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atzebra - موقع قيد التجربة
 
斑馬大帝的國度
صفحة رئيسية
موقع قيد التجربة
旺角今昔
百年九龍城
香港淪陷
   
 


歷史和背景

根據一九五五年出土的李鄭屋古墓考證,深水埗區遠在東漢時代,即公元25至220年,已有人定居。

新安縣志記載,清代嘉慶年間,九龍半島的深水埗區已有深水莆(埔)、長沙灣等村落。由於清政府在第二次鴉片戰爭戰敗,位於深水埗西面的昂船洲,連同九龍半島(界限街以南),於1860年割讓予英國。

1898年英國政府與清政府在北京簽訂《展拓香港界址專條》租借新界,為期99年,取得界限街以北至深圳河的土地後,將界限街以北的深水埗、長沙灣、荔枝角及九龍塘一帶歸入九龍市區,命名為『新九龍』。英國在清政府手上得到新界後,首先建築一條大埔道通到新界東,再起多一條青山道往新界西。香港政府對原清界雜亂無章的深水埗,想填海及規劃發展。1924年之前,這個海角,連帶菴由,連同菴由的涌口及海灣,已經開成一個正正方方小鎮。西北邊海岸是欽州街,西南邊海岸是通州街,東南邊是黃竹街,東北邊是鴨寮街。元洲、田寮和塘尾三條村就在界外。那時候這個鎮裏面已經有荔枝角道,這便可證明當時,政府想將深水埗至荔枝角之間,成個海灣填平。不過之後,都將個塊填地四四方方拉長遠至東沙島街,其餘要到1950年之後先成事。這塊新填地就大部份都用作英軍營盤,現在重有條營盤街做證。1924年,深水埗警署亦建在軍營旁邊的欽州街和荔枝角道交界。此後深水埗內樓宇就向大埔道,及向長沙灣沿岸平地發展,深水埗各村亦都消失於城市發展。

深水埗,長沙灣一帶,最右面白色建築物為於一九三二年啟用的荔枝角女子監獄。左後方堤岸旁是軍營,軍營於二戰期間為日軍囚禁戰俘的集中營,1946至1949年

深水埗原本是鄉村地方,個位置就在九龍半島西便海邊,大角嘴半島西面外則。深水埗可能曾經是渡船碼頭,因為埗便是作碼頭解,不過資料缺乏,無從稽考。舒懋官的重修新安縣志,就有提到『深水莆』是『官富司管屬村庄』。深水埗條村,南面是大角嘴半島,北面係突出的海角,直至涌口。過了條涌有菴由(Om Yam)、元洲及田寮。而東面有塘尾。深水埗全貌深水埗是香港一個古老地區,屬香港十八區其中之一。「埗」與「埔」、「埠」相通,由此可知深水埗過去是深水碼頭,交通繁忙。

當時,深水埗未有市區發展之前,已經有村落聚居,有位於深水埗北部的元洲村、東南的田寮村、西面的菴由村,以及西北的馬龍坑村。

1900年至1920年之間,深水埗居民大多務農、種花及捕魚為業。1920年以後,由於海外華僑的投資,較現代化的工商業從沿海地帶一直伸展至荔枝角,行業包括紡織、製衣、五金及搪瓷。

清朝1860年割九龍半島給英國,深水埗坐正邊界裏面。到1880年大角嘴南面外側建設了大同船塢。深水埗很自然地多了許多工人居往,由其是清朝境內,裏面便像農村一般,並不有發展規劃。

1912年以前,政府並未熱衷發展深水埗區,主要的道路設施僅有1902年建成的大埔道,其餘的發展主要由私人發展商小規模地進行,如南昌街至桂林街一帶的填海工程。1912年後,政府決定於深水埗大規模填海,範圍由桂林街伸展至東京街,移平了於現今海壇街附近的西角山,於1914年完成,獲土地9.67畝。1919年,當局再開始另一階段填海,由東京街延伸至荔枝角,歷時十年才陸續完成。

工程完成後,欽州街以西一帶新填地被英國軍方接管以興建軍營,而長沙灣一帶則於1930年代發展成一工業區,1928年,美國標準石油選擇在荔枝角灣畔建儲油庫(今改建為美孚新邨)。

1941年12月太平洋戰爆發,日軍於十多天內攻佔香港。當時的深水埗軍營成為囚禁戰俘的集中營。由於糧食不足,環境惡劣,營內腳氣病和痢疾等非常猖獗,不少戰俘因未能得到適當的診治而死亡。

1945年抗日戰爭結束,香港人口開始增加。1949年以後,大量來自中國大陸的移民進入香港,深水埗的居民因而急劇增加,造成嚴重的僭建木屋問題。1953年底,石硤尾木屋區發生一場全港有史以來涉及面積最廣的大火,5萬多名居民痛失家園。政府為安置災民,興建石硤尾邨,成為香港第一個公共屋邨。1954年7月22日,另一場大火在大坑東木屋區發生,毀屋2000多間,令24000人無家可歸,政府興建大坑東邨以容納災民。

現在深水埗地方,原本就一片沖積平地。沙泥係石硤尾對上個山流落來幾條涌帶落來。這些涌,在發展過程中,就變成現在南昌街和東京街兩條渠。不過及後大幅發展,兩條渠實在不夠疏導水流。每逢大雨,深水埗區都有機會水浸。不過隨住渠務工程展開,深水埗就很少水浸。

深水埗區的範圍如下:與石硤尾之間,以大埔道為界,而界限街以南,歸入大角嘴區。至於東面,深水埗與長沙灣,因為係填海的關係,深水埗伸入長沙灣,而海面和岸上原本便是長沙灣,所以沒無一條明顯的分界。欽州街到東京街一帶,係兩個區的交接地帶。1990年代,因為要落實玫瑰園計劃,深水埗再大規模填海,南昌邨、南昌公園和通州街公園便當是深水埗。富昌邨以及對出的地方就歸入長沙灣。而其餘便是大角嘴。所以深水埗變成與海絕緣。

深水埗是香港新九龍其中一個區。在大角嘴、石硤尾和長沙灣之間,主要是個商宅混合的舊區。深水埗過去人口非常密集,1980年代初,深水埗的人口接近50萬,成為當時全港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區,也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地方,層經列入健力士世界紀錄大全。深水埗慢慢變成老人同新移民聚居地。但隨著區內籠屋清拆,以及西九龍填海工程帶來大面積用地,擠逼情況已大大改善。

戰後,深水埗至長沙灣的發展更加迅速,因為隨著香港經濟起飛,工業發展急速。同時,政府亦於深水埗興建公共屋邨,如第一個徙置區石硤尾邨於1954年建成,1960年代後,蘇屋邨、長沙灣邨、白田邨、元洲街邨相繼落成,令深水埗形成現今的面貌。

深水埗碼頭

在紅磡海底隧1973年道通車之前,香港和九龍之間的交通主要是依靠渡海小輪,和其他沿海區域一樣,以往深水埗亦設有碼頭,位置就在北河街、通洲街的“T”型交界。

除了渡輪碼頭之外,通洲街、桂林街交界,還有公眾碼頭,每天大陸運來香港的淡水鮮魚船隻,便是在這裏泊岸,每天早上四時許五時,淡水魚商便會到這碼頭將鮮魚卸下,然後運到位於桂林街,基隆街和大南街交界的魚欄,給魚檔購買。從公眾碼頭運載淡水鮮魚到魚欄的交通工具是一種三輪單車,單車的前面部份是左右平衡的兩個輪子,上面裝上裝載鮮魚和水的一個約4~5尺乘4~5尺;高約3尺的大鐵箱,通常大鐵箱是髹上紅漆,單車後半部份是單輪,輪上方有座位給駕駛者,大鐵箱裝有把手用作軚盤。

1970年代末之前,通洲街從大角嘴道到九江街是一條單邊的街道,祇有北面的一邊有建築物,而南面則是海岸邊緣,從南昌街至大角嘴道的一段通洲街,是一列多家木行的店舖,剛才不是說過這是海岸邊緣嗎?原來這些木行都是懸空在海面之上。是過了大角嘴道至塘尾道的一段通洲街則是南北兩面均是在岸上。

深水埗碼頭有兩條線,一條是往中環,另一條是往灣仔,除了星期天之外,每天早上碼頭都很繁忙,渡輪泊岸時,為了趕上航班,很多人都會從荔枝角道沿北河街奔跑向碼頭,在此挑選一百米賽跑運動員參加奧運,很有可能會找到得牌選手也說不定。

大部份渡輪碼頭岸上,都擁有一個廣場,這廣場是巴士、小巴、的士總站,和其他車輛的上落客貨區。但是這個碼頭是沒有上述用途的廣場,所以各線巴士的總站便散佈在附近的街道上,而小巴亦是一樣,由於那段通洲街是很窄小,所以通洲街反而沒有巴士、小巴總站,附近有巴士、小巴總站的街道是海壇行,醫局街和北河街。

直至1970年代末,深水埗碼頭搬遷到欽州街新填地去了,而所有原來散佈在海壇街,醫局街和北河街的巴士總站也跟隨碼頭一起遷到新址去了。原來碼頭的一片海面,隨即展開了另一次填海工程,從南昌邨至奧運站這一大片都是這次填海所得的土地。

鴨寮街

深水埗是一個比較早發展的一個區域,人口及建築物較為老化自然在所難免,但是區內亦有歷久不衰的景點,這個景點便是鴨寮街是也,我採用景點這個詞彙,自已也覺詞不達意,但我又想不出更好的用詞,若網友另有高見,請指教在下。

在1910年代鴨寮街並不存在的,那時只是一片汪洋大海。其後,政府在深水進行了大規模的填海工程,足有幾十個足球場的面積,包括有汝州街、欽州街、黃竹街等。在南昌街與欽州街之間的地方,當時就是蓋滿鴨寮,鴨寮街亦因此而命名,難怪相隔了一個多世紀,鴨寮街的街名仍土裡土氣得讓人嗅著幾分「鴨寮」異味。最初的鴨寮街只是一條村落,居民以畜牧和種植為生,後來漸漸出現了上舖下居的三層高建築物,當建築物增多,政府便開始劃分街道,而鴨寮街售賣貨物的雛型便形成了。整條鴨寮街是從白楊街開始,至到欽洲街,楓樹街至黃竹街一段被楓樹街遊樂場中斷成為兩截,一般所指的鴨寮街,是指從南昌街至欽洲街的一段。

以前的鴨寮街,人流多的祇是從南昌街至北河街這一段,過了北河街之後便沒有地攤小販,商舖也不是售賣電子產品,而是像其他橫街一樣,做的是街坊生意;例如五金舖、士多、雜貨、米舖、衣服、癈金屬回收、茶餐廳、豬肉舖諸如此類等等行業而已,還有一家小學學校。

到了1950至60年代,鴨寮街開始轉變,當時有些居民因缺乏金錢,就在鴨寮街擺檔,將家中舊的、沒用的東西以廉價售賣,貨品類型多是舊火水爐、舊鞋等,還有一些五金店和古董店,地攤撒滿一堆堆來歷無從稽考、面目模糊的舊雜物,而且很多都是以企檔形式擺檔的「跳蚤市場」。那時候並沒有太多的電子零件出售,結果鴨寮街就變成了專售賣雜貨、二手物料的地方,別人稱之為「雜架攤」。

1960至70年代,售賣電子零件的店舖,很多都集中在旺角通菜街,其他區域亦有零星店舖售賣電子零件,時至今日,通菜街祇剩下近登打士街;鴻光商場二樓還有這些商店。我記憶中第一家售賣電子產品和電子零件的商店是一家名叫超音無線電行,此後一段很長的時間有董記和蘇記這些售賣電子零件店舖開設在鴨寮街,以上講述的三家商店均已結業,尤其是超音無線電行結業有二十多年了。另外;由於1970年代無線電視的興起,亦有幾家排檔售賣電視天線和天線電纜。直至1970年代中;鴨寮街依然是售賣舊東西的小販為主。

約在1973年;第一檔售賣電子零件的推車檔在鴨寮街出現了,自些以後,鴨寮街便出現了不少賣電子零件的推車檔,和商店亦逐漸轉型,到約1980年代初,差不多所有商店都是賣電子產品和電子零件,造就了鴨寮街成為電子零件和電子產品而聞名於香港,但是範圍依然祇是南昌街至北河街的一段。

1980年代末是鴨寮街的擴張期,在此時期,有一兩家大型電子零件零售商向鴨寮街西面發展,加上90年代初無線電話興起,很多售賣電話店舖開業,另外亦多了一些電動工具商店,大約93至94年鴨寮街便迅速擴張到欽洲街,形成直至今日的規模。

時至今日,鴨寮街已經家喻戶曉,有人來鴨寮街就是抱著尋寶的心態,貨品類型由電器、五金、影音、手提電話、汽車零件、電腦、鐘錶、金行,甚至寵物、魚竿亦有出售,只要你想得到的,甚至你意想不到的貨品,都可在鴨寮街找到,這正是鴨寮街令人流連忘返的地方。

據政府統計,鴨寮街在繁忙時間錄得平均每小時人流為五千五百人,數字相當驚人,有見及此,政府有意把它發展成旅遊點。為了改善行人環境,運輸署於二零零一年十月四日起,在桂林街和南昌街的一段鴨寮街劃為行人專用街道,由中午十二時至晚上九時禁止所有車輛駛入,目的是為了方便遊客。根據訪問所得,鴨寮街的遊客除了本地香港人,外地遊客多來自澳洲、巴基斯坦、加拿大等國,有的是經旅遊發展局介紹而來,他們表示如果沒有鴨寮街,也未必會到深水遊覽。

說到鴨寮街的民生問題,首推環境衛生。只要到過鴨寮街的人都會發覺那兒凌亂不堪,街道兩旁堆滿很多垃圾,殘舊的電線掛在東歪西倒的電線桿上,而鴨寮街與汝州街之間的一段桂林街及橫巷多次被政府列為黑點,指該處充斥雜物、廢料及貨物,在一次的整頓行動中,總共收集了六公噸的廢物。不止如此,近幾年的工程更影響到鴨寮街的排水系統,每逢大雨,來不切排去的水便會湧至行人路上,令攤檔和兩旁的店舖十分不便,所以鴨寮街的環境衛生問題需要急切改善。

不過鴨寮街的生命力非常旺盛,適應能力十分強,具有其高度的存在價值,我們相信鴨寮街會繼續興旺,繼續發展。

繁華背後,鴨寮街「一街兩式」,它街頭偷偷觸摸著新世紀的急速脈搏;街尾卻延續上世紀初的寒傖破落。走在其中,未聞怨懟,也沒歎息,人流絡繹,默默以行動解讀另一種道地生活模式。這裡雖沒嚤囉街可讓人憑弔的古董遺跡,也沒廟街那種令人迷惑的犬馬聲色;卻有股自動調節生命弧度的韌力。鴨寮街從來不是香港一件裝潢外衣;倒像「動感之都」肚皮下的一塊灰色「胎痣」。

1960年代鴨寮街的舖租是每月六百元,但到了今天,租金急升接近一百倍,一間約二百呎的店舖,月租便要三萬至五六萬元不等,足見鴨寮街的吸引力,不可同日而語。

不過鴨寮街的發展也不是一帆風順,當中亦有過一段小插曲。據鴨寮街老字號蘇記老闆蘇先生憶述,六七暴動期間,有人在鴨寮街投放手榴彈,影響整條街的店舖和顧客的人生安全,當時政府下令所有店舖提早至五時關門,令這條平日熙來攘往的街道一下子變得冷清清,生意一落千丈。

香港有很多人都認為鴨寮街裏所售賣的東西較其他地方價錢便宜,這不是完全正確,在鴨寮街購賣大路貨是真的比其他地方便宜,例如預製的接線、充電電池,電源轉插等等,但電子產品、二手產品等則宜貨比三家後才決定購買。

鴨寮街阿Paul

1970年中後期至1980年代初期,很多人家裏的音響系統便是一部cassette機,我也一樣,聲音雖然弱雞,但仍然聽得津津有味,在1977年,我從友人指導下焊了自己第一部擴音機,買了一部土炮唱盤和一對自製喇叭。從此,做了焊機佬。

當時鴨寮街有幾個排檔賣唱片,以賣本地唱片為主,另外亦有店鋪售賣外國和本地唱片。從60年代,香港年青人喜愛英文歌日多,要買心頭好唱片,並非70年代學生所能負擔得來。鴨寮街此時有出售廉價二手黑膠唱片的檔口,十多二十元便已有交易,叫人趨之若騖,鴨寮街便成為很多人的「買碟路線圖」之內。

對於今天只聽CD甚至MP3的你來說,大抵鴨寮街只是一塊售賣二手影音電器、電子配件,抑或水貨(日本)電子產品、手機的地方(政府曾經揚言話要把這裡發展成香港「秋葉原」喎),但從不會把鴨寮街跟音樂扯上關係,畢竟這裡只有供應中古黑膠唱片而已。

從前在鴨寮街買唱片,除了光顧由傳奇人物「鴨寮街阿Paul」位於公廁旁、黃昏才開檔的檔口外,還有零星的幾家街邊檔,大多數都要蹲在街邊揀碟。要是把唱片箱擺放在摺檯上的檔口,已算是揀得舒服了。阿Paul由小販街邊檔,到租了一個路邊小舖仔,再到近年遷進樓上舖且在夏天有冷氣開放(雖然側在一邊),那彷彿見證了時代的變遷。

阿Paul,上過電視,有點名氣。所有玩黑膠的人,都應該認識,或聽聞過他的大名。也有不少外地人,都有專程幫趁他。為興趣、為謀生,在黑膠中打滾多年,對於黑膠價錢瞭如指掌。貴價碟,不會太筍價,但絕大部份都比旺角的價錢低得多。

除了舊唱片,你還可找阿Paul買唱片內外套,二手唱盤。還有,別忘記,阿Paul係夜鬼!下午四時前,都係咪搵佢!

高登電腦中心與黃金商場

高登電腦中心與黃金商場同在一座建築物內,有很多人以為這幢建築物的前身是黃金戲院,其實不然,它們的前身是一間名叫南針廠製造電筒的廠房。黃金、高登商場約於1981年開始營業,兩個商場在同一建築物的之內,地庫(Basement)和地面(1st floor)兩層是黃金商場,而2樓則是高登商場,此外;兩個商場也不互通,是比較罕見的設計。因為兩家商場的英文名字非常相近,不少外國人都以為是同一家商場。高登電腦中心於上層(1樓),而黃金商場則位於地下及地庫。高登電腦中心主要售賣電腦硬件,黃金商場則主要售賣電腦軟件,週邊配件例如CD-R、DVD-R、滑鼠、鍵盤、電腦書籍、電腦傢具、電視及手提遊戲機,亦有一些電腦硬件店。下層的黃金商場與台北同類型的光華商場十分相似。

高登與黃金商場在1970年代本是一個以時裝批發為主的商場,亦有售賣一些小盆栽,隨著香港電子業發達,加上鄰近電子貨品集中地鴨寮街,商場在1980年代開始變成銷售電腦為主。也有一些租賃小型電子遊戲機給予小朋友打機玩耍,最早改建成電腦商場的,是位於黃金戲院樓上的高登電腦中心,當時主要發售和電腦有關的電子零件及蘋果電腦Apple II兼容機。後來因為政府推行電腦教育,加上高登商場的名聲開始在社會上流傳,所以連地下本來賣時裝的黃金商場也轉型售賣電腦產品。隨著人流增加,兩家商場也開始分工;樓上主要賣電腦硬件,樓下主要賣翻版軟體及電腦傢私。到1980年代中,電視遊戲機及IBM PC兼容機成為商場主要銷售的產品,而樓下的店舖亦開始售賣翻版軟件。1990年代,政府大力打擊盜版軟件,加上互聯網的興起,下載軟件反比購買盜版軟件更為方便,使賴以為生的盜版軟件商舖轉型。因為社會對電腦的需求愈來愈大,商場的人流越來越多,因為社會對電腦的需求愈來愈大。黃金商場目前主要售賣電腦周邊配件及電腦書籍,高登商場則仍以售賣電腦硬體為主,福華街的黃金戲院舊址已有四家電腦商場;鄰近的西九龍中心一度有多家大型電腦連鎖店開業,但都已經關門。黃金商場目前主要售賣電腦周邊配件及電腦書籍,高登商場則仍以售賣電腦硬體為主,福華街的黃金戲院舊址已有四家電腦商場;鄰近的西九龍中心一度有多家大型電腦連鎖店開業,但都已經關門祇有高登與黃金電腦商場依然興旺。

高登與黃金商場創造了香港的組裝電腦(DIY)文化,由於在香港有牌子的電腦在1990年代以前的價格一直都非常高昂,所以很難找到著名硬件牌子的個人電腦,令很多人把個人電腦與黃金的組裝電腦劃上等號。黃金與高登銷售的組裝電腦被稱為「黃金嘜」。有些人認為黃金嘜價廉物美,又可自由組合。在1990年,一部Compaq的486DX33要賣港幣3.3萬元,但一部同等功能的「黃金嘜」卻只需要8000元,只是牌子機的四份之一。不過,對於不熟悉電腦的人來說,由於黃金嘜店舖亦良莠不齊,而且售後服務不足,使他們不太願意前往購物。即使要買電腦,亦會請求對電腦硬件非常熟悉的朋友一同前往,以免被騙。

早期黃金商場下層有不少店舖售賣翻版軟件,黃金在一些本地及海外人士眼中,是香港翻版軟件的中心。甚至在香港的酒店房間內介紹香港的小冊子,也提到在這裡可以買到各式各樣的軟件,差不多任何市面有售的電腦應用及遊戲軟件,無論熱門或冷門,都可以在黃金找到翻版,所以每天都有很多外國遊客慕名而來。但由於在美國政府及商業軟件聯盟(BSA)的壓力下,當時的香港海關被逼不斷對他們進行掃蕩。近年由於市民普遍對知識產權的認識提高,加上不少免費的開源及共享軟件的出現,使購買盜版軟件的市民大減,亦令到這情況減退,只餘下極少數在鄰近地點以游擊方式經營。

1990年代後期,由於互聯網在香港流行,使商店間的競爭帶到網上。為保障顧客免於受騙,商場的同業建立了一個網站,把電腦產品的市價在網站上公開。網站後來增設討論區,並慢慢演變成為了今時今日具有爭議性的高登討論區。

李鄭屋漢古墓

今日九龍大埔道北九龍裁判司處西南之山麓,昔日為一片由北向南傾斜之山坡。在連接沿海的地區,南面為深水埗,西南則為長沙灣。而山坡上有李氏及鄭氏的宗族在此建村,稱李屋村和鄭屋村,二村相連,約以今日的東京街為界。由於該地為斜坡,耕種不易,故其地發展較遲。

後來由於山腰的北面及南面先後興建了通往沙田、大埔的大埔道及通往荃灣、青山的青山道,交通較前便利,故自1949年以來,由中國內地來港的人士,頗多在此聚居,依山興建木屋及小型商店;由於管理不善,以致火警頻生。於是政府乃決定將山坡夷為平地,開闢街道,興建房屋,以收容徙置居民,遂於1955年委託建築公司進行夷土工程。

同年8月9日上午,工人於東面斜坡發現了一座以純青磚砌成的古墓。香港大學林仰山教授(F. S. Drake)於是率領學生從事發掘工作,掘出陶器60件、銅器7件;墓磚有文字(如「番禺」、「番禺大吉」、「番禺大治曆」等)及圖案花紋者甚多。學者的研究發現,從墓室的建築、墓磚的圖案、文字的風格及陶器的樣式等看,古墓的年代大約是東漢中期,即公元第一世紀至第二世紀中葉。

林仰山教授為了保存古墓,乃建議政府在古墓加築鋼骨水泥的硬殼,並於其側興建小型的陳列館,讓發掘出土的文物得以保存及公開展覽。政府乃從其議,於是古墓遺址及出土古物終得保存,並於1957年6月正式開放予遊人參觀。古墓於1969年撥歸市政局管理。1975年成為香港歷史博物館轄下分館。1988年12月被正式列為法定古蹟。

三太子廟

深水埗從南昌街至北河街一段汝洲街的三太子廟創建於1898年光緒廿四年。以哪吒為主祀神的廟宇在香港較為罕見。居於深水埗區的前清客籍居民多為礦工,篤信三太子哪口宅。據云1894年,深水埗區出現瘟疫,有人歸咎妖魔鬼怪作祟,客籍居民遂派人遠赴廣東惠陽縣迎三太子化身像至此,以鎮瘟疫。自其像出遊後,瘟疫頓消,客籍居民以為三太子顯聖,遂集資立廟祭之。

三太子,是指李哪吒,民間稱為『哪吒三太子』、『三太子爺』、『太子元帥』、『哪吒元帥』、『太子爺』、『中壇元帥』,或稱為『太羅仙』、『金康元帥』、『金環元帥』、『李羅車』、『羅車太子』或『玉皇太子爺』等。相傳,哪吒本是佛教的神祇,傳入中國後,卻被漢化了,成為佛、道不分的天神。道教中認為,太子爺拜師乾元山金光洞太乙真人習法,具有隱身等法術,更有火尖槍、風火輪、靈符秘訣、混天綾、豹皮囊、乾坤圈、金磚等寶物,本領非凡:『手提紫焰蛇牙寶,腳踏金霞風火輪,豹皮囊內安天下,紅錦綾中福世民。』太子爺神像的雕刻,通常取七歲男孩的身軀模樣,並攜槍輪等寶物,一律均採取立姿,容貌豐圓,顯現威嚴詳和且充滿孩子氣。

在《封神榜》中,李哪吒為陳塘關總兵李靖的三公子,據說生性頑皮,不但大鬧東海,打死東海龍王太子敖丙,用李靖的「如來弓箭」射死骷髏山白骨石洞的石磯娘娘門人。東海龍王與石磯娘娘心有不甘,捉住李靖夫婦。為了不累及父母,哪吒切肉還母、刻骨還父,以報答父母大恩。而哪吒死後,他師父太乙真人就收其魂魄,用蓮花化身,並賜給他風火飛輪、長矛以下山輔助武王伐紂,降妖除魔。

其後,玉皇大帝封他為三十六天將第一總領使,永鎮天門。

道教則奉其為五營神兵神將的統帥之一,凡道士施法時,都會起哪吒相助,以利驅邪壓煞。古時地方若發生瘟疫,會請道士來請神遣將,當地村民備妥牲醴犒祭,然後在村落五方,豎立五方旗,道士在廟中祭拜中營中壇元帥、土地、城隍、炳靈公等神明,誦經作法,招請神將,驅逐疫癘。

在古代的中國,除了關公之外,習武之人也崇拜哪吒太子爺,而由於其本身的形象是孩童的模樣,因此也成為保護小孩的神明。對於一般廟宇而言,尊為中壇元帥,統率東南西北中五營神將神兵,護衛寺廟及附近的村莊,作為保護的神明之一。

三太子廟初建於海灘,風水殊佳,後因填海之故,今日已處於深水埗的市中心。廟內建築皆依照古制,正殿在後,即諸神之壇位。除了供奉主神三太子外,還供奉了觀音及包公。每年農曆3月18日的三太子誕,香客、善信絡繹不絕。

三太子廟初期由客籍人居民所組織的神功值理會主持。至1931年,始由華人廟宇管理委員會管理。

現時廟內仍留存一些清朝末年的歷史文物,如鐘和鼓等,均刻有『光緒』字樣,表示在清末光緒年間製造,距今約有一百年歷史。

北帝廟(在三太子廟隔壁)

三太子宮側建有北帝廟,又稱北帝宮。兩廟同於1931年撥歸華人廟宇委員會負責管理。1985年及2006年曾進行重建工程。

北帝,即北方真武玄天上帝,具有消災化厄之神力,在珠江三角洲一帶各地均建有北帝的神廟。

農曆三月初三,是北帝誕辰,善信皆虔誠敬拜,祈求合境平安。

北帝本來是王子,幼時開始修道,後來統領天兵天將,戰伐有功,並收服為禍人間的龜精蟒妖踏於腳下,於是元始天尊封他為玄天上帝。

天后廟

深水埗為昔日漁民聚居的地方,漁民恆以為藉神力可使風調雨順,遂與當地富戶於光緒廿七年(1901年)集資在深水埗醫局街建廟以奉祀天后。

天后本姓林名默,生於北宋建隆元年(公元960年)二月二十三日。據云:林默出生時「地變紫,有祥光、異香,經旬不散」。林默長大後,據說她對海事有先知先覺的特異功能,對海上的風雲變幻有不同凡響的感應,經常泛舟海上救助遇難的漁民和商人。有一次,林父與四子分乘船到福州辦事,林默忽然感應到父兄的船遇到風暴,她雙眼直視前方,口中唸唸有詞。幾日後,父兄歸來,訴說海中遭遇風暴及被拯救的經過,方知此乃林默「元神出竅救父兄也」。自此,林默搶救遇險船民的故事便廣為人所傳頌,後來更被朝廷封為「天后」,作為膜拜的對象。

天后廟初建於海灘,風水殊佳,後因填海之故,今日已處於深水埗的市中心。廟內建築皆依照古制,正殿在後,即諸神之壇位,其左右則有側殿。廟內除了供奉主神天后外,還供奉了觀音及十八羅漢。每年農曆3月23日的天后誕,香客、善信絡繹不絕。
武帝廟

武帝廟的興建,是由於深水埗區的前清文武官吏為了紀念關公的精忠義勇,足為後世人臣之典範,於是在光緒十七年(1891年)斥資在深水埗海壇街興建。關公,本姓關名羽,三國時代蜀國的名將,與劉備及張飛桃園結義,立志興復漢室。關公一生戰績彪炳,曾先後敗吳、魏之師;曹操屢以名利勸之仕魏均不果,以重義重情見稱。後敗走麥城,為孫權所擒,不屈而死,年五十八。據云死後英魂不滅,當陽玉泉山普淨上人聞其大呼還我頭來,百般勸喻,其魂始息。後屢在玉泉山顯聖,土人得其庇蔭,立廟祀之。

武帝廟初建於海灘,風水殊佳,後因填海之故,今日已處於深水土步的市中心。廟內建築皆依照古制,正殿在後,即諸神之壇位。除了供奉主神關公外,還供奉了觀音及包公。每年農曆5月13日及6月24日的關帝誕,香客、善信絡繹不絕。

武帝廟早期由建廟的熱心人士主持。至1931年,始由華人廟宇管理委員會管理。
天后廟初期由街坊神功值理會主持,有司祝主其事。1915年重修一次;至1931年,始由華人廟宇管理委員會管理。

消失樂園

兒時觸手可及的地方,如飛機場、遊樂場等,如今都遠離民居,少了街坊氣息,費用更見昂貴。當時香港許多新鮮事物都是一二人發起經營,無大資本支撑,更無跨國品牌,創辦之後隨機應變,主客互動,如是吵吵鬧鬧生存了一段時日,關門結業之後,總令人緬懷嘆息。啟德機場由何啟和歐德創立,混迹九龍城寨,雖是一流國際機場,然民氣旺盛如村鎮火車站。為了招徠鄰近工廠區和住宅區的普羅大眾,荔園亦在市區卑微經營,不在市郊大興土木。一九四九年大陸赤化,資金人才逃難香港,荔園遊樂場當年由兩名外省商人創辦,後來賣予本地商人邱德根,如是荔園便有了慳儉的經營風格。遊樂場景物混雜,無統一規劃,久不久買三兩頭野獸、裝三兩項設備,也久不久死一兩頭動物、壞一兩部機器,總之邊做邊看,但求有微利可圖。員工態度閑散,儀容舉止如市井中人,唱戲台和雜技班更有江湖俠氣。往日視之,以為落後;今日回顧,實是自由。

往昔中國之園林,帝王苑囿禁衞森嚴,平民止步,謂之「禁苑」;士大夫之園林,文人學士暢遊其間。至於商人園林,則適時開放,予人參觀,敦睦鄰里,即使平日信步闖入,亦不驅趕。南洋商人胡文虎建造的虎豹別墅及萬金油花園(1935-1999),長年開放予人免費遊樂,則是香港一例。流風所及,香港總督府也在杜鵑花盛放之月,開放花園予市民免費參觀。商人營造園林,由來已久,近代的遊樂場只是徵收入場費而已。早在1970年,有上海商人在港島開闢樟園,後有愉園、名園、利園等遊樂飲宴園林,招待賓客。荔園則是招待工人大眾的遊樂場,之後還有新蒲崗的啟德遊樂場(1965-1982)、海洋公園、青龍水上樂園、沙田龍華酒家旁的機動樂園、上水的雙龍城等。除海洋公園由公費經營之外,其餘都是商人獨資。隨香港青少年人口減少、親友關係疏遠、娛樂方式增多以至海洋公園的競爭,加上土地有價,街坊樂園相繼結業變賣。

一個己經消失了的主題公園;荔園遊樂場,荔園遊樂場(Lai Chi Kok Amusement Park),1949年至1997年3月31日,原名「荔枝園」,簡稱「荔園」,於1949年由商人張軍安開創,當時是香港規模最大型的遊樂場;位於香港九龍荔枝角九華徑,荔欣苑、華荔邨和盈暉臺現址。1961年邱德根購入荔園並增設「宋城」景點;開業初期成人小童入場費皆為港幣5角。

根據香港行政區劃,荔園原址現屬於新界葵青區。葵青區與深水埗區的分界線,就以荔景山路劃分,以南劃歸深水埗區,以北則歸葵青區;雖然荔景山路後來北移至現時位置,但區界沒有因此而修改,現時區界是在華荔邨及盈暉臺之間。

荔園總面積達160萬平方呎。早期設施包括各類劇場、機動遊戲、各式各樣的攤位遊戲、水上遊戲等。內設的機動遊戲有摩天輪、碰碰車、旋轉木馬、哈哈鏡、搖搖船、咖啡杯、小飛象、八爪魚、過山飛龍、恐龍屋、鬼屋等,更曾有香港唯一的真雪溜冰場;還有蒙眼飛刀表演等,吸引不少觀眾入場。當中最吸引的是「豔舞(脫衣舞)」表演,但因後來被批評有傷風化,所以在約60至70年代就取消了。

荔園設有面積約10萬平方呎的動物園,它是當時本地第一間私營動物園。曾養有很多不同種類的野生動物,分別有熊狸(Binturong,當年荔園錯譯為「熊貓」,為灰黑色的靈貓科動物,已失去視力)、獼猴、山羊、老虎(為印度虎,1990年代初病逝)、揚子鱷(叫「亞細」,1952年來港)、水鳥、獅子(分別叫「力奇」和「美美」,1975年1月來港)、黑豹(園內有2頭,其中一頭叫「亞威」,1976年6月來港,1993年3月病逝)、禿鷲、綠孔雀(禿鷲死光後才被引入)、美洲獅(其中一頭為「咪咪」,兩頭於1981年從日本運港)、後期運來的雙峰駱駝(1980年代未)與長頸鹿(1992年來港,當時更花了30多萬元買回來)。

最令人難忘的,莫過於荔園動物園的鎮園之寶「天奴」,牠是一頭緬甸大象,於1952年隨沈常福馬戲團來港,四歲被賣到荔園,一直生活在面積僅數百平方呎的獸籠內,過著跪地討食的辛酸情況。於1989年2月因急性肺炎而人道毀滅,後期運往將軍澳垃圾堆填區埋葬。這點成為1950年代至1970年代的香港人的重點集體回憶之一),另外,動物園過往亦有多個大型展覽,包括最大的灣鱷(叫「好叻」,1989年6月從泰國引入)、西伯利亞虎(分別叫「阿堅」及「瑪利亞」,1990年12月從東德經荷蘭抵達香港)及來自泰國的兩頭大象(分別是「蓮寶」及「奧安」,兩次從泰國來港展出:1990年及1991年2月)。荔園動物園還曾發生過動物逃脫事件,先後走脫老虎(1974年12月)及美洲獅(1989年11月)。

1950年代至60年代,當年親情與鄉情濃厚,家中兒童又多,一家大小連帶鄉里工友去荔園玩,是往日假日時節的廉宜娛樂。小孩有半價,基本門票可以看表演看動物,機動遊戲逐項收費,豐儉由人,不像現在的樂園,用套票方式,綑綁銷售機動遊戲,節省每次交易的手續費,但剝削消費者盈餘,玩不玩也要付錢。

園內有多種有獎遊戲攤,最就手的是玩「掟階磚」,不必另買籌碼之類,遊客自掏一角硬幣(後來改為五角),擲向身前兩三呎遠的顏色磁磚,落在方格內又不壓線,獎香口膠一包。一幫人輪流玩,總有一人中獎,贏得的香口膠即時拆了,一人一條,嚼來有輕佻的幸福感。其他遊戲有乒乓球過釘板、千斤錘、森林狩獵等,眾人圍觀,喧嘩熱鬧。

旋轉木馬雕飾華麗,隻隻不同,隨園遊曲轉動,蕩入寶馬香車的西洋童話世界。當時村前剛建了遊樂場,有韆鞦、滑梯、搖搖板和團團轉,但迷幻的感覺比不上荔園的木馬。摩天輪可俯視樂園眾生,咖啡杯和碰碰車則是中學時與小情侶常玩的。碰碰車以天線連接頭頂的銅板取電,行走時擦出煙火味。

過山車搖搖晃晃,既刺激又危險。海盜船蕩得很慢,以為無甚驚險,坐在船尾,船蕩到頂端停頓下來,應了一句粵諺:「貼錢買難受!」鬼屋又稱神秘洞,裏面有機械的地獄布景,也有人扮的吊頸鬼、無常夜叉、跳僵屍等,是中國式鬼域。

戲台和歌舞廳,花一元幾角就可以進去,有大戲、時代曲、雜耍、幻術以至西洋艷舞。演員直接面向觀眾,成敗立見。上世紀七十年代的全盛期,荔園每年有三百萬入場人次,羅文,陳寶珠、蕭芳芳、鄭少秋、鍾叮噹鍾玲玲姐妹、成龍洪金寶七小福、呂珊、張圓圓(張德蘭)等,都曾在荔園登台,已故歌手梅愛芳與梅艷芳姊妹更是四、五歲就在荔園磨練。中華民國總統馬英九之母親秦厚修女士亦曾於荔園工作過。從街頭賣藝到荔園戲台到電影電視與走埠出唱片,香港舊時處處是生路,有完整的人才鍛煉階梯,可進可退,就如童年聽到元朗雜貨店老闆口邊常掛的一句豪語:「天無絕人之路,大不了去擺街邊!」雜貨店賠本,可以去街頭當小販,小販賺了錢也可開店。今日,兩者都做不成,只能到大集團快餐店邊抹地邊望着地拖喊:「歡迎光臨!」

在荔園旁邊,以清明上河圖為藍本建成「宋城」。城中建築都是仿宋建築,商店、神廟、庭園等鱗次櫛比,城中經商者和賣藝者都是古裝打扮。現代人走進宋城,仿如回到了古代。

宋城是荔園的殘年急景。面對公費經營的海洋公園,荔園年年虧蝕,加建「真雪溜冰場」與「宋城」,是最後努力。宋城是仿古城樓,本是邱德根先生名下的亞洲電視的古裝場景,內有盛裝出巡、街頭武藝、茶館小吃等。另外有一些人在遊客面前表演單刀和長拳,飛刀與皮鞭,至於筷子穿鐵皮、鐵釘入木板之類的掩眼法等等的賣武項目。

邱德根當年曾有一個宏願,就是要建「唐城」、「宋城」、「明城」和「清城」,有人曾經問邱德根何不建「元城」,原來答案是:「元朝皇帝是蒙古人,這個朝代不算是中國文化的一部分嘛。」

當年在茘園左側山麓松樹下,擺放有很多帆布馬閘,供人租賃,每晚五毛錢,老搜在此亦曾與肥花看日落,看海洋,靜渡良宵。遊人如興之所致,可划艇至第二灣,但回航逆風会是划得很吃力。

當年第二灣近岸边有個小小島,面積約只有三數百平方呎,(位置約在現時之香港國際貨運中心處)。很多划艇者都以其作為目的地。而情侶們則叫該小島為情人島。在假期,常有小販在該小島上販賣零食,汽水,柴魚花生粥等。

還記得荔園沙灘對出處有三個泳棚,分別是東方會泳棚,南華會泳棚和華員會泳棚。其中以東方會泳棚之水質較佳,而其餘兩個泳棚在每月初二,十六退潮時,泳棚內部份會是見底,唔適宜游泳。

每年之泳棚入場咭費用為五元,但當年幾乎人人都懂得將那入場咭濕水後撕成兩边使用,正如初期之成人巴士月票情况一樣。

當年,因對天氣潮夕資訊掌握不深,故只能每次乘坐巴士到該等泳棚游泳時,每當巴士駛經東京街那條明渠一剎那,如發覺渠水漲滿,那表示泳棚當時之水質會佳,便會繼續前進,但如果看見明渠見底,那便会即時下車,轉搭回頭巴士返歸。

因為荔園位於當時的荔枝角灣北面海邊,是一個海灘,因此荔園還免費提供更衣室給泳客更衣、寄存衣物和沖身服務,以吸引人流。但因荔枝角灣填海的關係,因此荔園的海灘更衣室在1985年正式關閉。

荔園,一個經營接近半個世紀的大型遊樂場,於1997年3月31日光榮結業。荔園在結業前一連四天的公眾假期遊人如鯽,最後一天營業更超過二萬人捧場,可惜那興旺的景象只是夕陽西下前的餘暉。踏入八十年代,荔園早已無復當年的風光了。荔園帶給香港人數不盡的美好回憶。荔園眾多機動遊戲中,最經典的非位於遊樂場正中位置的旋轉木馬莫屬。

在燈光映照下,旋轉木馬越發顯得堂皇華麗,隨轉動而響起的音樂,在熱鬧的環境中聽不真切,猶如仙樂飄飄。騎上荔園的旋轉木馬,是幾代人的童年夢想,彷彿轉、轉、轉,可以轉到童話裏去。不少當年騎木馬的小朋友長大成人,都會帶自己的孩子去荔園,「爸爸媽媽當年看我騎木馬也是笑得如此開懷的啊!」可惜美夢不可再延續下去。荔園的攤位遊戲也叫人難忘,「擲口香糖」、「雷射激光槍」、「幸運百寶機」……今天的冒險樂園雖有相似的攤位遊戲,但沒有荔園那嘉年華會的氣氛,玩起來總覺得差了一點點甚麼。

自1965年,東九龍有新的主題公園;啟德遊樂場開放後,荔園的生意有輕微打擊,加上在1977年起受到海洋公園競爭,令入場人數下跌。雖然啟德遊樂場最終在1982年倒閉,但依然不能令荔園生意好轉,加上政府決定收回荔園的土地作發展,荔園動物園首先在1993年7月關閉,其後逾100頭動物送往深圳市野生動物園。接著在1997年3月31日晚上,荔園與「宋城」一同結業(至結業的入場費:成人10元,小童半價),最後1星期平均5,000人次進場,結業當晚更吸引20,000人次進場,並在結業前印製1套4款之閃卡贈與入場遊客紀念。

舊去新來,是城市發展的金科玉律,這條金科玉律在香港尤其適用。維港兩岸但見與天比高的高樓大廈,大廈的高度紀錄不斷刷新。舊區重建,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而所謂舊區的樓房亦不過樓齡四、五十年罷了。然而,沒有四、五十年歷史的舊樓,他日何來見證歷史滄桑的古蹟?是否在這個寸金尺土的城市,現實生活一事一物都是明碼實價?無價的回憶只是誰也買不起的奢侈品?

2005年10月9日,有報章引述邱德根透露有意於大嶼山重建荔園,政府當時稱正與該公司洽談,但未有取態。但立法會旅遊界議員楊孝華指,荔園在內地及外國也不屬名牌,恐難吸引遊客。

大學之道

新亞書院(New Asia College)

「手空空、無一物,路遙遙無止境,亂離中、流浪裏,餓我體膚勞我精。」新亞校歌內的其中一段歌詞,道盡新亞書院在1950代初創校時,所曾經的一段辛酸日子;號稱「中大護法」的新亞校友香樹輝指出,新亞在四九年於佐敦道創校後,其後獲一位上海富商捐錢支持於桂林街設立新校舍,豈料在準備裝修前夕,該富商卻生意失敗而無法繼續支持新亞建校,書院唯有自力更生,因而在桂林街年代時,書院也是一切從簡,校舍也是較為簡陋。他表示,新亞創校時所經歷的辛酸和窮困,是今天學生難以想像,聽說當時有老師在晚上也需要睡在書桌上。希望紀念公園的構想能讓年輕一輩的「新亞人」,可以認識該段快被遺忘的創校歷史。

深水桂林街殘破的外牆下,原來藏深厚的文化學術氣息。市建局桂林街重建項目內的一幢舊樓,原來是中文大學「前身」的新亞書院舊址。在社會一片保育聲音下,市建局亦要加強重建項目的「懷舊」元素,除了為新亞舊址豎立紀念碑,更計畫設立一個佔地二千呎的新亞書院紀念公園,日後或會用作舉辦文化活動或展覽的場地,以弘揚新亞書院創校精神,並打造為區內的文化旅遊地標。

1949年中國大陸政權易手,張其昀南渡香港決定創立學院,隨後由錢穆、唐君毅、張丕介等學者辦理,當時名為亞洲文商學院(即亞洲文商專科夜校),後於1950年3月改組並易名為新亞書院。其教育宗旨在於「上溯宋明書院講學精神,旁採西歐大學導師制度,以人文主義之教育宗旨,溝通世界中西文化,為人類和平社會幸福謀前途。」

於1950至1956年「寄居」於桂林街的新亞書院,當時租用六十一、六十三及六十五號三樓至四樓共六個單位,每單位每層約三百呎左右,三樓是大教室,四樓是宿舍、容立十多人的小班房及老師宿舍。當時張丕介、唐君毅夫婦及錢穆均居於其中。一千八百呎劃分為課室、辦公室、居所,各室甚為狹小,月租$1365。當時由創辦人之一的錢穆為首任校長,除了余英時是於五二年的第一屆畢業生,曾於該段時間於桂林街校舍求學的知名人士,還包括唐端正、夏仁山、孫國棟等人。

錢穆為院長,教授中史、唐君毅為教務長,教授哲學、張丕介為商學系、經濟系院長,不少學生慕名而來。當時生活貧窮,學生沒有能力交學費,雖然得社會人士募捐,漸漸捐款不足夠學校經營,老師以稿費支持學校營運,才得以延續下去。

錢穆先生的教學以講大道理為主,他的感染力引起學生的共鳴。學校雖然地方細小,師生的關係尤如一家人。不少畢業生仍每年向老師拜年及賀壽。

去年宣布啟動的市建局「荔枝角道、桂林街及醫局街」項目,將清拆十七幢建於1950年代的舊樓,當中包括由錢穆及唐君毅等人於1950年創立的桂林街新亞書院校舍。市建局原本已計畫在重建後豎立紀念碑,最近再向新亞方面提出,願意在項目內騰出空間,以便在新亞書院舊址的位置建造一個佔地約二千呎的紀念公園,以反映新亞書院過去在區內的歷史。

紀念公園上蓋將高達十五米,紀念牌碑則會設於公園之內。新亞方面已初步徵得第一屆畢業生、於早前在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榮休的教授余英時,為新亞書院紀念公園撰寫碑文,介紹新亞書院的創校緣起,以及當年「艱苦奮進」的新亞精神,亦計畫邀請同為新亞校友的國學大師饒宗頤,為碑石題署。

新亞書院準備在公園及碑石建成後,為藝術系及建築系師生舉辦作品展覽,該處日後亦或會作為展覽、演講或文化教育活動場地,打造為區內的文化旅遊地標。書院將與建築學院舉辦紀念公園設計比賽,希望能利用現場環境及擺設,體現新亞精神及中國文化。

1950年,新亞書院得商人王岳峰先生資助遷入九龍深水埗桂林街。

1954年,新亞書院獲美國雅禮協會撥款資助,校舍於1956年遷入九龍土瓜灣農圃道。

1957年,新亞書院、崇基學院、聯合書院組成中文專上學生協會,為香港成立第二所大學作準備。

1963年,香港中文大學正式成立。當時各成員書院之教學及行政均為獨立,大學中央僅負責統籌與全校有關的行政事宜。
1973年,新亞書院遷入沙田區香港中文大學校園,新亞教育文化會則在農圃道舊校舍開辦新亞中學。

1976年,香港政府建議中大改制,將學科教學的工作統一歸由大學中央辦理,書院僅負責學生福利及通識教育等工作。新亞書院校董會九位董事,包括唐君毅、李祖法、錢穆、沈亦珍、吳俊升、徐季良、劉漢棟、任國榮、郭正達,以此違反中文大學之「聯邦制」本意為由,集體辭職抗議。

今日,新亞書院約有學生2000餘人。

滄海桑田,景物依然

深水埗是一個舊區,許多以往具有代表性的地標;在今天以經不復存在了,例如新亞書院、深水埗軍營、黃金戲院、兩代的深水埗碼頭、魚欄、徙置區的H形7層公屋(今天在北九龍裁判法院旁邊保留了一座作為紀念)等等。下面會講述一下已經變了和未有改變的景物。

在香港前途中英談判時,鄧小平曾經承諾香港50年不變,香港果真的有50年不變的事物?有的,在深水埗存在50年或以上而不變的有:深水埗警署、深水埗醫局、三太子廟、北帝廟、天后廟、武帝廟和鴨寮街、李鄭屋邨漢古墓等等。

此外,上文從未提及的一幢具有時代標緻性建築物;深水埗醫局,這醫局是第二代深水埗醫局,第一代醫局建於1910年,在天后廟之旁,1930年拆卸及遷到現址,有老街坊憶述醫局乃是於戰前籌款興建。當時有深水埗皇帝之稱的黃耀東先生捐出第一筆的款項,並在華籍警察陪同下向街坊募捐。醫局初期由街坊福利會管理,但在戰後已交由政府接管,主要是為病人提供門診服務及美沙酮治療。

醫局樓高兩層,採西方的建築方式興建。雖然在後來經過數次的改建,但醫局的主要結構仍能保存。醫局佔地1200平方米,一樓為職員的休息室;地下則設有詢問處、診療室、注射疫苗的房間、更衣室及一間辦公室。

以往在深水埗較有名的茶樓和酒樓多在南昌街和長沙灣道,南昌街有龍慶、有男、小西湖、迎賓(再之前的名稱已忘記),長沙灣道有八仙和香城,再早一些有海天,青山道有嘉頓和聯邦,這些酒樓現在祇剩下嘉頓和1970年代開業的香城了。在報紙、電視上經常一些飲食節目和專欄介紹一些食肆,那裏是開了多少年,和食物是如何美味和精美。其實據我所知,在深水埗區還有開業超過50年到現在還在營業的茶樓,不過是從來未聽到有人在傳媒上提及,我知道的一家茶樓是在桂林街,就在桂林街和汝洲街交界的『信興』。而且每天都很早營業,大約清晨4時多5時便可以進內歎茶和吃早點了。這間茶樓的營業時間大約至晚上11時。

深水埗警署(Sham Shui Po Police Station)建於1924年,僅比九龍現存最舊警署油麻地警署遲兩年落成,是西九龍深水埗分區的警署,位於荔枝角道與欽州街交界,是英國殖民地典型的建築,樓高三層,有傳統的圓柱門廊,現被列為香港三級歷史建築,1978年長沙灣警署落成前,深水埗警署是深水埗分區總部,管轄範圍於戰前更遠至荃灣一帶。深水埗警署原本緊貼深水埗軍營,軍營最後交還香港政府,現在深水埗警署與麗安邨以及西九龍中心為鄰。

成行成市

香港有一些行業息微,亦有一些行業隨著時間而日漸興旺。以往香港有很多小型工廠,有些更是住宅兼工場,我們稱之為山寨工廠,在1970年代和更早的時間裏,山寨工廠一直存在,直至中國開始改革開放,改革開放起初以地價便宜和工資低吸引大量港人投資國內開設工廠,香港的山寨工廠由始沒落。

1950、1960年代深水埗和大角嘴在那個年代是有很多山寨工廠,製品以衣服和鞋類較多。工廠需要購買原材料,配件,在這個時候,在深水埗楓樹街遊樂場附近街道便有了專售布匹、皮革、人造皮、拉鏈、紐扣、金屬針扣等等、諸如此類的原材料和配件的店舖,時至今日,山寨工廠窮途末路,真的奇怪,售賣這些原料、配件的商店卻蒸蒸日上,並且將原有的街道區域擴大了多倍,下面這些行業的敘述。

深水埗有一個部份南起荔枝角道,北至大埔道,東面白楊街,西到欽洲街。現在這一大片區域都是零售或批發時款衣服、售賣衣服的配件或原材料例如;紐扣、花邊、拉鍊、線、布匹。亦有售賣皮革製品,如鞋、袋等的原材料和配件,以下是這些店舖的大約位置:

在三太子廟的一段汝洲街,以前整段路都是賣活雞的,到了1970年代末期,賣雞的小販都搬到大南街至基隆街的一段桂林街的魚欄外面去了,現在這段汝洲街則變成珠仔街,開設了很多售賣成衣配件的店舖。這些店舖中,以珠仔店最為有趣,木、膠、水晶及玻璃的珠仔,應有盡有,任君選購,價錢由數元一克起,買多買少,悉隨尊便。您可以利用各種色彩繽紛的珠仔自製首飾或珠串公仔等製品,盡情發揮創意。

花邊街,南昌街,以賣織帶、拉鍊及絲帶的店舖較多,大部分店舖均設零售,花款精美多樣,價格相宜,只費十數元,便可買到精美花邊,自行縫製在衫褲邊緣,使一件平平無奇的衣物變得不平凡,非常值得一試。

鈕扣街:多集中於基隆街,縫衣愛好者必到,是衣物配件店舖的集中地,以售賣鈕扣的店舖較多,故又有鈕扣街之稱。

長沙灣道時裝街介乎欽州街與黃竹街之間,一眾時裝迷不容錯過。許多海外旅客也許不知道,這裡的新款時裝琳瑯滿目,並以批發價錢發售。時裝街大部分店主具備敏銳的潮流觸覺,以上乘的時裝以供應本地時裝店及海外買家。好些時裝店專營時裝批發,但大部分亦兼營零售,時裝款式豐富多樣。

南昌街以東至白楊街,便是以售賣布匹和皮革製品的原材料和配件為主,50至60年代以經開始存在,也是這個成行成市的區域發源之地,大約從1980年代中期開始擴張,達到今天的面貌。

消失的銀光

時移世易,戲院這種行業曾經在香港大行其道,在人口較多的區域,戲院之間的距離是十分之近的,例如黃金戲院和北河戲院的距離便祇有大約100米,從北河戲院步行往明聲戲院大約是十分鐘。而從明聲戲院行到大角嘴塘尾道的大世界戲院則5分鐘也用不了。

香港從1970年代以來都以股票和地產為經濟的主體,因為物業有價,戲院不斷被拆卸重建成為商業或住宅樓宇,深水埗曾經有不少戲院,現在還剩下多少間呢?答案是祇有美孚的影都一間了,估計也命不久已,命在彌留。

香港在早期大眾娛樂事業並不多,50、60年代買一台收音機是很昂貴的,我曾經在50年代粵語殘片中看過一段有人在商店買收音機橋段,當時店員開價200元,這個數目相比起一個普通工人月薪來說是很大的一個金額,相信已經超過一般工人的一個月薪金,而且當時的收音機需要另外安裝天線才能接收清晰,此外還要撽納牌費。

1950和1960年代,電視還未普及,全港祇有麗的呼聲作獨家有線廣播,擁有電視機的家庭都是經濟比較富裕,一般市民要看影畫,便必需到戲院看電影,由於如此,所以當時上映的電影都是賺錢的,造就了一些本土天皇巨星,紅遍東南亞,及至後來粵語片的7日鮮的興起,7日完成一齣戲的全部工序,粗制濫造,結果被製作稍為認真的國語片取代,當時最後一套粵語片是1969年;龍剛導演的《飛女正傳》,直到1973年由72家房客帶起;粵語片得以復甦。此後,電影業還是時有發驚喜,李小龍的真功夫片,成龍的諧趣功夫片,新藝城的最佳拍擋,周潤發的賭神,周星馳的無厘頭喜劇片等等,到了1990年代中期,電影業再次面臨入場觀眾減少的困境直至現在,有人歸咎於是盜版引起,各位認同嗎?我就絶不認同了。

北河戲院

1946年,邵氏父子公司的邵村人以45萬元,極便宜地買下了北河戲院,戲院內的格局是分別兩層,樓座的兩邊有俗稱飛位的延出來的座位,早期戲院的等級不如今天的簡單,設有前座、中座、後座,超等和特等五種等級。

北河戲院的位置在深水埗北河街,福榮街交界,正是今之北河商場,對面是裕華國貨,福華街兩旁都是攤檔(至今仍是),樓梯和橫巷全是道友,周時踢到棄置針筒。

戲院一向以來是上映粵語片,或早期不時上演粵劇,1970年代初,隨著粵語片步向息微,北河戲院亦拆卸,重建為北河商場。


明聲戲院,Ming Sing Theatre,1928年開幕。

位於深水埗荔枝角道236號的『明聲戲院』,現為住宅大廈。擁有870個座位、小舞台。1928年開業,日期不詳,根據香港政府行政報告資料顯示,戲院於1927年落成,這有可能於同年開業。

戲院專門放映特選電影,直到1941年12月8日戰爭爆發為止,根據《華僑日報》資料顯示,戲院在1943年10月17日仍有營業,戰後復業日期不詳,復業後的明聲戲院,以放映首輪粵語片為主,直到1971年6月1日結業為止。


新舞台戲院,Apollo Theatre,1953年開幕。

位於九龍青山道東京街的『新舞台戲院』,現為住宅大廈。於1953年2月13日開業,1954年12月31日,戲院由關潘公司正式接管,擁有1572個座位,戲院專門放映首輪粵語片及特選西片。新舞台戲院有舞台設施,故常安排舞台表演或粵劇演出,直到1977年4月15日結業為止。

皇宮戲院,Palace Theatre,1953年開幕。

位於深水埗北河街的『皇宮戲院』,現為住宅大廈。於1953年2月13日開業,擁有804個座位。由已故藝人曹達華所創立。皇宮戲院以放映首輪粵語及特選西片為主,直到1965年戲院易手為止。

有『銀壇鐵漢』之稱的曹達華,於1964年在澳門拍《海角驚魂》期間,在玩廿一點連贏多局後,賭癮隨之而生,他一手創立的『友僑片場』、『文華片場』及『皇宮戲院』等,最後亦因豪賭而輸掉。戲院於1965年以五百萬元出售。當年三百萬可買一百個過千呎的大單位,在太子道的四層高洋樓當時亦只售七萬、八萬元一幢。如以99年樓價計算,起碼逾三億,今時樓價較99年高,更應逾此數。

星輝戲院,Brightly Star,長沙灣青山道,1992年開幕

一年伊始,雖然應是萬象更新,可是位於長沙灣的星輝戲院,卻沒有這個。因為,2007年12月31日已是星輝戲院最後營業的日子。2008年1月1日之前已經沒有了這家戲院了。

星輝戲院結束後,打正旗號的色情片戲院,便只餘下官涌。結業前夕,星輝戲院自己倒數,更張貼黃色招紙,依依不捨的敬告『星輝易主,月底拜拜,新知舊雨,1月1日,官涌戲院,繼續捧場』。所謂『新知舊雨』,把戲院和觀眾的關係說得多緊密,確是相依為命,互相關照。相信不久之後,這一類型戲院便從市場上隱退;一度在放映市場上佔有一席位的色情片院線,也就告一段落。

時至今日,寶石戲院、豪華戲院依舊提供廉價色情片早場和四點場,不知生意如何,會否比正場還佳?還是益街坊,照顧新知舊雨,做個方便?

相比那一期的迷你戲院,如太子,星輝已是『大院』。今天從外觀看星輝所在的東景大廈,看來是戲院住宅大廈,戲院所在是原有設計,其上平台則建有住宅。

星輝戲院,Brightly Star。長沙灣青山道星輝1和2院,分別於1992年2月和11月啟業,而大埔星輝,則在1992年2月啟業。2007年12月31日結業。

早前看戲院聯合分類廣告,見位於長沙灣的星輝戲院事先張揚,2008年1月1日關門大吉,現有大量成人片影碟廉售。戲院售票處旁亦有另一通告,表示有畫冊VCD發售,每套十元,觀眾亦可用半價購買。同時亦發售日活經典成人影碟,一套十隻特價一百元。不知有沒有觀眾拿來『珍藏紀念』。

看到售票處有不少通告,當中其中一個便是以簡體字寫著『歡迎使用人民幣』,便問問職員有沒有這個情況。職員表示,確有來自內地的觀眾,以人民幣購票。

另一樁匪夷所思的地方,就是戲院票房售賣一般戲院票房不會售賣的紙巾,每包一元,而觀眾更可以優惠價五毫。好奇地問職員何以售賣紙巾,女職員坦言紙巾是給與戲院觀眾當看得興奮時作『不時之需』。

絕大部份報章每天均有『港九戲院聯合廣告』,方便各位觀看各戲院放映時間,不過相信沒有太多朋友花時間細閱該部份。不過,當大家一如記往閱讀今天這個欄目時,不知有沒有發現官涌及星輝戲院的一格有點不尋常?

大大隻字的『日式北姑雞』當然不是中式酒樓的菜式,而是一部艷情電影的名字,但請細閱餘下部份。內文寫著『星輝戲院停業續牌 直至另行通告』『如此營商條件 新香港可悲』自日活、巨人、嘉城、奧斯卡等多家專門放映三級色情電影院線紛紛因觀眾不足要結束經營後,專映三級色情片的戲院已經買少見少。今年年初僅餘太子、官涌及星輝三家戲院。不過年初位於西洋菜北街警察體育遊樂會對面的太子戲院卻突然續業。

昔日深水埗的戲院名單:

黃金戲院,深水埗欽州街94號,1962-11-30開幕,現址為黃金中心。
新舞臺,青山道/東京街,1953-2-14開幕,已拆卸,現址為宇宙大廈。
新樂戲院,深水埗福榮街131號,現為商場。
樂聲戲院,東沙島街/青山道,現為桌球會。
京華戲院,元州街/東京街,已拆卸,現為海旭閣。
麗新戲院,長沙灣廣場,現為酒樓。
北河戲院,北河街,已拆卸,現為北河大廈。
皇宮戲院,石硤尾,南昌街交界,已拆卸。
美麗宮戲院,石硤尾,窩仔街交界,1963-5-27開幕,現址為仁寶大廈.
南昌戲院,石硤尾,南昌街,現址為名都廣場。
聯邦戲院,青山道,福榮街,1968-12-21開幕,現為聯邦閣。
仙樂戲院,Zenith Theatre,東沙島街,保安道交界,1951-12-9開幕,巳拆卸,1974年重建成新寶大廈。
明聲戲院,荔枝角道236號,1971-6-1結業,已拆卸。
深水埗戲院,戰前,深水埗,欽州街,確實位置不詳,已拆卸。
星輝戲院,昌華街,青山道交界,1992開幕,已結業。
影都戲院,美孚,百老匯街73號地下。

荔枝角

荔枝角位於長沙灣西面。荔枝角原本是一個灣角,不過現在己經因填海關係,將海灣填直,已經再看不到灣角。荔枝角位置是在現在的荔枝角羈留所;連同旁邊的山都是荔枝角嘅一部份。而灣角就是長沙灣這個海灣末端。荔枝角同長沙灣就以蝴蝶谷道為界。近荔枝角道頭有一條渠為分界。

荔枝角原名為一客家話叫做孺地腳,意思是解作兒子沙灘上的腳印,後來雅化為荔枝角。改用現有的名字是由於該處本來是一個圓形的海角,有如一顆荔枝突出海。

荔枝角西面,原本是個海灣,叫荔枝角灣,這個灣經數次填海早已經成為陸地。香港政府在未發展長沙灣已經發展荔枝角,而且在荔枝角灣兩角對出填海。荔枝角裏面有一個全港最大嘅私人屋苑,美孚新邨,整個屋苑都是在填海所得土地上興建而成的。原來是用作儲油庫,美孚油庫,之前稱為標準石油。而灣西角是魚雷庫。

全港首個大型私人屋苑美孚新邨佔去荔枝角大半土地,前身為美孚油庫。該處正是填海前的荔枝角灣,但隨著接二連三的填海工程使該處成為內陸,現在沒太多人稱該處為荔灣了。除了美孚新邨之外,其他主要的發展亦只有清麗苑及九巴荔枝角車廠重建項目曼克頓山。正因為區內的美孚新邨加上港鐵美孚站,所以一般人稱原本的荔枝角為美孚。

荔枝角灣存在的時候,那裏還有沙灘、泳棚,讓人遊泳,另外也有小艇出租。在1970年代末,美孚新邨到荔園之間的一片海面,最後也被填平了,代之而起的是荔枝角公園,設有遊泳池、圖書館和室內運動場。這一片海面,曾經有個名叫情人島的小島,不知是否它的原名,還是因很多情侶划小艇往這小島談情說愛而得名,那就不得而知了。

荔枝角有一個名叫蝴蝶谷的地方,是為一個小山峽,有山水和亂石,平地不多。有許多可愛蝴蝶,所以獲得此名,每年一到蝴蝶生長季節,掛在樹枝或樹葉上像蠶蛹的東西,便給遍體茸茸小毛蟲蛻化成蝴蝶咬破,鑽出來飛舞。谷裏已然是綠蔭蔽天,擋住了不少的陽光,再加上千千萬萬的蝴蝶,展開粉翅......,喜歡大自然的朋友,不妨抽空一遊。

港鐵荔枝角站的所在地實際上屬於長沙灣,但由長沙灣遷往西九龍填海區的數間小型船廠以及九龍巴士新荔枝角車廠均屬於荔枝角,葵涌以東。西面的呈祥道為深水埗區及葵青區的分界。要注意的就是,一些被人視為位於九龍深水埗區的地點,如荔欣苑、華荔邨及九華徑,都是屬於葵青區。反而在荔景山道以南呈祥道以北的清麗苑及盈暉臺卻是屬於深水埗區的荔枝角內。這種頗為複雜的分界,是由於荔枝角以北一帶山脈並非九龍北面向西伸延的山脈;獅子山和大老山,而是新界大帽山向南伸延的山脈;金山和坳背山,香港政府亦沒有將金山和坳背山列作新九龍和新界的分界線,而決定在蝴蝶谷以西以公路作為兩區的分界線。荔枝角填海前,荔枝角灣海岸以北數十米已經是深水埗區和當時的荃灣區分界線,而該區在當時是荔園門口的河谷和三角洲,因此要在荔枝角西北面分辨九龍和新界實在有困難。

長沙灣

長沙灣Cheung Sha Wan,由於香港和澳門的居民很多時習慣將「灣」字讀做陽平聲嘅「環」字音,所以將長沙灣便讀成「長沙環」,是深水埗區中一片地地方,西面是荔枝角,東南面是深水埗本區,北面全部都是山。

舒懋官編著的重修《新安縣志》,當地鄉民稱它為長沙灣。長沙灣海旁有一條小鄉村命為長沙灣村。此村於清嘉慶年間出版的《新安縣志》已有記載,另外《新安縣志》也有提及另一條村落,名叫『官富司管屬村庄』,又另一節又有提到另一名稱『官富司管屬客籍村庄』,所以;很可能是本地人和客家人雜處的村落,。長沙灣原本是一個大海灣,漁民聚居之地。原海灣西起海角荔枝角,東接另一個海角深水埗,海邊散佈著不少村落。今日與荔枝角分界是蝴蝶谷道。經過多次填海,長沙灣已經再看不到海灣,村落亦消失了。取而代之便是舊樓宇,公共屋邨,工廠大廈等。原本海岸綫的位置;大約是今天的青山道。

長沙灣位於荔枝角和深水埗之間,原本是一個長形的海灣,經過數次填海工程,現在的長沙灣被填成一塊大地方。該區從前鄰近英軍的舊南京軍營及舊銀禧軍營,土地屬混合式用途,有工業區、商業區及住宅區,工廠區集中在北面青山道及西面近荔枝角一帶。 住宅區在東部長沙灣道沿途一帶,包括數個公共屋邨。臨海地帶昔日是船廠貨倉,現在已填海重新發展,該處有高速公路貫穿其間;西九龍走廊、西九龍公路,亦有公共屋邨及大型私人住宅,即俗稱的『西九四小龍』以及海麗邨。

近年西面部份工業區改建為商業大廈,逐漸發展成小商業區,以衫褲批發為主。寫字樓方面相比起來就顯得較少,而且大多數是由工廠大廈轉改而成。長沙灣近青山道一帶,主要建築是舊式私人樓宇,以及幾個大型公共屋邨,例如蘇屋邨、李鄭屋邨、元洲邨等。而長沙灣道一帶,西面是以往的工業區;而日漸改變而成的商業區。中間係公共屋邨元州邨,麗閣邨,而東面是已經拆了的政府工廠大廈。西面是新私人屋苑,中間為食品批發市場。

長沙灣是一個容易令人混淆的地名,因為長沙灣政府合署在港鐵深水埗站附近,而荔枝角站卻位於長沙灣工業區內,上蓋建有長沙灣廣場。還有,長沙灣站上蓋的公共屋邨;麗閣邨因是位處荔枝角道以北地段而命名;而位於南昌站的富昌邨,施工時被命名為『長沙灣西邨』,另一說法是『南昌西邨』。


以往在離海岸不遠的小島,在填海工程下往往會被填成與對岸相連,原來的島嶼便會從此消失了,長沙灣對出海面亦有一個小島,它便是昂船洲,在最後的一次填海當中,已經將它收歸入長沙灣的版圖之內,現在成為長沙灣的其中一部份了。據聞;昂船洲是以前駐港英的軍火庫。

別矣,石硤尾邨

石硤尾是香港九龍北部的一個地區,東至港鐵東鐵綫路軌,南至界限街,西至巴域街和大埔道,北面以大窩坪的筆架山山麓為界。根據規劃署的分區計劃大綱圖,大窩坪及又一村同樣屬於石硤尾的一部分。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香港正處於經濟復甦期,百廢待興,1940年代末期,中國大陸爆發國共內戰,中國內地很多人到香港來以避開戰禍。難民就由大陸來到香港,當時基本上整個香港九龍市區,全部山邊都搭起了寮屋。原因是香港經歷了二次大戰後不久,很多樓宇都被炸平,屋少人多,租金自然很昂貴。當時,香港市民的生活水平低,衣食住行都不好,尤以居住環境的問題最為嚴重。他們當中不少人都在石硤尾一帶自行興建木屋,以作棲身之所。由於貧窮,平民百姓只能居住在以鐡皮、紙皮、木板等材料搭建而成的「家」裏。這些建築材料質素差,易燃、易受天災侵襲,如暴雨、山泥傾瀉、颱風等等。可想而知,這些居民的居住環境是多麼惡劣,毫無生活保障。結果,在1953年的平安夜裏,石硤尾寮屋區發生大火,令五萬多人無家可歸,一夜之間流離失所。這是繼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另一個黑色聖誕。

1952年11月21號,石硤尾村大火,大火燒燬了300幾間木屋,4000人受到影響。而更大的火災就在翌年發生,1953年12月24號聖誕節平安夜。石硤尾旁的的白田村首先起火,之後波及石硤尾,火災約燒了六個小時,石硤尾六條村都被燒燬,總數五萬名災民,全部無家可歸,逼於無奈就在街邊牆邊搭起棲身之所。香港政府決定興建徒置區,以便宜租金給予災民居住。石硤尾徒置區由窩仔街起,最先八棟是聯合國捐出。之後這個徒置區就變成石硤尾廉租屋邨,即係今時今日嘅石硤尾邨。

經此慘劇,香港政府終於正視問題,着手興建租金低廉的房屋,以安置災民。而七層高、以水泥建成的石硤尾邨,是香港首個公共房屋發展計劃。這不但揭開了政府房屋政策的新一頁,更為香港以後的經濟發展打下了穩固的基礎。

雖說石硤尾邨居民當時的生活仍然很差;一個單位共有至少三戶人家居住,非常擁擠,沒有升降機,沒有自來水,沒有電力,沒有獨立廁所、廚房,十多人只有困在不夠二百呎、猶如火柴盒般的單位裏生活。居民所使用的器皿,如碗、筷、碟、盤和杯等皆是拾回來的。而用來做放置器皿的櫃和睡床等材料,也是居民在外撿回來的。這真是「自給自足」。然而,他們至少有容身之所,免受天災侵襲,能安安穩穩地建立起自己的「家」。在生活得到保障後,人們才能夠安心上班、上學。那時候,居民之間互相幫助,縱有爭執,最終也能化解。即使夜不閉戶,也甚少有偷竊案件發生,相處十分融洽。或許,「肯與鄰翁相對飲,隔離呼取盡餘杯」就是當時的生活寫照。雖然大家都貧窮,但從貧窮中可看到濃厚的人情味。

今天的香港特別行政區,貧富縣殊問題更比數十年前嚴重!始終,樓齡較長的真正低廉租金的公共房屋,是很應得到保留的;香港旅遊發展局,更將這個第一公共房屋列為旅遊點呢,而房屋署則在重建這邨時保留其中一座作為博物館之用;可見石硤尾邨的歷史意義重要。

九龍塘

因九龍塘這個區域,分成東西各半,分別是歸深水埗和九龍城所管轄,兩邊地方的大小亦大概也差不了多小,設施和特點也很相似,而且硬要分那處是那方管轄,亦有些困難,亦會使『九龍塘』篇資訊不全,故此;在《昔日深水埗》和和將會推出的專題《百年九龍城》都會有『九龍塘』篇,而且內容都是一樣的。

九龍塘Kowloon Tong,是九龍市區裏一個低密度住宅區。九龍塘煙墩山南面。一般來講,界限街伸到去山腰,都是九龍塘。行政上面,九龍塘東西兩面,分別係歸九龍城區同埋深水埗區管。九龍塘原本係一條村名,即係界限街警察遊樂會一帶。今時今日九龍塘,位置、範圍都同原本位置好唔同。九龍塘除了中上階層聚居而知名之外,亦以時鐘酒店聞名。

九龍塘位於香港九龍的北部,當中大部份地域都在九龍城區,位置為獅子山以南,界限街以北,石硤尾以東,九龍城及樂富以西。這個地區是香港市區罕有的低密度發展區,即西九龍黃金大地帶,以平房及別墅為主,環境清幽,故吸引不少中上階層人士居住。而此區著名學校林立,為九龍之主要名校區。此外,此區亦以時鐘酒店和安老院出名。

未有普及敎育之前,在九龍塘住的人多數受過敎育,很多學校都在此開辦。而且愈來愈多國際學校同直資學校。九龍塘裏面亦有兩間大學,香港城市大學同香港浸會大學。九龍塘有兩間大學,中間有香港城市大學,東面九龍仔一帶,有香港浸會大學。其中城市大學接近港鐵九龍塘站,同區裏面大商場有又一城。近山一啲係廣播道,以前係香港所有電視台電台集中地,不過因為地方較為狹小,已經沒有發展空間,原來在此的電視台已經全數遷出。

九龍塘原本是一條大村,在界限街今日警察遊樂會一帶。北面有個無名山,佢東面山谷有涌有田地。那村西面無幾遠,有塘尾同田寮兩條村。1910年代,九廣鐵路,東鐵綫穿過條村東面,而鐵路東面個山谷另有條村,叫九龍仔,今日禧福道南面一帶。

1920年代,香港政府決定發展九龍塘同九龍仔做住宅區,整個住宅區發展跟英國模式,區內以平房及別墅為主,並保留著不少樹木,頗具市郊風味。開發初期,該區吸引了不少英國富商居住。為解他們思鄉之情,裏面幾乎所有街都係用英國郡名或地方名命名,例如歌和老街的康沃爾郡Cornwall,森麻實道的森麻實郡Somerset,律倫街的律倫郡Rutland等等,而當時在此居住的人,大多數係英國人。因為個計劃係九龍塘住宅區,好多人都當埋九龍仔呢部份係九龍塘,到了今日,亦無人知原本的九龍仔同九龍塘在那裏。

九龍塘花園建於戰前,到現在那裡仍然保留了很多數十年歷史甚至是花園建立時1920年代最早一批的屋宇。在九龍塘發展洋房式住宅區初期,1925年工程遇上省港大罷工及發展商病逝而面對清盤危機,部分業主及股東請求何東協助,何東先組織成『九龍塘花園會所』,然後繼續未完的工程,別墅於1929年相繼落成。由於感謝何東協助的功勞,將區內原本全以英國郡為名的街道選取一條命名何東道。

九龍塘花園是香港首個參照英國規劃師霍華德Ebenezer Howard著名的『田園都市』Garden City概念建成的。有說這是失敗例子,不過亦是香港少有的洋房式住宅區。政府亦有見乃此,特別將這特式保留,規定那裡的發展最高地積比率和 層數為0.6及三層。因而這麼多年來,那裡的屋宇都是低密度。亦因為這樣,那些地主想重建為數十層高的樓宇也不可能,因為這樣,令到地主將土地賣/租給一些酒店、老人院、婚紗舖只需要三層樓面的舖頭,亦因為這樣,慢慢形成今天的模樣。
現時九龍塘的範圍包括界限街以北的窩打老道沿線地區,包括聯合道及廣播道一帶,西面以九廣東鐵為界。窩打老道與九龍仔公園之間的地區被稱為九龍仔,一般也被視為九龍塘的一部份。

由於西面屬於深水埗區的又一村同樣屬於低密度發展區,加上劃分九龍城區及深水埗區的九廣東鐵有一個車站叫做九龍塘站,所以在傳統上又一村算是九龍塘的一部分(正如油尖旺區的香港理工大學、香港海底隧道九龍入口以及香港體育館稱為紅磡的一部分)。

昔日九龍塘只是一個小地方,原址位於今深水埗警察體育會球場至大坑東遊樂場一帶,當時該處有一個小池塘,九龍塘因而得名。另一方面,今天西至石峽尾東至九龍城以西一帶被統稱為九龍仔,九龍塘是九龍仔的一部份。
1920年代起,界限街以北的窩打老道沿線發展為花園城市,九龍塘所指的範圍開始擴展。1947年,地圖裡『Kau Lung Tong』是現時又一村花園的位置。1964年,地圖裡『Kowloon Tong』就是現時又一村的位置。另一方面,九龍塘擴張後,九龍仔被一分為二。九龍塘以東的九龍仔公園一帶,以及九龍塘以西的石峽尾一帶,皆有人稱之為九龍仔。

1970年代,香港地鐵觀塘線通車,並在區內設九龍塘站,這使九龍塘所指的範圍接近現況。石峽尾一帶只有老一輩才稱之為九龍仔,而窩打老道以東的九龍仔則被為九龍塘的一部份。

小西湖

小西湖位於港鐵東鐵綫路軌(前稱九廣東鐵)(筆架山隧道)的西部,具體位置為筆架山道、歌和老街和龍翔道之間的峽谷裡。在四十至六十年代都是旅遊勝地,可惜現已雜草叢生,叢林阻路,已無昔日風光。遊人認為,小西湖不應湮滅,建議當局闢作公園,開放給公眾。香港歷史博物館顧問蕭國健表示,以前的文人雅士到處遊覽,興之所至喜歡題字,雖算不上是古蹟,但都值得維修保存下來。目前大部分地區被香港水務署所架設的鐵絲網圍欄阻隔,四周遍布茂密叢林包圍,一般市民只能在歌和老街的下遊入口遠觀滿溢的小西湖濺出堤壩造成小瀑布。

小西湖是水務署所建築的人造蓄水池,水深約20英尺,它的儲水主要供九龍塘區淋花及沖廁之用,並開設了一條地下水道連通尖沙嘴火車站。它共有高低等兩個湖泊,驟似中國浙江省杭州市的西湖景致,因而得名。1960年代前,此地是香港的中學及小學舉辦學生集體旅行的熱門選擇之一。在那時的暑假,由於天氣炎熱,吸引許多貧家小童到此處嬉水,部分冒失的泳客常在此地喪命,直至1961年已累計超過百人溺斃,港英政府在1961年7月在四周築起高約8英尺的鐵絲網圍牆,杜絕遊客進入參觀。小西湖內兩個蓄水池自1972年起停用,該片土地屬於未撥用及未批租的政府土地,已不屬於其管轄範圍;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則表示鄰近已有不少休憩用地,未有計劃發展為公園。

依照前述資料解釋,因為1961年之前在湖中溺斃的人很多,所以於1961年關閉小西湖,目的不讓遊人泳客進入其範圍,並於1972年遭到水務署棄用,同時到放棄其管理權,但有一個疑問;1996年的小西湖的照片,依然是一片湖泊的模樣,景色依然心曠神怡,距離水務署棄用小西湖足足有24年,1996年至今有14年,小西湖竟然由一個湖泊驟變為一片沼澤,就算再沒有人管理,讓其溪水所帶來之沙石自然填平,之前的24年填不了多少,後來的14年卻能幾乎可將小西湖填平,實在變得太利害了,達到湖泊變沼澤的階段,所以有人認為小西湖的變化是人為的。如果此說是成立的話;這也不是很有計劃的改變,因為如如是有計劃的話,小溪流便會改為引水道,不會像現有的任由自然流動,會否是附近十多年來的發展有關,有人在此私倒泥頭,令湖泊強為填平變為平地。又會不會真的是從水流中的沙石自然將湖填平呢?

以下是步行到小西湖的路線和沿途的圖片:

後記

《昔日深水埗》專題全篇完,這專題大約用了19,000字,各位網友若在網上看到似曾相識的文章時,不用奇怪,因為這專題大部份的文字;都是從網上取得,再經我修改和重新排列段落而成的,是我原創的大約有6,000至7,000字,所以我自問不是完全的文抄公。自從開始了這個《昔日深水埗》專題之後,平均都每天都需要花上一至兩個小時找尋資料和編輯,有時假期更會用上更多時間,不過,如得到網友接受,我是樂於繼續。

其實以往的深水埗又何止祇有上文這些事物呢?例如1960年代在鴨寮街至長沙灣道一段的南昌街,便是深水埗區的雀鳥市場。另外;在同一年代,北河戲院旁,便有很多檔售賣金魚,熱帶觀賞魚、魚糧和飼養魚類的器具等等的排檔,有金魚街的影子。我雖然在深水埗區長大,但仍不敢說對以往深水埗瞭如指掌,實在難免蒼海遺珠,假若網友還有關於深水埗相關的文章或圖片想發表,不妨在這post延續下去,彌補不足之處。

上段文字提及的金魚街和雀鳥市場都在旺角,下輯專題將會講述,另外還會有大角嘴、花墟、女人街、波鞋街等等景點。此外;當然不少得康樂一條街啦,曾經有網友說:康樂街?不就是雀仔街嗎?NO,是康樂一條街即是砵蘭街。

 
 
Today, there have been 2 visitors (3 hits) on this page!
This website was created for free with Own-Free-Website.com. Would you also like to have your own website?
Sign up for free