差不多都建了有10年……),從前的事,無人記念;將來的事,後來的人也不追憶,但我一生中看見過最美的海,最美麗的黃昏,永遠都會在這裡。
旺角警署
旺角警署位於彌敦道與太子道西交界處,曾經是九龍警察總部。警署始建於1923年,1925年完成,初時為警察訓練學堂。至1964年,旺角警署及九龍警察總部才由今旺角中心第二期原址搬進現址,並進行擴建工程。現時原來警署內舊有的建築物由西九龍交通警察總部使用。這些樓宇亦曾為西九龍交通警察總部,現為西九龍衝鋒隊總部。旺角警署現被列為第三級歷史建築文物。
在太子道的之前,旺角警署是在彌敦道,位置就是今天的貿易署大樓。1960年代,這裏還是旺角警署,這間舊警署,在建築來說,真的很有特色,拆卸了未免有點可惜,紅磚黑頂,四角都有一更樓,內裡四邊建築物祇有兩三層高,出口是位於彌敦道,背後是邵氏大廈、前面中美餐廳,對角是愛皮西(ABC)餐廳,左邊有一粉紅色六層大廈,(現今電迅盈科大廈)。
這間舊旺角警署看來確是古樸建築物,有警署之威嚴,屋頂鋪上了很厚黑色的『石立青』,從照片中而仍可依稀辨出底層原舖裝了一行行疊瓦之輪廊,外牆紅磚外層鬆上了明光油,頗為雅潔。1967年暴動期間,所有警車之玻璃窗均裝上了保護鐵網停泊在停車場內候命,令人感到暴動的壓逼和緊張氣氛。
以下是一件陳年往事:
1958年,九龍巴士總經理雷瑞德被歹徒挾持,助理警司曾昭科率領幾名警員入屋營救。劫匪之一是有『雙槍虎將』之稱的李卓,這傢伙可以使雙槍,據說有百步穿楊的本事。許多警員聽說要破門入室,根本沒人願意出面,藍剛當時只是一名普通警員,他自告奮勇跟隨曾昭科一起行動,因而受到上級嘉獎以及曾昭科的賞識。
舊旺角差館後面之白色建築物是邵氏大厦,樓上有花都夜總會(穿著牛仔褲者不得內進),當年『大盜李卓』放監後與當事人老虎仔雷覺華在這裏怨家路窄相遇,劍拔弩張。(大盜李卓事件,當年坊間曾名噪一時)。
旺角碼頭,本在何方
百多年前砵蘭街(PortlandStreet)為望角嘴海濱,海邊有大角嘴村、塘尾村和望角村(現今旺角道花園街街市附近)。望角嘴與大角嘴相隔一個小小海灣。由此可見,歷史悠久的街市往往能夠顯示以前村落的位置。
在小規模填海後,才出現新填地街等地。而旺角碼頭建於1924年,設於望角嘴山東街尾,舊的油麻地避風塘之內。由於戰後小輪不往佐敦道停泊,中環往旺角的小輪航線非常繁忙,旺角火車站與旺角碼頭連成水陸交通中心。因為交通便利。在20世紀20年代旺角區曾經工廠林立,譬如染布房、洗衣房、煙廠等,乘客眾多。。二戰後,更多工廠在大角咀開設,令旺角碼頭更加繁忙。靠近碼頭的一段山東街叫旺角咀,各式攤檔雲集,較諸彌敦道更繁盛。而原本的通菜田、西洋菜田、花圃都陸續變成了民居。
1970年代,由於旺角碼頭設施陳舊,加上避風塘內的船隻影響碼頭上落客,再加上山東街的小販擺賣對碼頭做成滋擾,油麻地小輪便選取其南面的大角咀興建新碼頭,直到大角咀碼頭在1972年4月23日啟用,旺角碼頭的地位才被取代。以取代旺角碼頭。但大角咀碼頭遠離民居,交通不便,使用率低,一直至1992年6月,大角咀碼頭亦因西九龍填海工程而結束停用。
油麻地火車站
大家可能有所不知道,當年的油麻地火車站其實就是今天的旺角火車站了,當年由於油麻地這個名字比較為人所知,故此建築鐵路初期就定該站為油麻地了,不相信的話可以問問老一代的人或到中央圖書館的地圖圖書館對比一下以前的地圖就知道了。至於列車如何調頭,其實不祇有旺角站面對這樣的問題的,所有總站都有這些問題。由於以前的火車是單軌行車,一個多小時才有一次列車的,所以火車埋站,車頭會與原來車卡脫離,再往前駛一段距離再進入另一條線回到車卡尾,然後就會再轉回原線與列車卡連接。可能你一直都見慣火車頭一定要車頭向前,其實蒸汽機車是可以倒後行的,祇不過是機件倒轉運行而己,這便沒有問題了。
旺角電腦中心
旺角電腦中心前身為豪門酒樓(1980年代)和域多利戲院(1950-1970年代),當年有『舖王』之稱的鄧成波以約6,000萬港元向已故資深投資者周南購入該物業。其後,經沈永年策劃,再斥資約1,200萬港元將物業重新包裝為主題商場,成為今時今日的旺角電腦中心。經過不斷重整租戶,物業於2004年3月以約3.93億元易手。
旺角電腦中心座落於旺角最人煙稠密之處,所有新鮮出爐的數碼產品都可以第一時間在這裡找到,而且交通方便,四通八達,是購買電腦數碼產品的必然之選。旺角電腦中心成立於1991年12月,是一座佔有3層樓面的電腦商場,面積約25,000平方呎。
旺角電腦中心是旺角首間電腦商場,旺角電腦中心的入口上方有一塊闊18呎高5呎的電視幕牆,但電視幕牆有很多『死點』,地下長期設有展覽攤位介紹電腦產品,樓上約有70間商戶,與高登電腦中心及黃金電腦商場所售的產品;基本是類近或相同。
去年底深水埗電腦節丁財兩旺,業界賺個盤滿缽滿,不過旺角電腦中心在金融海嘯衝擊下,面對人流下跌最少兩至三成,大業主卻未能與小商戶共渡時艱,要求部分約滿租戶加租,引起商戶不滿,發起罷市4小時,希望大業主減租。
這時期有商戶租約期滿,續約時新租金不減反加,令他們覺得『好離譜』;『經濟唔好,其他地方都減租,業主竟然敢加!』不過,他們一直無法聯絡商場的大業主,於是在獲得全數商戶簽名贊成下,發起罷市,盼業主可以正視他們的訴求。
旺角電腦中心有3層,每層約有20多戶,大部分經營逾10年,自金融海嘯後,商場人流最少下跌兩至三成,生意難做。通知業主發起罷市行動後,已有個別商戶獲業主知會,可維持本來租金。
在網上尋找資料旺角電腦中心時,看見一則訊息,內容節錄如下:
在旺角電腦中心購物,除了可一次過飽覽大量電子産品,極具競爭性的價格也是其一大賣點。同一型號的筆記本電腦或電子手帳,在這裏的價格往往比外邊便宜兩、三成;你還可以進行議價,享受跟店家討價還價的樂趣。而且這裏的店家商譽和服務態度都很好,絕不會出現亂開價錢或以次貨偷龍轉鳳等的欺詐行爲,可以安心進行購物。要注意的是,在這裏刷卡要付額外的手續費,所以購物前最好準備充足的現款。
以上的訊息我認為根本便是一篇膳稿,由此帶出的一次不快記憶,2003年時在旺角電腦中心購物一次經歷,我不打算在這裏說出詳細過程,祇想網友在購物時小心在意,不要相信上面的膳稿,尤其是desk top砌機,因一次購買的種類很多,每一件組件在單據上面都應該列明牌子型號,不要說了便算。另外的是在買之前,先詢問在那處取貨,那次我付了錢才知道要在另一從旺電步行需約10分鐘的地點取貨。
女人街
女人,你的名字是……街道名稱,女人街。翻遍了香港地圖就是沒有女人街,在香港沒有女人街的街名,其實女人街應該叫通菜街,人不可以貌相,街道也不可以光看名字,女人街其實絕不女人,所賣的都是普羅大眾喜歡的東西,就像廟街一樣,是一種平民跳蚤市場的形式,不過是『光天化日』的廟街。與其叫它女人街,還是叫它遊客街更貼切。現在女人街已成爲其中一條香港最有名的購物街道,馳名中外,是到香港旅游的必選熱點。
通菜街Tung Choi Street,通菜街以前是通菜田,所以就以此為街的名稱。雖然通菜街賣的不一定都是女人的東西,但是名叫女人街,怎樣也要賣一些女性專用的物品吧,女性的衣服、鞋子及生活用品一定不會少。還有港劇、韓劇、日劇DVD等,是許多觀光客必來的景點,來到女人街,街上琳瑯滿目的衣服、飾品,提帶、印花T-shirt、眼鏡、仿古玩等等,在女人街也是隨處可見,很多可以選擇。提醒大家小心貨品的真僞。當然擺明車馬仿冒的名牌服飾或盜版貨品也可以找到。如果打算購買大量貨品,謹記要跟檔主討價還價!
1970年代香港經濟陷於低潮,不少失業漢為了維持生計當上無牌小販,一時間通菜街一帶成為小販集中地,後來香港政府為了解決失業問題,特許在那裏的小販並發出牌照使之成為合法攤檔,小販通常用鐵枝架起藍白帆布,然後在小販車上擺賣各色各樣的貨品,小販一攤接一攤,佈滿整整一條長街,甚爲壯觀。那時小販們售賣的貨品以女性用品為主,因此女人街之名便不徑而走。
今時今日的女人街當然不再以售賣女性用品為主,取而代之的則各種各樣的廉價貨品,但女人街仍是『購物天堂』的代表街道。能吸引顧客當然有其原因,女人街的貨物以平見稱,但它似乎對本地人較具吸引力。據一名售賣手袋的女東主說,日本、歐美這類遊客較喜歡選購手袋、銀包,本地人則可能知道是假貨,因此,除非價錢真的很便宜,否則不會光顧。
女人街很長,橫跨亞皆老街、奶路臣街、山東街、豉油街、登打士街,一般分為四段,從火車站或地鐵站前去都很方便,但最方便應是從旺角地鐵站前去。上面說過女人街跟廟街相似,都是街邊小販的旺地,不同的是女人街是日間開放的,遊客大可以日間遊女人街,晚上再到廟街走走。
它是位於亞皆老道與登打士街之間的一段熱鬧市集,由於起初時確賣婦女服飾與用品為主,久而久之『女人街』直接成為這個市集的共同稱呼。女人街就像男人街(廟街)一樣,兩旁有藍紅相間的帆布區隔出一攤挨著一攤的攤位,賣的是便宜又可殺價的貨品。
位於九龍旺角區,正對著先達廣場的露天攤街,是聞名的女人街,全長約1公里,設有1,052個固定小販攤位,每天約由下午一時開始營業,午夜後方止。是香港駐名購物街道之一。每天人流甚多,是旅客到港必遊之地。
廟街和女人街賣的東西都是比較便宜的東西,老實說品質可能有部份比台灣士林夜市的東西還差一些,貨源應該都來自大陸,大部份不是觀光客來感受老香港,就是他們當地的外勞們買東西的地方,本地人好像比較少,東西價格便宜,在品質上當然不能太過要求,是不是符合自己的要求就得靠你自行衡量了。
還有一個重點,買東西一定要記得『殺價』,不然小心變『凱子』喔!在女人街買東西是不是明碼實價的,本地人顧客跟外地遊客的價錢是不一樣的,遊客去買衣服也好、買家品或各式商品也好,大家都必需議價,明買明賣在這裏不適用,一不小心,不管本地人或外地遊客都很容易成為被屠宰得遍體鱗傷,本地人祇是稍為好一點而已。
在女人街購物要議價的話,必需認真,以下情況情況經常發生:
顧客:這個賣多少?
檔主:六十九元吧!
顧客:嘩!這麼貴,走了!
檔主:唏!別走,算你五十元好了!
顧客:唔,還是去別處看看。
檔主:好了好了,四十元算了!
果真是中港融合;除著中港經濟日趨緊密,香港『明碼實價』的優良購物傳統,不知何時開始倒退回不文明的『開天殺價,落地還錢』模式。是自由行旅客增多,商販為令他們『賓至如歸』,所以用內地習慣的一套服事他們?還是因為不少新來港人士進駐了女人街(觀察到不少檔主、檔員都是操大陸口音),於是他們將內地買賣的一套搬到香港?
究竟『明碼實價』是文明的象徵?還是『開天殺價』才算『物競天澤,適者生存』的進步?似乎有一定的辯論空間,同意的辯友們,不妨拿來作為辯論隊的實時練習。
女人街相信是全個旺角區英文會話水平最高的其中一個地方,另外也很奇怪爲何這兒翻版處處,卻沒半人給檢控?至於價錢方面,更是和深圳羅湖城一樣,原因都是開天殺價,落地還錢,不過這種講價的方法,畢竟實在讓人累得不行。換轉另一角度來看,女人街除了是吸引遊客的其中一個景點之外,也實在爲平民大衆提供了一個購買便宜商品的地方,雖然相信十元商店也搶了不少其生意,但女人街對港人也實在有其歷史和實際意義的呢!
近年女人街大肆改革,街道兩側開了很多食肆,以營造旺角美食街的氣氛。這些食市主要針對年青顧客,所以
以一些新派特色菜肴及日本菜爲主,價錢中等,每位約$100左右,不過由於店面空間有限,所以通常要輪候15
至20分鐘左右,不想等候的話建議於7時前往。
雀仔街
『雀仔街在那裡?』你大概會回答道:『在花墟旁。』但你又記不記得起,雀仔街曾座落於旺角市中心、彌敦道和亞皆老街的附近呢?
康樂街,一條現今鮮有人會提及的街道,曾幾何時是城內的特色主題街-雀鳥街,以售賣雀鳥的集中地而著名。愛雀人士終日流連其中,處處都充斥著街坊的回憶。雀仔街因城市發展而搬遷重建。
雀仔街即是康樂街,因為有很多賣雀鳥的店舖而得名。康樂街在1998年因市區重建而清拆,大部份店舖被安排搬到旺角火車站附近的園圃街雀鳥花園,而原來地方興建了一座『朗豪坊』。『朗豪坊』包括一間五星級的『朗豪酒店』、一幢寫字樓和一座樓高十幾層,附設電影院、百貨公司同埋食肆的大型購物商場。
康樂街Hong Lok Street位於九龍旺角西部,本來連接旺角道至山東街,1960年代初期,鄰近旺角碼頭的上海街597號奇香茶樓,每天早上有不少街坊攜帶雀籠來品茗及交流飼養雀鳥心得,稍後漸成為油麻地及旺角區雀友集中地,吸引雀販前來兜售雀鳥及用品。由於茶樓拆卸重建,雀友及雀販便轉移陣地至茶樓附近的康樂街,當年的康樂街是一條『橫街』,很少汽車來往,初期有十多檔小販在此賣草蜢,之後逐漸發展,吸引更多販賣鳥籠、雀栗、草蜢及雀鳥的商店,1970年代開始發展成雀仔街,發展至1980年代為全盛時期,共有達八十多間專門販賣雀鳥和相關用品飼料專營商店,康樂街被俗稱為雀仔街,成為外國人到香港遊覽的著名特色景點。
顧名思義,雀仔街就是雀鳥街,不但沿街都可聽到吱吱喳喳的鳥啼聲,也是欣賞藝術鳥籠的好地方,有些鳥籠雖然祇是陽春的『套房』,但有些在木工師傅巧手雕刻下,竟也有亭台樓閣、雕樑棟畫,簡直是鳥籠中的『總統套房』,各行各色的鳥籠,有時候比小鳥更吸引人呢。
1990年代末,由於市區重建計劃的影響,康樂街附近樓宇需要清拆,土地發展公司將雀仔街遷往耗資二千九百萬元興建的『園圃街雀鳥花園』,在1997年12月13日開幕。該花園佔地三千平方米,設有七十個雀鳥檔位給雀仔街的雀販經營,作為雀仔街的『輪迴轉世』或『借屍還魂』。
別了,康樂街,雀仔街,這個名字肯定有不少人聽過,可惜它已不存在,早已『鳥去街空』。雀仔街就沒有了,雀仔花園倒有一個,它就是位於園圃街的雀鳥花園。
舊雀仔街的商戶,遷往位於界限街花園街的雀鳥花園。一個花費港幣二千九百萬打造的旅遊景點,本來應該是『遊人如鯽』、『人流暢旺』,但從我們訪問店鋪東主得知,公園人流少之有少。看似乎,現時雀鳥花園的存在價值彷彿正在一點一滴的消失。
當雀鳥花園正苟延殘喘的同時,我們又見到天星碼頭被清拆重建和皇后碼頭應否『原址保留』的各界爭議;那邊廂又有卜公碼頭靜悄悄的遷移到赤柱和進行『活化』。在傳媒一片歡呼聲中,我們卻聽聞小輪公司因為遷移碼頭而盈利倒退被迫加價、皇后碼頭遷移會失卻『實用主義』的建築風格和卜公碼頭與環境格格不入的報道。
雀鳥花園『景點化』,何謂『景點化』?景點化是指把某一建築、街道、地標從生活中抽離,經過重建、規劃及發展後,成為一旅遊景點,雀鳥公園乃一景點化項目。似乎;由政府主動將某個地方某種行業『景點化』,對地方的影響,得到負面的影響多於成功,這點值得我們反思,若果以『景點化』來作為拯救以服務業為主的香港經濟,祇有硬件而無軟件配合的話,是不可能成功的。到底『景點化』是一個以第三產業為活命之源的城市的解藥,還是其無色無味的毒藥呢?
雀鳥花園間間店舖的老闆都是無所事事,因為沒有人光顧,這兒較為隔涉,不及以前雀仔街方便,你叫那些上了年紀的叔伯怎行一段斜路上來?』其中一間店舖的老闆這樣說。遊客雖然多,但拿著相機的他們沒幾個會掏腰包光顧,而老闆們又確是閒著,最忙的是鳥兒,在唱個不停。
雀鳥花園有各種各樣的鳥類售賣,有些是買來觀賞的,也有買來放生的,體型龐大的如鸚鵡,身材驕小的如麻雀也可買到,此外還有鳥籠、鳥粟、鳥籠裝飾等用品……。
雀鳥花園就在旺角火車站附近,鄰近花墟道,交通不算困難,如果大家想拍照或聽聽雀鳥叫聲,雀鳥花園是一個理地點,但如果大家想靜一靜就不要去了,因為鳥兒們叫得非嘈吵。
從遊客、商舖店主及愛雀人士口中得知,新的雀鳥公園的確比舊的潔淨衛生。可惜,其他方面卻比不上原本的雀仔街。可能是因為區位的可達度、交通規例、禽流感的威脅或新一代對寵物雀鳥的冷感,雀鳥花園店舖的收入比舊雀仔街要少數倍。雖然假日仍有許多遊客參觀,但以往那車水馬龍的光景早已成為絕筆。『旺丁不旺財』-很多商舖都陸續結業。面對著苟延殘喘的局面,又因為政府各部門對遷建雀仔街一事支持不足,所有店主都不再抱有任何憧憬。
以雀仔街為例,在經過景點化後,搖身一變就成為了一個旅遊景點。誠然,這對『提升香港旅遊業的形象和多樣性』起了重要的變化,但在景點化下,所謂雀仔街的原有生活特色亦會失去。
首先景點化會將一處地方的本來面貌遮蓋。所謂的『面貌』是指精神性和實質的外貌。香港景點化的核心價值是將一處地方加入具特色風格的建築、和注入方便遊人遊覽的設施。像雀仔街這樣的一個景點本來就不是由政府自主規劃,而是由市民由下而上堆砌而成,商販因租金便宜而聚集於此,然後愛雀之人以雀仔街為聚腳地,最後才演變成一個世界知名而亦極具特色的地方。景點化後,雀仔街變成一個具中國特式的花園,環境清幽之餘亦非常清潔,遊人能夠得到更多的空間遊覽,這無疑令雀仔街的衛生和名聲得到改善。但若果每一個景點又或者每一個能顯示居民生活方式的地方都以景點化包裝,這種由上至下的建設方式又豈能與市民融合於生活之中?
原來的雀仔街在旺角心臟地帶,因利成便,才令雀仔街成為市民生活的一部份,如今雀仔街被遷移到花墟附近,試問生活繁忙的香港人又會否專誠到雀鳥花園『遊覽』呢?
第二,由上而下的社區建設方式發展既不夠全面,亦不切合現實環境。雀鳥花園的交通配套問題在搬遷十年後也未能解決,這又如何能令雀鳥花園趕得上政府的『發展藍圖』?另外,雀鳥花園的店鋪設計而不切合商戶所需,令商鋪空間有限,有商戶被迫連購多個鋪位作存貨之用,這樣犧牲商戶的發展空間以換取美觀又是否值得?
由上以下的發展方式的影響可謂非常深遠,居上位者若果沒有周詳考慮社會人士的實際需要,所『打造』出來的旅遊景點已經不是本地居民生活的一部份,也沒有反映當地社區的實質形象,這些造出來的形象是外界的人士(沒有居住在該區的人)所加上去的,情況就像一個媽媽為女兒買衣服,衣服本身可以是美麗的,但未必是女兒真正想要的。
說到這裡,究竟這種家長式的發展方式又是否符合政府近年的發展原則呢?政府近年積極提倡可持續發展,它的核心價值強調『社會、經濟和人民』,景點化尚且能在社會和經濟兩方面有所顧及,但卻在人民方面則略兼有所不足,雀仔街變成了雀鳥公園,已經是給『發展』打上一個句號,它再不能由下而上;由最貼近當地的商販去自由發展。換句話說,就是發展規模和空間被景點化大幅縮減。
在發展的時候祇視雀仔街為一個個體,而忽視它與社區的互動,是雀鳥花園發展欠佳的原因。以往到雀仔街的人主要都是中年至成年的市民,據訪問所知,他們主要會到從前附近的茶樓聚會,如今政府祇將雀仔街當作機器中的一件零件拔除和遷移到別處,試問又政府又何德何能為雀仔街『保留它的特色而且進行活化,使之成為別具香港特色的旅遊景點』?
金魚街
香港現時只有兩處集中售賣觀賞魚及養魚用品,分別為位於鰂魚涌的香港水族廣場,以及旺角的金魚街。其中以旺角金魚街的歷史最久,規模最大。整條金魚街由通菜街與弼街組成,並以『十』字方式組成。金魚街上分開兩類型水族商店:第一就是售賣各式各樣淡/鹹水觀賞魚,其次便是水族用品店,當中包括魚缸、濾材、水泵、氣泵等等,當然亦有數間大鋪經營上述兩項的生意。金魚街售賣的觀賞魚由最便宜的十元一大包,以至當中更有出售『花羅漢』這類高價淡水魚,萬元一尾的高級稀奇品種也有,種類極為繁多。除了一般街鋪外,也有少部份位於樓上的水族店,各位不要錯過。
這種獨特的銷售方式讓初次見到的人有驚奇的感覺,尤其是夏天盛裝金魚的塑膠袋在陽光下閃耀著,頗有消暑的感覺。近年來金魚街也開始賣起金魚以外的寵物,所以又多了一批售賣寵物的專門店。除了一般的猫狗之外,更有龍猫,蜘蛛,蜥蜴、蛇、蛙…等等,儼然成為專業的寵物街了。所以每逢假日,便會看見許多大人小孩在這裏逛遊,看魚的看魚,買寵物的買寵物,非常熱鬧。
金魚街的最初起源是1950年代起,每天早上5時至9時左右,新界的魚農乘火車到麻地火車站,即今日的旺角東站外的馬路。在站外擺地攤售賣他們所飼養的金魚以批發方式,其實不一定是金魚,還有其他的熱帶淡水觀賞魚和紅蟲在這裏批發,香港其他區份的零售水族的人都每日在這個金魚批發市場購賣貨源。
其後,1970年初期,由於政府不容許金魚商在旺角火車站外,佔地做生意。其後轉至界限街及花墟道一帶。1970年代中期,金魚商販認為該處不准於白天販賣的規定不便,加上當時養魚的興起,使他們打算搬到固定的店鋪繼續經營。他們選擇了旺角道至水渠街的一段通菜街作為他們的大本營。由於他們售賣金魚為主,所以俗稱金魚街。
金魚街每日人潮川流不息,開設了超過40間專營觀賞魚、金魚、錦鯉及水族用品和魚糧等的專門店,吸引很多對養魚感興趣的人士到訪和購物。值得留意的是,金魚街一帶的商鋪,承繼了以前小販時的傳統,很早便會開門營業。
金魚街的水族店,部份門口已掛一袋袋打了氧氣的觀賞魚作售賣。如各位對養魚仍是開始階段,可購買這些平價魚作為『先頭部隊』,以免令貴價的魚作無謂的犧牲。較大型的水族店,除了淡水魚外,也會出售鹹水魚及水草淡水魚、活珊瑚、養魚器材及魚糧為主。不過部份小型商店亦專門出售各類水草。
要注意如各位駕駛私家車前往,請盡可能停泊在附近的停車場,金魚街的泊車空位不能應付假日甚至平常日子所需。
近年由於物業租金飛漲,商店業主瘋狂加租,金魚街已經有接近30%金魚舖,因抵受不到而結業或搬離。
花墟
花墟到底是那裏呢,花墟道?不是。不知甚麼時開始,估計始於或早於1950年代。亦有一個說法是這樣的;『1889年以前界限街為中英邊界關卡,邊界關卡規定早上六時開關,日落之後閉關。由於1880年代香港需求大量鮮花供應,每天花農集中於現今的花墟道一帶擺賣。他們稱此處為花墟,原因廣東人把聚集成市、疏散之後即空置的市場稱為墟市,花墟因而得名。』
不論花墟是甚麼時候開始都不是問題。在介乎大坑東與火車路軌之間的;靠花墟遊樂場一邊的界限街,每天的晚上大約11時左右,都有一群花農在這段界限街;將他們的花售賣。這裏的花墟比花墟道花店變為成行成市的年代早了很多,相信界限街應該是最早的花墟,而不是花墟道。
我為甚麼會知道?因為早於1979年的暑假期間,每個星期六的晚上,我都會和朋友到花墟公園踼足球,花墟公園的入口就是在這段界限街。每次都玩到晚上11時花墟公園關燈才肯走,每次走時都會看見花農將上述地點變花墟。另外,花墟遊樂場和花墟公園都是因此而命名。
1970年代未期,旺角球場與旺角警署附近的洗衣街、花墟道、運動場道一帶,並不有很多花店,到了1980年代花店這行業才在這裏興旺起來,成為旺角區有代表性的景點之一。
花墟道Flower Market Road是香港油尖旺區的一條著名道路,以沿道路的多間鮮花盆栽店鋪組成的旺角花墟而聞名。道路位於太子一帶,為東西走向,與太子道西並排,西端到達洗衣街,東端則連接園圃街『雀仔街』,全長300米。
顧名思義,在花墟道、園圃街與園藝街一帶是油尖旺區鮮花業的集中地。該地段聚集了超過50名鮮花商販,出售的鮮花不單是新界出產,也有進口自世界各地的,零沽批發亦可。除了售賣鮮花外,該處亦有陳列盆栽及仿真花的商舖。
花墟最熱鬧的時間通常是清晨時分,以及入口鮮花運抵花店的傍晚時分。按照傳統習俗,大部分家庭均會在新年期間買鮮花,農曆新年前數天遂為花墟每年最繁忙的日子。
在旺角區繁忙地帶中,還能找到一處能稍近大自然的地方便是花墟。到花墟買花的人是挺多的,每到假日也是水洩不通的,不會比同區的其他地方寧靜,但在此能嗅到花香,看到大自然的色彩,人走起來也較舒服一點。
靠近火車橋的一端,多是賣切花的,盛花的膠桶放滿店內,放滿行人道旁,真可用鮮花夾道來形容,這兒也是花氣最濃的地方。這許這原故,除了吸人了不少買花人外,還常吸引了一些小蜜蜂來,那些小蜜蜂,在花叢中嗡嗡轉的飛動著,為那靜插在桶中的鮮花添上一絲動感與生命力。
生命力?花被切下了,還算不算有生命?她們會不會情願與她們的根分離?長在泥土中的植物,花會開,花會落,只要根莖不死,落花會分解變作養份,茲養泥土,茲養孕育她們的植物。被切下來的花,凋了就是凋了。
也許有些人不願看見鮮花凋零,或是有商業頭腦吧,他們會把鮮花製成乾花,最新的科技,好像是叫冰乾花的。冰乾花這名詞年多前已聽過,好像是把鮮花經過不知零下多少度的急凍脫水,等等一些需要特定器材才能製成的,聞名久已。直到最近這次到花墟才親眼第一次看見,但也只能看一眼,不願再看第二眼,因不忍去看。腦海中接受到的訊息是枯槁、待斃。
脫水的花瓣兒,縐縐的,憔悴的,像是要向人訴說些甚麼的,可是她要訴說的是甚麼?她要向誰訴說?你我能聽懂嗎?被切下來的花,還算有生命嗎?被脫水的冰乾花,能保永恆嗎?人是惜花,還是害花?
波鞋街
在旺角其中一個人流最旺、最多年輕男女聚集的地方莫過於位於旺角的花園街。在花園街裏,最大的特色在於大約60多間鋪頭都是售賣各式各樣的波鞋。故花園街部份的街段也被稱為波鞋街。在花園街中整段波鞋街約150米長,基本上所有最新、最『潮』的波鞋、運動鞋絕對可在這裏找到。特別在星期六、日的時間中,大大小小的商鋪會堆滿年輕人仕。
『波』是英文ball;意譯『球』的廣東話音譯,球鞋就被稱為『波鞋』,波鞋街因而得名。波鞋街的商鋪自1980年代開始,因香港掀起了運動服裝熱潮而開始發展,至今逐漸已形成一個特色的購物區。根據行內人士表示,波鞋街的商鋪由五大經營者以連鎖店方式經營,其中『允記體育用品公司』便擁有13間鞋店。在寡頭壟斷下,該處出售的體育用品變相劃一零售價格。
昔日的波鞋街原來和普通老街沒有分別,直至70年代末,本地商人看準波鞋在全球興起熱潮,發展了一條他們形容為『全球獨一無二』的波鞋街。此後,年輕一輩天天在波鞋街與潮流起舞,但卻苦了商舖樓上老街坊的耳根。重建,究竟是禍是福﹖
當時的花園街,只有街坊式酒樓、打鐵舖、麻將舖,充斥一股老街氣味。一雙雙潮流波鞋突然進駐,送來活力與朝氣,一群喇沙、拔萃學校的學生被簇新鞋味吸引,放學便走來試鞋。80年代是波鞋興起之時,年輕一族認定這是最『潮』之物,人人追捧,難怪允記體育用品公司的首間店開業後,半年內即再開兩間分店。行家聞風而至,紛紛在花園街及奶路臣街一帶搶佔位子,逐漸形成了具特色的波鞋街。
90年代波鞋街光芒四射,氣墊、閃燈、球星等新款球鞋,每天招來了數以萬計的年輕人,個個都追尋心中的『波鞋夢』。高峰期,允記每間舖每天售出逾30對氣墊波鞋、20對NBA球迷最愛的『米高佐敦』球鞋﹔有人買來收集,也有人用來炒賣。
要說特色街道,香港有好多,喜帖街、雀仔街、古董街……但要講最潮一條特色街道,就沒有人不識波鞋街。這條香港甚具特色街道,好可能因為政府重建計劃而消失。現時波鞋街主要由四大集團壟斷,貨路各有特色,如果想呢條街買波鞋,就要先知道行貨水貨舖分布,和四大集團(有一說是五大家族,講法好似黑社會feel)主打貨色。
波鞋街,泛指奶路臣街和花園街一帶,花園街店舖主打performance鞋款,而奶路臣街則以賣水貨、特別版波鞋為主。由七、八十年代十多間波鞋店舖,發展到現在67間,堪稱香港鞋庫。波鞋街吸引處除款式尺碼齊全外,還可找到斷貨版本,別處地方找不到的款式,在這裏大有機會尋獲。不要以為整條波鞋街有60多間舖便有幾十個老闆,其實現在很多店舖主要由四大龍頭瓜分,而大部份龍頭大佬都為人低調,而且各自售賣不同主打品牌和貨色,是以一向維持良性競爭關係。
香港有不少特色街道,例如囍帖街、金魚街、女人街等,不止深受本地人歡迎,甚至有外國旅客慕名而來。不過,不少特色街道都因『年事已高』,逃不過被拆卸重建的命運。早前灣仔『囍帖街』和旺角的雀仔街被清拆,而另一條即將被拆卸重建的街道,就是旺角波鞋街。最近由於市區重建局落實K28重建項目,將奶路臣街和花園街樓宇連地舖清拆,當中涉及16間波鞋店舖,即約四分一條波鞋街受影響。根據政府初步的定案,未來重建後將會是一個全新的『運動城』,打造一個青少年活躍的大本營。如果真的就官方建議,將波鞋街的店舖統統搬到商場內,呢條香港特色街道將從此消失。趁波鞋街還未變成回憶之前,一起了解這條街的獨有語言文化吧!
波鞋街是香港年輕人的購物熱點,你們曾經在波鞋街買球鞋,可有留意鞋盒上經常都會寫上一些令人莫名其妙、似懂非懂的中文字?以下是波鞋街行業術語:
丁=1,元=2,王=3,叉=4,仔=5或半碼,共=6,廿=7,分=8,尤=9,平=10,孖二=尺碼,M碼=無碼,蛋=鞋墊,叉碼=加大碼,角碼=大碼,麥碼=中碼,蛇碼=細碼,張鞋=試鞋,計=折扣;『廿計』=七折、『M計』=沒有折扣,
翻張=給客人試穿同一對鞋(裝作已替客人更換尺碼)。
上段文字提到的『翻張』是這樣的,一雙顧客試過,稍小不合穿的鞋,售貨員會拿回去把這隻鞋撐大,這種做法是所謂『boom鞋』,這售貨員便會對顧客說:「呢對鞋個設計不同,你穿著別的鞋是七號,這雙鞋六號半已經合你穿著的啦!」。因為波鞋的膠是具有彈性,那刻撐完便會寬鬆了,顧客便會不其然相信了他而購買。之後回到家裏,波鞋的膠收縮,還原本來的大小,波鞋便不再適合你,這售貨很成功地欺騙你了。
所以大家如果去波鞋街買鞋,就要小心認著他們的專用術語,如果盒上尺碼跟你需要果個尺碼並不相同,又或者當你告訴售貨員不合穿後,那售貨員拿了這雙鞋對其他售貨員說要『boom鞋』,再給你試穿時是比原來的大了的話,那麼便要小心,這可能是個陷阱!要小心檢查是不是原來的一雙,若不能確定的話,看看鞋子上的號碼牌,有沒有被動過手的痕跡。大家下次在波鞋街買鞋時就要小心一些啦,免得被他們『boom鞋』欺騙你們呀!
還有一件事需要注意的事,波鞋街出現假店員行騙。騙徒專向在街舖外睇波鞋的遊客下手,訛稱給顧客取鞋並要立即收錢,然後逃之夭夭。遊客最高損失達一萬日圓(約港幣700多元)。警商戶指騙徒手法令人防不勝防,顧客應緊記一手交錢,一手交貨。另外;曾有騙徒在店外跟遊客搭訕,接熱情招呼遊客入店舖,殷勤介紹各款商品。店員以為騙徒是這些外國人的朋友,遊客又誤會騙徒是店員,雙重誤會下,騙徒伺機問遊客借用手機、借PDA,得手後金蟬脫殼。
香港,重建恍如家常便飯,由灣仔喜帖街到近日的旺角花園街及奶路臣街一帶的波鞋街,都難逃重建命運。具有本土特色的香港主題街道,難道真的不能與時並進﹖
旺角往昔的酒樓、荼樓和餐廳
以往的旺角酒樓大多集中在彌敦道,有瓊華、龍鳳、國際、三間五月花是座落在不同位置的彌敦道。茶樓有吉祥。而餐廳則有皇上皇,和愛皮西。
酒樓又稱酒家或茶樓,起源於廣州。酒樓前身是茶樓及茶室,早於清朝之前經已存在。茶樓主要是喝茶和吃點心的地方,並不會有其他菜式供應。而從前的酒樓主要是提供酒席的地方,由二十世紀初期起,酒樓開始兼營了茶樓的業務,而單純提供點心的茶樓亦逐漸淘汰。
飲茶,雅稱品茗,是一種源自廣州的粵式飲食,是廣東文化的一大特色。在香港,飲茶一開始叫做『上茶樓』或『上酒樓』,後來便叫『去飲茶』,慢慢『飲茶』就變成了上茶樓喝茶吃點心的代名詞。而飲茶主要包括了喝茶和吃點心,故此粵語形容飲茶為『一盅兩件』;意思是一盅茶加兩件點心,其實它還暗示『最低消費」的意思。
瓊華酒樓
現今旺角彌敦道瓊華中心前身,便是瓊華酒樓,瓊華酒樓在以前年代幾乎無人不識。早年,瓊華酒樓有一不成文傳統,就是他們出產的薩琪瑪;俗稱『馬仔』的小吃,每逢賽馬的日子都有八折,由於賭徒大多迷信,以為吃過馬仔後就會大殺三方,瓊華酒家這一促銷手段,令其在賽馬日特別生意滔滔。後來愈來愈多地方有馬仔賣,而且愈賣愈平,瓊華酒樓也開始淡出彌敦道這個不夜天。今日美輪美奐的瓊華中心,就是昔日賣馬仔賣個滿堂紅的瓊華酒樓。
每年中秋前後,行人路過彌敦道瓊華酒樓時都會頭岳岳兼議論紛紛,皆因酒樓外牆掛有大幅應節圖畫推銷月餅,推銷他們的豆沙月餅,中秋、端午時節,酒樓更門庭若市。
瓊華酒樓約在1990年結業,同年永安百貨遷入瓊華的原來的五層高大樓,並內外粉飾一番成為永安旺角分店,外牆變成白色,到90年代末才拆卸重建,成為今天的瓊華中心。
龍鳳酒樓
往昔,中秋是個大節,僅亞於農曆新年,當中元鬼節收檔,市面便立即擺放中秋應節的食品和玩物,令過節氣氛縈繞整整一個月,怎似得家陣,盂蘭節的鬼門關還未閂實,坊間第一時間推出的,是各大小『神的代言人』的流年運程書。
有關中秋節的印象,莫如旺角的龍鳳大酒樓,位於彌敦道和山東街交界的龍鳳大酒樓,每年中秋時,便會在外牆掛置一幅巨型的大畫,後期,更改為立體的裝置。這幅大畫內容,是用漫畫形式,將當時最熱門的時事話題,加以諷刺,常見的,離不開加租加水電費的加價問題,交通擠塞和搵食艱難的民生寫照更未曾缺席……
如無記錯,圖中也會有中國倫理道德的警世故事,如孝順父母及和睦鄰朋的描述﹔有趣的,會加插追女仔和求婚成功的歡樂景象﹔這幅大畫裏,每次有十數個故事,分布不同角落,令人駐足十數分鐘,仰頸欣賞。還記得,大畫兩旁,好似是有一副對聯,與畫中故事相關的,可惜,當時年紀小,沒甚入腦;更可惜的,是當年影相機不普及,沒有及時拍下。這麼多年來,亦不見有此歷史圖片見報,怪也﹗龍鳳大酒樓結業後,敢諷刺時弊的酒樓老闆,從此消失了﹗
五月花酒樓
大家有沒有印像在彌敦道的『五月花』酒樓系列,記得最鼎盛的時候同時間有兩間五月花酒在彌敦道。第一間名叫五月花,第二間是天皇五月花,第三間是新興五月花。
當年的五月花酒樓還是一間夜總會,鄧麗君加入了『香港歌舞團』,五月花酒樓的地庫(今天銀河芬蘭浴的地方)裡獻唱,歌舞團的成員還有當時與她齊名的尤雅,還有一眾的台灣歌星如鮑立、張帝等等。那時候的歌星在那種歌舞團只是唱幾首歌而已,唱完還得趕到別處去唱呢!
據說,鄧麗君的初戀也是在五月花酒樓發生的,據鄧麗君自己接受訪問所述,她的初戀在十八歲,對像是大馬青年企業家林振發。林振發是馬來西亞萬字票王林水成的侄兒,比鄧麗君年長八歲。據說,1971年她在五月花酒樓登臺時,兩人因朋友的介紹而認識。但不幸地幾年後,林振發突然傳出心臟病猝發逝於新加坡,當時他不過三十多歲。
國際大酒樓
國際大酒樓應1970年代初或更早便已經開業了,它也是酒樓夜總會,每晚11時後,便成為夜總會,一眾台灣、香港歌星駐場獻唱,當然也少不得鄧麗君啦。它結業之後變成了運通泰酒樓,2001年再改為倫敦大酒樓直至現在。
吉祥茶樓
吉祥茶樓的位置在旺角道,砵蘭街交界,甚麼時候開業就不清楚了,結業是大約在1990年代初期,網上關於它的資幾乎沒有,本來這種茶樓沒有甚麼可說的,但有一點是關於它的是;每天早上,都有一群三行工人在這裏等待,等待甚麼呢?是待顧。當人手不足時,判頭便在這裏找人開工了。
皇上皇餐廳
1960年代,皇上皇餐廳便已經很有名了,噴火雪糕、燒雞,很多人都知道,還有一樣,便是飛機餐了,飛機餐不是在天上吃的嗎?真的不是在天上,而是在彌敦道的皇上皇餐廳。
皇上皇乃廣州世家謝家所經營,五十年代初由廣州遷來港,當年謝家『太子』謝興銓,是穗市名人,『肥仔德』無人不識,他是有革命腦筋之智者,乘飛機赴美探親,吃過『飛機餐』之後,想到港人得乘機之機會不多,對飛機餐是只聞其名充滿嚮往之情,於是首先在他旗下之皇上皇推出飛機餐,用一個大盤分大小多格,也忘了是不鏽鋼盤還是塑膠製成者,總之分格盛麵包、牛油、牛排或豬扒等餐食,一盤共盛,說飛機上就是如此一盤過奉客的了。
當年如此的飛機餐一出,港人趨之若鶩,紛紛去試試『作飛機人客』之味,為該餐廳帶來大筆生意。然後皇上皇到六十年代尾又出新點子第三波,便是發明『供臘味會』,每月供三數十元,年尾就取回臘腸臘鴨一大批,當年百姓普遍貧乏,年尾時買一批臘味自食及送禮也是一筆大支出,供臘味會聚少成多,也是辦法。該餐廳集團就先用未來錢,拿了市民之供款先行投資發展,和今日之信用卡市民先用銀行錢剛好相反。相傳當年他們首先用此筆資金,往新界及內地人工肉價均便宜之地大量訂製秋冬臘味,帶來豐厚利潤。
ABC愛皮西餐廳
小時候每經過旺角道和彌敦道交界處,都會看到大大的招牌寫著『愛皮西餐室』,雖未能有機會光顧愛皮西餐廳,但西餐的名字頗引人,例如『咖啡』、『西多士』、『三文治』、『克戟』等;西多士和三文治尚可在路邊大牌檔間中享受,但『克戟』非要在冰室才可吃到。
ABC餐廳;中文『愛皮西』是英文發音的滬語音譯,其時西餐廳不多,『豉油西餐』廳亦沒有幾家,ABC餐廳絕對是當年數一數二者。
旋轉餐廳
位於旺角胡社生行26樓頂層的旋轉餐廳於1966年開業,是當時香港唯一也是最早的一家的旋轉餐廳,旋轉的部份是餐廳內部的地板,大約一小時旋轉一週,因為當年胡社生行在旺角差不多是最高的建築物,亦可看到很遠的地方,連香港島也不在話下,盡覽360度港九美景。
砵蘭街
你要腳底按摸?還是雀仔按摸?以上兩種服務在九龍旺角砵蘭街都可以得以得到,其實在此還有更多形形式式的服務,包你一新耳目,例如『360元任砌』、『四味五味六味』、『陀地妹』、『白淨馬拉妹』、『金魚缸』、『含吹賴啜』、『任揀任做』、『日場夜場』、『彈鐘』、『馬王』、『跑山』、『獨龍鑽』、『起雙飛』、『招呼一流』、『姐姐仔』、『雙鐘連代支』......等等目不暇給的『砵蘭辭』。
簫姓是砵蘭街的大姓,這裏有很名叫簫太后,簫后、簫霸,簫公主、簫小姐、簫小妹等名銜,一個接一個的在砵蘭街光管招牌中一一展示出來。
另外;在這裏工作的女士,名叫『玲玲』或『嘉玲』的特別多,來自統計學︰簡單來說,例如一個砵蘭街小姐在決定提供第一次服務前做過問卷調查︰原來發現100個在砵蘭街每月收入超過10,000元的小姐之中,有99個的藝名都是叫『玲玲』,一個小姐只要改藝名叫了『玲玲』或『嘉玲』之後,就算她的樣貌比楊思琦還醜樣過九萬倍,一次服務收費1,000元,顧客都會給,最多叫她戴住楊小姐面具才XX,叫其他名字的話,他連10元都不會給。這樣各位聰明的小姐,妳們都應該知道改甚麼藝名才會賺到錢啦!
砵蘭街於1927年被命名為Portland Street,是一條極富有殖民統治色彩的街名,它不但見證香港英式統治的歷史,亦見證著香港本土文化的變遷。由於砵蘭街多聚集基層市民,文化水平並不高,它與中環金鐘的高格調文化極難溶合,所以,砵蘭街便根據自身的條件,在這裡孕育出黃賭毒的另類獨特文化,因而它亦是香港一處最龍蛇混雜的地方。
從前,旺角砵蘭街是香港人心照不宣的『紅燈區』,夜夜笙歌,越夜越精彩的街道。到處都掛著一個個的霓虹燈箱,散發著五光十色的燈光,霓虹光管下站著各方的佳麗,正向路過的男士招手。橫街窄巷佈滿著吸毒的人及嗜賭之徒,由此砵蘭街孕育著一個個奇幻的故事,而這裡亦成為電影製作人取材的地方。所以,砵蘭街擁有著不同的稱號,有些人會稱它為一條不會沉睡的街,有時亦會被人冠以『平民後花園』、『香港紅燈區』及『男人街』等的稱號。
自2005年鷹君集團投放巨額資本在砵蘭街興建朗豪坊起,誓言要將砵蘭街的黃賭毒文化一一去除,將本身基層文化極重的砵蘭街,搖身一變成為與中環金鐘相約的高格調購物消閒熱點。砵蘭街因而在黃賭毒的情慾文化和高格調的物慾文化上出現了角力,而在彼此的爭逐中,這裡卻出現了微妙的變化。
傳說有好多社團人士在這裏做生意和居住。砵蘭街是油尖旺舊住宅區,這條街有許多廣告招牌燈箱,夜間各處把燈光亮著,十分有電影Feel。昔日的砵蘭街是煙花地,火山孝子,江湖中人之聚集地點。自朗豪坊的出現,無錯是重整了一點點秩序,但朗豪以外的地段,仍然是老樣子。在近油麻地的一段砵蘭街,隱型鴨店、一樓一、麻雀館、舞廳林立。
香港很多齣電影都曾經對砵蘭街有深刻的描述,直接使用砵蘭街作名字的電影有:砵蘭街大少1993年,龍虎砵蘭街1996,砵蘭街馬王2000年,全部都是江湖片,此外;使用其他名的,但以砵蘭街為背景的江湖片,例如:旺角卡門、旺角黑夜,其他的真是不計其數。早年亦有一本胡事內容以江湖事跡為題材的港產漫畫,也是直接使用砵蘭街為這漫畫的名稱,可以而知,砵蘭街這名字在香港真的街知巷聞,幾乎無人不識。
不少外國遊客是從電影中認識香港,包括了很多以黑社會為題材的電影,所以有心體驗香港文化的遊人到香港不只是上山頂看夜景,或到尖沙咀掃名牌,他們會選擇到旺角的砵蘭街,看看這個『12點後呢度由我話事』的『黑色』地帶,從酒色財氣中,感受香港基層文化。
旺角是香港戰後發展的回憶,由於這裡聚集的多是基層市民,孕育出本身的黃賭毒文化。香港的色情行業自1970年代開始大規模發展,到了1980年代,這裡成了夜總會的集中地區。在那個時候,天還未轉黑,街燈及招牌便會亮起,附近的小巷都有架步,比現在繁盛得多。
在1970、1980年代的基層市民而言,砵蘭街曾帶給他們很多回憶,整條街的興旺和熱鬧情景令身處其中的人也變得朝氣勃勃。我們現在常說集體回憶,這條『男人街』又何嘗不是平民百姓的集體回憶呢。
近幾年,由於警方定期執行掃黃行動,對區內的黃色事業造成很大的打擊,每次掃黃行動中,警方都會拆掉數以百計的色情招牌,加上朗豪坊一帶已成為了年輕人的新『蒲點』,令原區的黃色行業的處境更『尷尬』。霓虹地帶日漸萎縮,沿著砵蘭街走,可以看到很多唐樓外掛著搖搖欲墜的『一樓一』招牌,但不少早已人去樓空。
站在砵蘭街上回想它在1970、1980年代的燈紅酒綠,就好像看完王家衛的旺角卡門後,再看爾東陞的旺角黑夜,先走入黑社會無法無天時代,再看黑社會在警方掃蕩下儼如『過街老鼠』的慘況,同樣是發生在砵蘭街的故事,但兩者的落差實在太大。
說過砵蘭街的夜夜苼歌,聲色犬馬的一面,現在說說另一方面,殯儀業:
廣華醫院座落在窩打老道,登打士街交界,醫院可以將病人醫好,當然也有醫不好的人,不知道是不是為求方便,最早的官方認可九龍區華人墳場是『油麻地墳場』,其位置大約在今天的京士柏山一帶。另外,九龍首間殮房,『九龍殮房』,,落成於1907年,位於油麻地消防局及油麻地救護站的位置。殮房由兩座建築物組成,於1958年關閉。
廣華醫院在院內在1970年代初時,曾經開設過一所名叫『東華三院油麻地殯儀館』,樓上有靈寢室,樓下有禮堂,並添置靈車兩部,為九龍區新界的居民服務。
由於以上醫院,殮房和殯儀館都在旺角與油麻地的交界處,所以長生店有這個範圍曾經非常蓬勃,遍佈附近街道有:廟街、山東街、新填地街、但多數位於砵蘭街和窩打老道(近彌敦道口),到了1970年代,紅磡的曲街酒店區興起,長生店陸續遷到附近的街道繼續營業,剩下來旺角、油麻地區的棺材舖祇剩下在砵蘭街近窩打老道這一小段,此時大約還剩下有10家左右,所以在這裏到現在還有一些道堂和紙扎舖。
以往;這段砵蘭街,每晚在路上都會有打齋和使用化寶爐焚燒衣紙,不知甚麼時候,可能是在1990代末期,整個九龍禁止用化寶爐燒衣紙,唯有兩個特許由東華三院管理,一個在紅磡世界殯儀館後面的安靜道,另一個在大角嘴楓樹街九龍殯儀館旁。
曾幾何時;香港很流行一句罵人的說話,這句說話便是:『買板唔知訂!』,又或者『你買板唔知唔訂呀?』。『板』並非指一般木板或夾板,而是指壽『板』,即是棺材。而『訂』是指『地方』的意思,是廣東人將『地』字一音之轉而讀為『訂』。你買板唔知唔訂呀?整句意思是:你知否那裏可以賣到棺材?在以往;你當然可以答他是在砵蘭街,近窩打老道,因為那處此類店舖多,可以貨比三家嘛。
現在砵蘭街的殯儀行業已經很淡化了,已經祇剩下小量棺材舖,道堂和紙扎舖財還有一些。現在如果有人問你,『你買板唔知唔訂呀?』,你不可再答砵蘭街了,你需要改為答他在紅磡曲街。
消失了的戲院
戲院行業於香港開埠初期,九龍半島的發展較香港島慢。九龍區第一間戲院要到1919年才落成,位於油麻地廟街,名為廣智戲院。旺角區第一家戲院是位於新填地街的旺角戲院,由於年代久遠,已經無法找尋到它的圖片和其他資料,有點可惜。
旺角以前的戲院數量頗多,有不少知名的大戲院,網上較多談論,雖然資料編輯需時,重新組織文字後亦總算得到較詳細資訊。亦有位置較偏的戲院,和有些結業了頗長時間,網上尋找資料不易,若網友擁有相關資訊圖片,請加入補遺,不勝多謝。
近年來香港興起《集體回憶》熱潮,在眾多回憶之中,你曾否憶起『戲院』這位老朋友?還記得第一次在哪間戲院看戲嗎?首次與情人約會的戲院又是哪一間呢?場外場內的熱鬧氣氛,戲院門外各式各樣的街頭小食,這些都是值得我們一再回味的光景;今天當你舊地重遊,有否勾起絲絲回憶?曾經陪伴我們成長的老朋友,今天它的命運又會如何?現在就讓我們進入時光隧道,一起回到昔日旺角,去探望與我們惜別以久的老朋友吧!
以往旺角戲院列表:
旺角戲院,新填地街)已拆卸。
砵崙戲院,後改裝為勝利戲院。
勝利戲院,彌敦道] 拆卸後,改建為麗斯戲院。
麗斯戲院,Ritz Cinema,旺角彌敦道/山東街,1953年3月20日開幕,現為雅蘭中心二期。
文華戲院,Rex Theatre]旺角砵蘭街,1969-2-15開幕,現改為商場。
荷里活戲院,Hollywood Theatre,旺角豉油街/西洋菜街,1964-6-17開幕,現為商業大廈。
南華戲院,旺角砵蘭街/豉油街交界,1966-1-9開幕,現址為東京商場。
金聲戲院,旺角豉油街,已拆卸,重建為新寶戲院。
域多利戲院,Victoria Theatre](旺角奶路臣街)1950年12月9日開幕,重建為旺角電腦中心。
百老匯戲院,Broadway Theatre,旺角亞皆老街/彌敦道,1949年7月24日開幕,現為匯豐銀行大廈。
新華戲院,旺角亞皆老街,1940年間開幕,1957-6-25停業,拆卸改建新華戲院。
新華戲院,Gala Theatre,旺角亞皆老街/西洋菜街,1959-3-26開幕,已拆卸。
麗聲戲院,Royal Theatre,旺角彌敦道/弼街,1960年1月26日開幕,現址為始創中心)
凱聲戲院,Empress Theatre,旺角水渠道/西洋菜街,1970-3-21 開幕,現址為始創中心。
大世界戲院,旺角荔枝角道/鴉蘭街,1952-11-21開幕.已拆卸。
東樂戲院,Prince's Theatre,旺角水渠道,現為聯合廣塲。
好世界戲院,旺角荔枝角道,塘尾道,已拆卸。
英京戲院,大角咀松樹街與洋松街交界,1960-10-23開幕,己拆缷。
麗華戲院,大角咀槐樹街、晏架街交界,1966-12-29開幕,已拆卸。/現為麗華閣。
金冠戲院,大角咀通州街,1967-9-2開幕。
太子戲院,西洋菜街北。
麗聲戲院,Royal Theatre,1960年開幕。
麗聲戲院
位於旺角彌敦道750號的麗聲戲院,即今始創中心,於1960年1月26日開幕,擁有堂座960席、樓座466席,開幕的那一天首映《威震群雄》They Came to Cordura(1959年),由Gary Cooper(賈利‧古柏)、Van Heflin(范‧赫夫林)、Rita Hayworth(麗塔‧海華斯)、Tab Hunter(泰伯‧杭特)領銜主演的美國軍事電影。
麗聲戲院在戲院業中有『大棺材』的諢名,可放映70mm的電影,是當時九龍區設備最完善的戲院。樂聲曾和麗聲爭論,哪一家的影音設備最佳。當年附近還有東樂戲院、凱聲戲院,短短的一條街道,已有三間戲院,可想像得到當時戲院與戲院之間的競爭性有多大。
第一套以70mm標準播放的《睡公主》Sleeping Beauty(1959),由和路‧迪士尼電影公司Walt Disney Picture製作出品,於1960年5月26日,在香港上映的童話故事動畫電影,麗聲戲院就是其中一間播放該片的戲院。
《睡公主》Sleeping Beauty在電影廣告上寫著:
「戲院歷史新一頁,『第一』套70mm的影片,現已降臨在殖民地之上,今天在一流的新型戲院獻影」。麗聲戲院放映該片時,在放映廣告途中,並在戲院揚聲廣播:「這是第一套70mm的電影在香港放映!」。
麗聲戲院於1990年5月21日結業,60與70年代的麗聲戲院,專門放映首輪西片,到了80年代,戲院開始放映首輪港產片。1978年11月7日,戲院近銀幕位置發生火警,要停業幾天來維修。
戲院座椅的寬趟,其中是以前行座椅背和其後行座背之距離來衡量,如果椅背對背之間有34吋至36吋距離,那已是很舒適的座位距離了,而觀眾坐定後唔用移身讓鄰座觀眾離座。
新華戲院之超等座椅為全港第一間裝有伸縮座椅之戲院,以當時1959年3月26日開業而言,確令觀眾能亨受伸縮座椅之舒適。翌年1960年1月26日,麗聲戲院相繼開業,超等同樣也安裝有伸縮活動座椅,然而;時間久了,當觀眾之坐姿將椅背壓後,座墊跣前,那就出現前文所述椅背距離問題,加以座椅之活動位置係唔適宜加潻潤滑劑以防弄污顧客衣服,因此;在整場放映過程中,座椅所發出吱吱之椅較磨擦聲,此起彼落。當時亦面對同樣問題,故在三數年後,其座椅之伸縮能力續漸消失,那就索性任其活動特性廢置,故此;鮮有人知道麗聲戲院與新華戲院係同期擁有伸縮座椅呢!
七十年代中期,香港電影業放映的西片有了變數,諸如放映環廻音响電影,計有:《大地震》、《中途島》、《遊樂場驚魂》、《太空大决戰》等,以及有突破拍攝技術傳統嘅立醴電影,諸如:《十三女尼》、《千刀萬里追》等,可惜發展立体電影過程中,在一次視察立体電影外景場地時,製片人被直升机螺旋槳擊斃,從此成了絕映。
傳统的立體電體是用兩部放映机同時投影相同的影像在銀幕上,而觀眾再戴上左右紅色及緣色玻璃紙的眼鏡觀看。當年該等立体電影有《腊像館魔王》等,老搜最後看的舊式立体電影,記得是在1961年,於新華戲院觀看的《十三猛鬼》。該片是局部立体,劇情是當在放映時,聽到片中開始有特定恐怖音樂聲音播出時,觀眾才開始戴上立体眼鏡,那便可見到鬼魅出現。反之;很多女觀眾卻刻意不戴上立体眼鏡。
新華戲院
新華戲院(旺角),Sun Wah Cinema/Gala Theatre(Mongkok),1940年開幕。
新華戲院(灣仔),Columbia Classics Cinema(Wan Chai),1985年開幕。
走過三代的新華戲院原來已有57年歷史,第一代新華戲院位於旺角亞皆老街與西洋菜街交界,即今旺角中心(GA新之城)。由一個在港居住的巴西籍富豪興建,由吳氏兄弟管理。於1940年10月21日開業,當時的設備並非優良,1941年12月8日戰爭爆發前,以低票價作招徠,專門上映粵劇及西片。戰後重開日期不詳,戲院復業後改放首輪粵語及特選國語電影為主,1957年12月15日曾播放北韓電影《沙道城戰歌》(7天),在1958年4月9日結業,期後拆卸重建。
第二代新華戲院重建自第一代新華戲院原址,由邵氏父子有限公司投資管理,耗資五百萬興建連設備,擁有1351個座位,座位設計為活動沙發椅,是當時九龍區最豪華的戲院之一,它是全港第一家裝有自動扶手電梯的戲院,電梯由底層大堂連接到一樓的觀眾席,而戲院底層更設有咖啡廳。於1959年3月26日開業,開幕首影《金粉世界》Gigi(1958),由Leslie Caron(利絲莉‧卡倫)領銜主演的美國歌舞片。
新華戲院屬首輪西片戲院,座落位置乃旺角地王,加上豪華式設計,在開幕初期已創出輝煌成績,1959年3月,新華收$54,244(七天收入),1959年4月收$202,231,是當時全港收入冠軍。那時,首輪西片戲院票價為:前座$1.5、後座$2.4或$2.8、超等$3.5。由此可見,戲院受歡迎程度。新華生意一直很好,要在港島找一家能與之相比的戲院實在不易,因為夥伴難找。在1977年戲院轉映首輪國語片,後期淪為映色情片。正如前述,戲院所在乃地王,很難不另作發展,因此,戲院於1979年2月16日結業,最後上映的是色情電影《十二次》。
第三代新華戲院位於灣仔港灣道鷹君中心地下,即今鷹君中心地下面向會展的商舖。於1985年9月1日開業,擁有402個座位,開幕首映選自美國名導演Woody Allen(活地.亞倫)的《戲假情真》Purple Rose of Cairo(1985)。由Mia Farrow(米婭‧法羅)領銜主演的愛情奇幻喜劇。
第三代新華戲院與影藝戲院一樣,都是全港少數以放映文藝或較冷門之電影為主的戲院,戲院只有一層,大堂是個小小的四方空間,等進場的都要聚在不屬戲院範圍的人行道上,若遇上熱門電影滿座,人行道上便會出現人山人海的景象。由大堂踏兩級台階即可進場,戲院沒有特等也不設前後座,票價劃一,與現在戲院無異;開幕初期,會在電影開映前播送三四十年代的古老爵士樂,很有韻味。
為了提高競爭力,戲院曾以低票價作招徠,學生半價優惠,下午2:30特別場,學生票一律$20,吸引了不少遠道前來的學生們。新華戲院最初所走的策略路線與影藝戲院差不多,都是放映二輪商業片,但後期的路線比較搖擺不定,故令戲迷的焦點更集中在影藝戲院身上。90年代初,戲院走上下坡路,其後又因租約問題關係,最終在1997年7月1日結業,在光影旅途上畫上休止符,而最後放映的是紀錄片《天安門》The Peace of Heavenly Gate (1995)。新華戲院停業後,空出來的舖位亦一變再變。
凱聲戲院
凱聲戲院,Empress Theatre,1970年開幕。
位於旺角水渠道10號(彌敦道與水渠道交界)的凱聲戲院,即今《始創中心》,於1970年3月21日開幕,擁有堂座990席、樓座460席。開幕首映的電影是《神槍手與智多星》Butch Cassidy and the Sundance Kid(1969),由Paul Newman(保羅‧紐曼)、Robert Redford(羅拔‧烈福)領銜主演的美國西部電影。
凱聲戲院屬首輪西片戲院,專門播放西方電影,與麗聲戲院只是一街之隔(街頭街尾),屬高格調的戲院之一,在1990年4月30日結業,與麗聲戲院一起拆卸,其後改建為《始創中心》。於1995年落成的《始創中心》是由15層寫字樓、8層購物及飲食商場及2層停車場組成的大型綜合商業大廈。
當年凱聲戲院及紐約戲院被新藝瑪影片發行有限公司選為放映環廻音响電影,而當時環廻音响採用在電影中是很震憾的。
1976年,第一套環廻音响電影由查路登希士頓主演《大地震》在凱聲戲院上映,為配合環廻音响効果,使之令場內有地動山搖之感,那在場內各個角落,需拆除約150張座椅,以便裝置八座巨型双連15吋喇叭箱,又為恐防音浪効果產生意外,按美國片商安全指引,場內天花需索上安全網,以防灯罩墜下,以及拆除較大片之玻璃,恐防被音浪震碎構成危險。
場內座椅少了,當年仍需繳交娛樂稅,故事先要向稅務局申報有關措施。因喇叭箱改變了場內通道形式,那又需呈報消防處防火組派員視察通路是否達標,而當時發牌之政府部門是警察部,那又必需向其申請。
故此;當年凱聲戲院放映這類環廻音响電影,真是有很多事前事後的工序不為觀眾所知,但其音響効果,確實令觀眾耳目一新。
南華戲院
南華戲院,1966年開幕。
我曾數次到南華戲院看電影,都是港產片,一是《籠民》,還有《喜寶》和《川島芳子》,既有去過未改建前的獨立一院,也有去過改建後的二樓戲院。雖然到過不止一次,但對戲院的裡外環境都記憶模糊,只記得有一次放映廳內外都架起竹棚子,整頓裝修,依舊放映,爭分奪秒。
唯一有印象是建築物向行人隧道的一面,置有兩面大型的廣告看板。有一回,已忘記是否散場後,途經這一截街,胡思亂想之際,感到灑下一些水點,還抬頭看誰人沒公德心,再望望衣服,竟是一點點血跡,原來一旁有人在劏田雞,血水四濺,也夠可怖。
戲院於1966年1月9日開業。曾在1966年1月12日《明報》看到一幀明星合照,謂群星為南華戲院開幕剪綵。當時便推斷戲院是在前一天1月11日開業,實在是現在式思維,40年前,大概沖曬排版都不如今天簡便。按開幕廣告示,戲院設有港九獨有懸空流線型寬銀幕。
戲院開業首映《游擊小英雄》。不知曉當時戲院的入座率如何?而左派院線為何選址旺角開戲院?當時左派院線的戲院分佈又有何策略?
同處砵蘭街,南華轉角的文華,一直是十分旺場的戲院。1986年文華排全港票房最高戲院第六位,1987年排第五。旺角很旺,也是中間地帶,方便約會,但在旺角看電影的次數不多,文華更是從未涉足。
南華戲院於1990年一分為二,變作1、2院,直至2001年,戲院只餘下一院。終在2005年1月15日,南華最後一天營業,放映《功夫》。
文華戲院
文華戲院,Rex Theatre,1969年開幕。
1985年,邵氏把院線租予德寶,作為其九龍的領軍大院,文華亦自然過檔。回溯至1971年,嘉禾成立,組成新院線,文華為其中一員,院線合共十間戲院。
位於旺角砵蘭街的文華,地點可能有點雜,但勝在人流旺,作為放映港產片的戲院,倒適中,以其1300多座位,一直能躋身票房最高戲院十大排行榜。如此有利,是兵家必爭的要塞。
翻看1975年2月8日《明報》,『影話』專欄作者柳聞鶴,有題為〈港九戲院將有什麼變動〉一文,內裡提及:
文華座位不算多,但平均收入都在水平之上。故港九戲院每月結算,從不會被擠於十大之外。最近,由於業主無意繼續經營,消息傳出首有嘉禾願以24萬元月租承下來,繼而邵氏兄弟叫租廿八萬,再而嘉禾還以30萬。但是昂貴的租金,改變不了業主整家戲院出售的計劃,結果,財雄勢大的邵氏兄弟以2400萬把它買下……至於目前為嘉禾租下的麗聲戲院,年底已到期了,據說業主無意續租,因此,嘉禾才有以30萬元月租圖把文華租下的『壯舉』。
金聲戲院
金聲戲院,1984年開幕。
祇得一間影院的金聲,特高的大堂樓底,是舊日戲院的特色。院內後座有1006個座位,而超等則有530個,座椅都採用不銹鋼椅背。偌大的銀幕,環迴的音響,若觀看壯闊的武俠片或鬼片,加上全場觀眾共同的反應,份外有氣勢。
有人說,很懷念舊香港的看戲文化,千多人聚在一起,隨電影的情節,一起大笑,一起緊張,一起尖叫。那種集體的投入感,絕非一般迷你戲院可以比擬。
金聲戲院是少數仍然座落鬧市的舊式戲院,以播放港產片為主,它雖於1984年建成,但看其一磚一瓦,像返回廿年前的香港……
那時,香港的戲院還有前座、後座及超等之分,前後座即下層的座位,超等則屬上層座位。由於超等採用斜落式設計,不會出現視線受阻的問題,所以票價較貴。
隨著時代進步,很多舊式手法營運的都因著潮流的巨輪而改變,否則會被湮沒、淘汰。現在往戲院看電影,大部份都用電腦劃位,有的甚至乎可以作網上訂票,煞是方便,那些用人手劃位的舊式戲院,已經逐漸息微。進入金聲戲院大堂,特高的樓底,金碧輝煌的燈光,彰顯昔日影院的風味。從售票處的櫥窗往上望,是一個顯示電影場次是否滿座的燈箱,從12:30pm至9:30pm,是傳統的場次編排。買一張戲票,方發現還是採用傳統的手寫劃位方式,電腦在此根本派不上用場。
旺角金聲戲院,座落於旺角鼓油街16號,就是我所講的舊式戲院,而且更帶有濃烈的地道風味,門外經常聚集很多流動熟食小販,有賣蔗汁的、格仔餅的、炒粟子的、魚蛋的,全是香港的地道風味,而且加上地理關係,很多很『江湖味』的人都會來此看戲,場內場外不單充斥著叫賣聲,亦不時可聽到港式獨有的粗言,相當熱鬧。
不過,它亦無可倖免,敵不過時代的轉變,逃不過重建的命運。20004年4月16日,金聲正式結業,進行內部重建,最後一套電影,是古天樂、梁詠琪主演的《戀情告急》。
裝修工人每天都在金聲戲院,大興土木,忙於為戲院舖上新裝,如今,金聲戲院已峻工,並改名為新寶戲院。
麗斯戲院
麗斯戲院(旺角),Ritz Cinema (Mongkok),1953年開幕。
位於旺角彌敦道山東街的麗斯戲院,即今麗斯大廈,麗斯戲院是由1941年開業的勝利戲院改建而成,麗斯戲院於1953年3月20日開幕,當晚7.30pm及9.30pm首映龍馬公司最新出品的國語電影,由導演朱石麟Shilin Zhu執導,繼《一板之隔》The Dividing Wall力作《百寶圖》Map Of One Hundred Treasures。
戲院於1972年6月1日結業,之前屬二輪西片戲院的麗斯戲院也曾改映首輪西片,1959年3月新華戲院落成前,麗斯戲院與豪華戲院短暫聯線,放映《老人與海》The Old Man And The Sea及《苦戀》Home Before Dark。
1960年代位於彌敦道、山東街口,專門放映二輪西片的麗斯戲院。圖中左手邊是著名的龍鳳大茶樓。每年中秋節,茶樓山東街入口的那邊,都會掛上一幅針對時弊的巨型廣告畫。
當年麗斯戲院的位置,即現在的麗斯大廈。而龍鳳大茶樓的建築物本身,今天仍健在,左邊是渣打銀行廣告位置,不過經過多次的裝修(曾經做過敦煌酒樓),已經變得面目全非了。
域多利戲院
域多利戲院(旺角),Victoria Theatre(Mongkok),1950年開幕。
位於旺角奶路臣街8號的域多利戲院,即今旺角電腦中心。擁有1068個座位、冷氣設備,於1950年12月9日下午2:30開幕,由紅星白燕及小燕飛主持銀幕剪綵。招待來賓,不售門票。明天開始營業首次輝煌獻映,二十世紀霍士公司原子七彩音樂喜劇巨片《銀城仙子》You're My Everything(1949)。
1950-1960年代,戲院專門放映首輪粵語及特選西片,1957年12月10日,啟用無縫全景大銀幕CinemaScope,放映邵氏電影《龍鳳配》。由1971年直到1976年11月1日戲院結業為止,以放映首輪西片為主。最後上映的是日本片,由黑澤明Akira Kurosawa執導的奇幻電影《電車狂》Dodesukaden(1970)。
大世界戲院
大世界戲院,Great World Theatre,1952年開幕。
位於旺角塘尾道道鴉蘭街的大世界戲院,現為住宅大廈。於1952年11月21日開業,擁有1400個座位。開幕首映《微小世界》The World in His Arms(1952),由Gregory Peck(格利哥尼‧柏)、Ann Blythe(安‧白麗芙)領銜主演的美國冒險電影。戲院在開幕廣告上刊稱:『九龍最新的豪華電影場所』。
大世界戲院在開業初期的頭四年,以放映首輪西片為主,於1956年11月1日至1960年代中旬,轉放首輪粵語片,並且調低戲票價格,其後又轉放首輪日本及西片,直至1972年11月30日結業為止,而最後放映的是套國語電影。
百老匯戲院
百老匯戲院,Broadway Theatre,1949年開幕。
位於旺角彌敦道與亞皆老街交界的百老匯大戲院,即今匯豐銀行九龍總行,戲院於1949年7月24日開業,當年戲院的宣傳口號:「最新最現代的戲院在九龍,提供最舒適、最好的音響與投射設備,安裝了最新空調,令你徹底享受」
。第一套以Cinema Scope標準在香港初次上映的電影《聖袍千秋》The Robe,在百老匯、樂聲首映僅兩個月。
百老匯戲院於1966年2月15日停業,並於1987年重建於旺角西洋菜街現址,隨後逐展成百老匯院線,並成為現時香港最大的院線。此院線由安樂影片有限公司管理,現有十一間戲院,合共54個銀幕,覆蓋香港、九龍及新界各區。
東樂戲院
東樂戲院,Prince's Thratre,1931年開幕。
東樂戲院的位置在旺角,彌敦道,與渠道交界,於1970年代改建為大大公司,現址為聯合廣場。
東樂戲院是香港早期富豪何東家族的產業,60年代之後成為二線戲院。據1968年的資料,該院座位共1597個。東樂戲院1931年7月17日開幕,第一套放映的電影為《地獄天使》Hell's Angel,1970年1月1日結業重建。
戰前放映西片、國片。又上演大戲。戰後,選映西片、又放映首輪粵語片及國語片,上演大戲。六十年代,專映日本片,曾雙料娛樂,現場加插艷舞表演、並放映鹹片。
六十年代中後期,業主將戲院全面裝修、改善設備,更換器材、銀幕、座椅、冷氣機、加裝升降機等,升格為首輪西片戲院,放映首輪西片及選映鹹片。當時不少舊戲院都這樣翻新,特別是原來放映粵語片者!
英京戲院
英京戲院,1960年開幕。
英京戲院位於旺角,大角嘴,松樹街與洋松街交界,始於1960年10月23日開幕,於1970年代中至後期(確實地址不詳)拆卸,原址重建後成為麗華商場。
荷李活戲院
荷李活戲院,Hollywood Theatre,1964年開幕。
位於旺角彌敦道的荷李活戲院,即今荷李活商業中心。於1964年6月17日開幕,擁有1765個座位,能放映70mm標準格式的電影,銀幕大小為73英呎 x 31英呎,戲院專播邵氏電影,首播電影是《花木蘭》Lady General Hua Mu Lan,由凌波、金漢領銜主演的『黃梅調』音樂歌舞片。
1972年8月23日傍晚,戲院發生火警,在這事件中幸好無人受傷,其後戲院須要停業幾天來進行維修。1980年2月28日,戲院遭人惡意破壞,一自製炸彈在戲院前座範圍發生爆炸,摧毀了部份前座座位。
由於荷李活戲院是當年旺角地標,所以附近不少商場都是以『荷李活』來命名的,可惜戲院經營16年之後,於1980年11月6日結業,最後一天播放的電影是《飛狐外傳》Legend Of The Fox,其後戲院拆卸改建成商業大廈,變成今日旺角的荷李活商業中心。
太子戲院
太子戲院,亦是一家已結業的戲院,就是位於西洋菜街北,警察體育遊樂會對面。太子戲院的位置一帶本來是以車房為主,1990年代初期,該處其中一個舖位被改裝成戲院,便是太子戲院。
太子戲院仍保留第一代口號「潮流我帶領─全港首創迷你戲院」。的確,當時太子戲院創了一個紀錄,就是單院座位數目最少紀錄,初期只得一百一十六個,到後期加了五個,變成一百二十一個。的確,其後以同類型將商舖改裝而成的戲院曾像雨後春荀一樣,計有灣仔杜老誌戲院、銅鑼灣東京戲院、佐敦區的上海戲院、新民樂戲院、官涌戲院,甚至與太子戲院相隔只得數個舖位亦有百樂門戲院等。
不過,隨著市道不景。接入場比例買少見少的小型戲院首當其衝,相繼結業。現在殘存的,僅餘官涌一家。太子戲院亦曾有個風光的日子,大家記得該院首部播放的電影是甚麼嗎?
太子開幕初是上映港產片的。立於大門已關的戲院外,這個位於住宅大廈的樓下地舖,嚴格來說,是否適合作戲院呢?面積小,樓底低,只能作蚊型放映間。但回看它成立的1990年代初,可謂香港影片的製作高峰年代,那時已有4條港產片院線,還有一波又一波的三級片,土製三級片亦能獨立成線。
後記
旺角區不論是日間和晚間都是很興旺的一個區,亦很趨時的一個區域,在現代的表面亦有老行業仍然在生存之中,而且都是成行成市,它們是:
建材街,於旺角道為中心的砵蘭街和廣東道,是售賣建築材料包括木材、磁磚、雲石、馬桶和浴缸等等。而電工材料、五金機械,工業物料則集中在從亞皆老街至窩打老道的廣東道、新填地街和上海街一帶。
以下是Ourradio管理員Tim兄對於旺角區各種行業在不同地方的指引,倘若網友有需要請按圖索驥去尋找心儀的物品。
女人街 - 通菜街(亞皆老街至登打士街一段)
金魚街 - 西洋菜街(旺角道至太子道一段)
電器街 - 西洋菜街(亞皆老街至登打士街一段)
婚紗街 - 洗衣街(旺角道至至太子道一段)
寵物街 - 勝利道
廚具街 - 上海街(碧街起一段)
五金街 - 新填地街
木材街 - 弼街
地板街 - 砵蘭街(亞皆老街至弼街一段)
小食街 - 登打士街(彌敦道至廣華街一段)
海鮮街 - 奶路臣街(廣東道至渡船街一段)
軍事街 - 登打士街(仁安大廈內街)
有很多事物,在日常生活中不知不覺地消失,事物消失了之後,又慢慢的從記憶消失,我兒時家住深水埗,是個街童,大角嘴我的活動範圍之一,我除了對甚麼樹的街道名稱記不著之外,基本上大角嘴是比較熟識的。
以前在大角嘴內有三座小山丘,一座在大角嘴道,界限街街市旁,把山移走後現在是在是劉皇發中學。第二座是在大角嘴道,埃華街交界。第三座在晏架街,麗華戲院的對面,啊!麗華戲院早已拆卸了,早就不存在了。三被小山被無聲無色地移走了,有多少人記得起,又有多少人知道。
『旺角今昔』這專題在今天完結之後,將會在『昔日深水埗』補充幾天資料,內容有『荔枝角』、『長沙灣』、『石硤尾、『九龍塘』和『深水埗以往的戲院補充』。
補充『昔日深水埗』之後便會將專題移往六十多年前的香港淪陷時期,請大家繼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